【中国网评】G7联合声明自相矛盾,凸显美反华政策不得人心
日前,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会议期间以及发表的联合声明中,G7在美国的主导下再次操弄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肆意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与此同时,联合声明又称,G7国家一致认为应该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其经济体量,以及在面临全球挑战与诸多领域的共同利益面前,与中国保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强调“我们制定的政策方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不是为了阻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个遵循国际规则并保持增长的中国是符合全球利益的”。
一边带着冷战思维对华搞极限施压,一边又站在所谓“全人类立场”上强调对华合作的重要性,这份自相矛盾的联合声明所传达出来的政策意味,虽与拜登政府初上台时有了微妙的差别,却与当下美国及其大西洋盟友对华的纠结姿态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在G7乃至美国内部,一味反华正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越来越不得人心。
在美国国内,通过压制中国崛起,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永久霸权,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政治精英们的共识。因此,反华成为他们政治表演中的必备戏码,也是他们在国内议程中夹带私货的通用借口。在歇斯底里的反华狂欢中,个别主张对华理性的人士要么被边缘化,要么被迫噤声。然而,在实操层面,反华正面临实际效用有限、负面影响却逐渐扩大的尴尬局面。
今年2月,为谋求所谓“政治得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政客竞相炒作“气球事件”,严重破坏了中美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后两国关系难得的友好氛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以取消访华为代价,企图进一步抹黑中国形象,毒化两国关系。在美方的肆意破坏下,中美高层交流渠道全面中断,两国关系跌入冰点。时至今日,美国政客的这番表演除了换来自以为是的“道德优势”外一无所获。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发表评论讽刺称,美国对“中国气球”的反应,完全忽视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监视和轰炸的历史。此后,亚太、中亚、欧洲国家领导人竞相访华,商谈合作大计,说明中国坚定奉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务实友好形象依然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美国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对华“脱钩”政策正在反噬其身。拜登政府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制定的损人害己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戴琪等人还企图以此为筹码,诱使中国放弃更多合理合法权益,自然遭到中方的严词拒绝和强烈反对。结果美方加征的关税不仅没有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反而推高了原材料和日用产品价格,弄得怨声载道。代表美国农场主、零售商等利益的商业团体多次施压美国政府,要求与中国重新谈判,并降低对华关税。在芯片行业,全球需求不振本已让美国企业步履维艰,美国政府的对华出口禁令更让他们的日子雪上加霜。2023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公司净亏损达28亿美元,业绩同比下跌134%,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季亏损纪录;AMD 2023年一季度净亏损达1.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8%;美光科技公司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亏损达23.1亿美元,为20年来最大亏损季。业绩承压逼迫这些公司纷纷大幅裁员,让人不禁感叹,美国到底是要锁死中国技术进步还是要闷死自家企业?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纽菲尔更是公开表示,美国半导体公司不能缺席中国市场。
美国商界的反对声浪,再加上近来全球加速“去美元化”、美国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美债危机久拖未决,让美国的权力阶层意识到,在诸多国内国际议题上,美国仍需要中国的支持和配合。那些被压制许久的对华理性声音又出现了,多名美国政要也接连表态,希望重启与中国的沟通。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举行长时间会晤。美国总统拜登在此次G7峰会上还预言,美中关系“很快”就会“解冻”。
一般说来,多边会议的联合声明往往由会议东道主牵头行文,再交给与会各方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但与会国中强势的一方也能够主导声明的措辞和立场。显然,近期倾向于缓和对华关系的美国,一方面在联合声明中继续“对华强硬”,一方面也试图展现些许理性姿态。
此外,G7中其他国家的态度也对美国的立场形成了牵制。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欧洲两大“火车头”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舒尔茨、马克龙接连访华。两人皆明确表达了反对对华“脱钩”、希望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意愿。马克龙甚至还顶住美国压力,称法国不应成为美国的附庸,并再次强调欧洲应保持战略自主。德法领导人的表态,证明在欧洲对华理性派仍占主流。曾在欧洲政坛反复提及的“摆脱对华依赖”变成相对缓和的“去风险化”。诚然,后者并不意味着反华政客的改弦易辙,甚至这种加了道德外衣的说辞可能更具有欺骗性,在欧洲政商两界更有市场。但至少也说明,欧洲亲美的“大西洋主义者”的反华冲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为了避免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不得不采取更趋理性的立场。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中欧之间也没有根本的战略分歧和利害冲突。管控好、发展好对华关系,符合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国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希望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早日看清其中的利害关系,真正从本国人民的利益出发,给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注入更多稳定性,为世界长期可持续发展贡献正能量。(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洱海流域水质提升 海菜花绽放“香飘”北上广
-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
- 中国A股多家生猪养殖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
- 首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在山东济南启动
- 辽宁大连:大力吸引集聚年青人 城市人才吸引力显著提升
- 2024全球首发节时尚美妆专场启幕 打造“美丽经济”
- 能源转型涌“绿”潮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 山西太原各界共同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
- 潮玩锦绣中国年 新潮科技演绎国风浪漫
- 2024沈阳艺术季·青年戏剧单元拉开帷幕
- 暴力执法层出不穷 美国阿肯色州警官被曝在巡逻车内殴打囚犯
- 广东石化原油码头到港油轮累计超过百艘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答记者问
- 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同庆过往合作成果,共创未来合作新篇章
- 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创作者 抖音医疗科普视频一年被收藏13.1亿次
- “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 “汽车城”长春发布新线路展示汽车工业壮丽发展史
- 冬季皮肤干痒?做好这三招可预防
- 中新真探:拆快递后揉眼睛可能感染带状疱疹吗?
- 热门推荐
-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 浙江衢州:山呼海应 唤醒茶产业
- 85家中国内地及香港企业签署意向书支持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
- 第六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在舟山举行 港澳台海员参赛
- 国网新疆电力全力保障地震灾区供电
- 吃辣会长痘?证据不足!
- 楼市新政“满月” 一线城市成交量如何?
- “时间的肌理:比利时当代艺术展”亮相嘉德艺术中心
- 广东惠州海事部门成功救助6名潜水遇险人员
- 广州方舱医院推动实现“快进快出” 已有2.1万人出舱
- 上海:支持用人单位设置“生育友好岗”,实行弹性工作制
-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进度如何?出版方回应
- 刘慈欣: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科幻文学提供更多可能
- 雨中坚守 守护三千余名旅客平安转运
- 湖南江永香芋产业全链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中新健康|中国疾控中心:汛期关注食品卫生,警惕病从口入
- 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是一个新的开始
- 1.7亿、1.5亿、215万,透过数据看“流动的中国”澎湃活力
- 强降雨持续盘踞江南华南等地 华北高温短暂缓解
- 四川平昌:3名儿童掉入化粪池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