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锦绣中国年 新潮科技演绎国风浪漫
央视网消息:2月14日是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中国各地的民众逛庙会、品民俗,继续感受着新春佳节浓厚的喜庆氛围。
北京:新春主题活动在隆福寺开启
在北京,《喜乐龍龍》新春主题大型活动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六在隆福寺火热开启。活动现场,隆福寺以龙之九子为线索推出沉浸式冒险新玩法,游客可领取专属九龙守护,在逛年货、赏年味中收集九龙祝福,全部集齐后可领取限量祝福大礼。
上海:醒狮舞龙 光影秀点亮商圈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舞龙舞狮、光影秀等各类新春活动陆续登场,让市民游客感受龙年的欢腾图景。一大早,随着锣鼓声激昂开场,一条金龙和两头活泼的醒狮在上海市茂名北路威武亮相。龙狮团成员们舞动一条长约30米的巨龙在街市上穿梭游走,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随着夜幕降临,在上海市南京西路这家商场户外大屏,在裸眼3D技术的加持下,一条灵动时尚的“光影巨龙”腾飞而出。同时,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多个地标建筑,也开启了春节灯光演绎。
上海:推出百余项促消费活动 打造千亿商圈
商圈的新春光影秀不仅点亮了城市夜景,同时也带来了人气。为迎接春节客流高峰,上海各大商圈携手联动,聚焦千亿商圈建设,陆续推出400余项营销活动,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让消费者新年开心购。在南京西路一家商超内,红红火火的福袋堆满中庭,从新年新衣到年货美食应有尽有,吸引大批顾客前来购买。
河北邯郸:民俗非遗文化游 潮玩幸福中国年
春节期间,河北邯郸围绕赵文化,打造“国潮”中国年。当夜幕降临,赤水湾古镇里流光溢彩。2024年春节,赤水湾古镇以“赵国文化潮古镇”为主题,举办实景剧演出、舞狮巡游、打铁花等春节特色民俗活动。
陕西韩城:非遗社火花式竞技
在陕西韩城,耍社火是传统的迎新习俗。2024年的社火表演格外火热,来自当地多个村镇的社火队轮番登场,在锣鼓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身着盛装的表演者们踏着鼓点尽情展示,为现场群众献上了一场民俗盛宴。
广东中山:非遗文化过大年 新春活动人气旺
在广东中山,迎新春非遗巡游快闪活动连续上演。六坊云龙舞是流传于中山民间的一种传统龙舞,具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现场,55米长的云龙装上了LED灯带,在夜色中显得活灵活现,一亮相便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河南洛阳:牡丹灯会点亮夜色
在河南洛阳,牡丹迎春灯会吸引众多游客,13组大型主题彩灯展示了多个牡丹品种的花开盛景,其中,高24米的立式花灯“国色天香”首次亮相,花灯6层,“花瓣”托底,由200多位手工匠人历时17天制作完成。
博物馆里过大年 传统文化贺新春
春节假期,文博游受青睐。2024年,各地博物馆也积极形式多样的龙年文化主题展,让游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海西宁:甲辰龙年到 龙元素文物吸引游客
春节期间,青海省博物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历史文物展厅里,展示出不同时期具有“龙”元素的文物,有“青花红彩龙纹瓷盘”“双龙戏珠图案藏毯”等。
河南安阳:夜游文字博物馆 沉浸体验汉字演变过程
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了夜游活动,全方位展示汉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各色彩灯装点下,中国文字博物馆既恢弘大气又透着喜庆年味儿。
博物馆内的汉字展、汉服秀、甲骨文韵律操、文创集市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也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新春体验和感受。识读甲骨文,能让大家对汉字演变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甲骨文猜猜猜”游戏中,游客们认真观察、思考展板上一个个甲骨文所对应的汉字,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汉字的灵性与博大。
福建漳州:博物馆里过大年 非遗文化贺新春
春节期间,福建漳州市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里过大年·非遗文化闹新春”的主题活动, 除了”海上丝绸之路”等六大系列专题展外,这里还举办了“花雕贺岁·迎春纳福”的水仙花非遗雕刻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同时,这里还举办了木版年画、剪纸、木偶表演、闽南贝雕等多项传统文化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现场教学,与游客亲密互动。据了解,仅春节前三天,漳州博物馆入馆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
黑龙江伊春:游龙乡寻真龙 看恐龙化石骨架
黑龙江伊春嘉荫拥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春节假期,伊春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精心策划以“祈龙年、行龙运、游龙乡、寻真龙”为主题的活动。出土的化石被拼装成了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引来不少游客、市民“打卡”。
“国潮”涌动中国年
这个春节,很多年轻人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融入新理念、新设计、新手段,助力“国风”“国潮”走向世界。
新春佳节,添置一身新衣辞旧迎新,是很多人过年的仪式感。在广东、福建等地街头大大小小的“花市”上,马面裙与五彩斑斓的鲜花相互映衬,成为龙年新春的一道亮丽风景。
起源于宋代的马面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服装设计师林栖收藏有近百件马面裙,其中,很多都有着精美的龙形刺绣。在传统样式和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元素、新设计,2023年,她将马面裙设计作品带到了巴黎时装周,向全世界展示独特的东方美学韵味。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被越来越多的通过新设计、新表达融入了现代生活。
同样是用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的,还有这群“00后”的国风爱好者。为了迎接龙年的到来,他们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还原了宋代时人们欢庆新春的“鳌山灯棚”,并拍摄微短剧,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传统的艺术审美。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名伊朗军事顾问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
- 国际青年街舞竞技 美国舞者:只需舞蹈 无需语言
- 龙与百合花在故宫“相遇” 200件文物精品展示中法文化交流史
- 巴西东北部大桥坍塌已致一死一伤10人失联
- 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达成战略合作,联名推出酱香拿铁
-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境内王河发生溃口 宽度18米
- 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天气
- 京冀携手打造“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
-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 将陆续供应各地市场
- 清明特写:台胞之乡开展“代祭扫”“云祭扫”服务
- 舌尖上的异域风味 非洲好物“漂洋过海”进入中国消费者“购物车”
-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 华南等地将有新一轮强降水
- 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通过行业验收 10月可实现通航
- 外贸城市年度答卷:上海稳居进出口总值第一,深圳豪取出口31连冠
- 摔碗、扔酒瓶、砸电脑键盘 解压馆里藏了多少负能量?
- 追凶23年 山西临汾警方破获“2002·2·7”伤害致死案
- 意大利南部移民船沉没事故3名嫌疑人被逮捕
- “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四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 内蒙古一地发生重大刑事案 警方悬赏3万元缉凶
- 琼州海峡出现较为严重的拥堵 粤交通厅呼吁旅客错峰出行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南宁朱槿花女子乘警组除夕逆行守护 以漫画作安全提示
- 工作人员粗暴对待来访群众 太原中院:已解聘
- 老挝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
- 河北保定建成年产能2500万株文冠果良种繁育中心
- 人民币汇率能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 “秦|QIN—兵马俑的前世今生现代艺术展”法国巴黎上线
- 国家统计局:2024年8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 “鸟中大熊猫”白颈长尾雉现身杭州余杭
- 马来西亚媒体: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对全球GDP贡献突出
- 立足火锅食材“小切口” 重庆合川打造火锅食材全产业链集群
- 铁路新年调图,“图”的是啥?
- 山东借“海洽会”引育青年人才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 青海多部门印发《方案》 探索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
- 国家林草局:我国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总体恢复增长
- 国家药监局:继续加强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指导
- 广州春运首日道路客运共发送旅客4.25万人次
- 上海三大船企“期中”实现完工交船29艘、经营接单63艘
- 上海消暑休闲新玩法:“夜探猛兽区”沉浸式感受神秘动物世界
- 海南澄迈取消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 报告显示2024年德国经济可能再次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