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观察|欧洲提振经济绕不开中国
欧洲央行本周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再度降息概率较大。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和美国的贸易威胁,欧洲需要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来摆脱困境。当前,中欧经贸合作仍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欧洲提振经济绕不开中国。
12月4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出席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称,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将放缓,中期经济前景也不明朗,下行风险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增长放缓和制造业持续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国际贸易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潜在贸易壁垒对欧元区制造业和投资构成威胁。
有分析指出,美国即将就职的新一届政府多次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升级贸易限制措施,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欧盟虽然释放出试图通过购买美国商品来避免冲突的意愿,但是欧洲既难以承受购买美国商品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政治代价,也难以真正满足美国的胃口。欧洲要提振经济还得向东看。
12月3日,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欧洲终点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覆盖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中欧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产业利益相互交织,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从市场机遇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4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至202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会进一步上升。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贸易总值增长1.2%,占外贸总值的12.9%,呈现出回暖态势。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为欧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
从产业结构看,中欧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欧洲则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色。欧洲的高科技优势,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领域的基础,使其在中欧合作中具备独特价值。
从投资与合作领域看,中欧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欧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500亿美元。中欧合作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正逐渐拓展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发展战略,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毋庸讳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违反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是当前中欧之间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是中欧各界的普遍期待,欧方有必要采取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争端。同时,欧洲更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看到中欧互利合作这个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所在。这不仅为双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力,也是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连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刚果(布)洪灾造成至少23人死亡
- 中央重要部署,7大信号!
- 我国外贸彰显“韧实力”
-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应注意哪些?“十问”画重点
- 2025年江苏“新三样”从长江入海口太仓发运全球
- 世卫组织:冬季以来急性呼吸道感染趋势未超预期
- (新春走基层)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新春游园诗会
- 刘丹领衔话剧《而我们将永不分离》首演 诠释诺奖得主经典作品
- 抹黑中国“产能过剩”实乃保护主义作祟
- 海南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 中国瑷珲古城建城340年 多民族同胞共庆“上元节”
- 中新健康丨60岁阿姨全膝关节置换 医生:久坐后站立膝关节疼痛加剧应就医
- “小巨人”如何长成参天大树?山西省人大代表这样说
- 国内首条直径4m超硬岩深竖井顺利贯通
- 各方合力助推我国财商素养教育更好落地
- 山西新绛:汾河岸畔健步走 全民健身掀热潮
- 四川捐赠400多套折叠式装配板房在西藏拉孜县开始搭建安装
- 传统评弹相遇现代话题 浦东戏曲戏剧节展演季在沪开幕
- 春茶季里学茶艺 “中式美学”课受热捧
-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连续17年现身江西龙虎山
- 热门推荐
-
- 辛亥革命博物院携手高校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 “文心雕龙 掬墨寻梅”沪扬三人行艺术展开展
- 郑州商都遗址金覆面等是中西文明交流实物体现
- 一游艇在广东湛江海域进水遇险 船上6人获救
- 13位艺术家70余件作品 “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启幕
- 国内首次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配网树障治理
- 电视剧《庆余年第二季》开播 续写“小范大人”的人生传奇
- 开发商规避责任 购房者依法维权
- 北京建立林地保护利用体系 进一步优化林地格局
- 西泠印社杭州超山雅集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
- 山西开展联合检查 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风险
- 泉州汉唐海丝文化史迹考察座谈会在福建晋江举办
- 【光明论坛】善用文化遗产资源 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 “订婚强奸案”舆情反转 公众莫被单方说辞牵着走
- 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
- 今年第4号台风“派比安”将于21日夜间登陆海南岛
- 带来便利的同时带来新烦恼 AI客服为何反成“拦路虎”?
- 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
- 浙江杭州:二十三坊巷重现南宋瓦肆生活
- 首届圣泉状元文化节活动在福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