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中国商会:中企对在欧洲市场长足发展抱有信心
【记者连线】
12月9日,欧盟中国商会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共同发布年度旗舰报告《直面挑战 砥砺前行——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这是欧盟中国商会连续第六年与罗兰贝格携手制作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就中企在欧营商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并积极谏言,推动中欧发展合作。欧盟中国商会代表1000多家在欧中资企业。该报告基于为期4个月、对约200家在欧中企进行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一经发布即受到中欧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欧中企总体反馈经营平稳
报告认为,中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在欧中企承压前行,经营平稳或略有提升。报告指出,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7400亿欧元,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相较2022年大幅缩减27%。中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科技产品占贸易总额近三成。欧盟自华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类为机动车,进口额为129亿欧元,欧盟对华出口最多的品类也为机动车,出口额为194亿欧元。截至2023年末,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存量达1024亿美元,占中国在发达国家经济体投资存量的33%,位列第一。中国在欧盟共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2800家,雇佣外方员工超27万人。
报告指出,尽管中欧贸易摩擦带来一定影响,但在欧中企总体反馈经营平稳。受访企业预估2024年整体经营状况相比2023年保持相对稳定。35%受访中企预计2024年营收和利润较2023年基本持平,约四成受访中企预计2024年营收增加,34%受访中企预计2024年利润增加;约20%和30%受访企业分别预估营收减少、利润减少。
报告对中企选择欧洲的理由进行了调研分析。65%的中企认为,在欧洲运营有助于建立全球品牌知名度,57%的中企则看重欧盟的巨大市场,其他因素包括欧盟的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产业机会以及分散供应链风险等。报告精选了中银欧洲助力绿色金融创新、华为推动欧洲当地可持续发展、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卓越运营、三峡欧洲持续专注新能源领域投资和中国联通欧洲公司数智服务等优秀案例,展示在欧中企践行“在欧洲,为欧洲”理念,为欧盟持续带来营收和就业机会,利用科技向善促进欧洲低碳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有益实践。
“不确定性”成为关键挑战
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中企表示,虽然欧洲市场空间潜力大,但当前欧盟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报告指出,中企在欧经营承压,欧盟营商环境持续下行,整体评分连续第五年下降,“不确定性”带来显著影响。2024年,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的综合评分为62分,相较2019年的73分有较大滑落。这一趋势反映出欧盟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才环境等核心领域对中企的挑战持续加剧。调研显示,68%的受访企业认为,过去一年间,欧盟整体营商环境恶化;超半数受访企业反馈,欧盟市场已不再“公平开放”,企业普遍对“不确定性”表示担忧。营商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成为中企面临的最大挑战。78%受访企业认为“不确定性”是当前运营的关键词,与此同时,高昂的合规成本和对华负面情绪也带来显著影响。
报告认为,政治因素给在欧中企带来显著挑战。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在欧中企开展业务面临的最核心挑战为各类政治相关因素及其带来的市场壁垒。中企担忧,欧盟强调“经济安全”将使政治问题泛化到商业领域。调研显示,约90%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经济安全”“去风险”等策略对企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打击中企商业信心,这主要体现在中企市场竞争优势被削减、品牌及企业形象受损,以及业务拓展计划被迫调整等。比如,6月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进行的调研显示,73%的受访车企表示欧方反补贴调查冲击其对欧出口及在欧洲市场销量。
在欧方动用经贸工具方面,2024年初以来,欧盟通过《外国补贴法规》(FSR)对中企连续开启多项调查。调研显示,70%以上的受访中企反馈FSR影响其业务,其中11%受访企业表示其商业经营活动遭受FSR带来的“巨大威胁”,12%受访企业表示因FSR失去业务机会,还有50%的受访企业反馈,FSR对其业务带来间接负面影响。
在可持续发展和供应链尽职调查等领域,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和《强迫劳动条例》(FLR)等立法相继出台,在欧中企担忧合规成本或大幅增加。68%受访中企表示CSDDD对企业运营带来影响。尽管FLR仍需数年才施行,已有35%的受访企业担忧该法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待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虽然面对重重挑战,但中企仍表达了愿深耕欧盟市场的意愿,对在欧洲市场长足发展仍抱有信心。21%的受访中企将欧盟视为除中国外最重要的区域市场,53%将欧盟视为关键区域市场之一。未来1至3年内,66%的受访中企认为欧盟市场在其公司内部的战略地位将提升,另有28%认为将维持不变;超过四成受访企业计划扩招在欧员工,约三成预计将在欧进行业务拓展、增加分部预算或开设新办事处等。中欧在绿色领域的合作尤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超半数受访企业认为,中欧合作有助于欧盟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互补关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刘坚东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以来双方日均贸易额超20亿欧元。中企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欧盟产业升级、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丹尼斯·德普也表示,在当前地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欧盟和中国对彼此都非常重要,双方共同努力解决或缓解问题、向前迈进的必要性愈加凸显。
明年即将迎来中欧建交50周年。正如报告中所呼吁的那样,面对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和经济环境充满挑战的当下,中欧双方应携手合作,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共同维护开放、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中欧经贸合作基础深厚,互补性强,双方都从中受益匪浅。中企愿携手欧洲伙伴,为中欧关系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光明日报维也纳12月12日电 驻维也纳记者 付志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壮乡舌尖民俗遇中秋 商家巧借非遗促消费
- 特朗普将提名安德鲁·弗格森担任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
- 美降息节奏放缓,专家:衰退并不遥远
- 杨靖宇后人重返东北抗联“起点”:在黑土地上继续奋斗
- 高科技装备保障灾区供电快速恢复
- 中东欧国家“曝光度”提升的背后
- 华妃骑摩托、林黛玉倒拔垂杨柳……AI“魔改”经典剧是创意还是恶搞?
-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银行结汇16829亿元人民币
- 美国土安全部:美国本土恐怖主义威胁很大 极端分子越来越激进
- 中国裁军大使全面阐述中方在外空安全问题上的政策主张
- 中部河南如何布局“通江达海”航运大通道?
- 以色列国防军:在黎南部开始“有限地面行动”
- 《滚烫年华》亮相广东电影推介会 展现深圳打拼者“滚烫人生”
- A股交易规则将调整,券商股不涨反跌,后市前景如何?
- 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发射失败
- 樊春海院士谈“交叉学科”:学科需跨界,方向需聚焦
- 亮马河畔开启中秋市集 汇聚30余潮牌和北京老字号
- “五一”汛期、旅游高峰期叠加 广西电网全力做好保供电
- 在中东“拉偏架”,美国打的什么算盘
- 第十九届群星奖剧、曲艺类决赛在天津启动
- 热门推荐
-
- 360创始人周鸿祎:发展大模型不是为了裁员,而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 防台风“杜苏芮” 浙江温州排查校园隐患数个水工项目停工
-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唐纳德·萨瑟兰去世 曾出演电影《大腕》
- 世界首座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正式通车
- 源于瑞士风靡全球 “DNA相亲”靠谱吗?
- 长假后做做这三个动作 既养百脉又调睡眠
- 四川成都:2023年460.45万人缴存住房公积金801.96亿元
- 学识字还是玩游戏?让孩子自信互动才是幼儿园质量“金标准”
-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运能扩容 上海新增两列国际货运班列
- 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亮相故宫博物院
- 直面供求重大变化,用好楼市政策“工具箱”
- 广岛核爆受害者要求政府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
- 外媒:一列乌克兰基辅开往波兰华沙的火车脱轨
- AI“旋风”席卷,制药业能否借势起航
- 鲁迅长孙周令飞:对外交流就像交朋友 我们要先伸手
- 一年两破7.3,人民币很淡定
- “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蔬菜产业 丰富“菜篮子”充实“钱袋子”
- 国家医保局:所有参保人都可进行异地就医备案
- 交通运输部:1月份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9.11亿单 环比上升1.9%
- (第七届进博会)外企高管看进博:“全勤班”成员愿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