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山西朔州提高固废利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网太原12月2日电 (吴琼)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利用、绿色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拓展产品种类,拓宽市场销路,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化利用水平……当前,山西省朔州市,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12月2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朔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固废利用情况。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介绍,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近年来,朔州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发电620亿度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迫切需要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工业固废。
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朔州连续举办11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朔州市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产品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走出“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
“下一步,朔州市将争取到‘十四五’末当年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吴秀玲说,为此,该市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借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平台,发挥山西工学院、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作用,以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依托,探索建立多模式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此外,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实际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造提升传统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的产品链,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出境游火热升温
- 亚运热度不能随便“蹭” 浙江发布亚运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发热患者猛增!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 中国首部光伏用柔性直流铝合金电缆相关试验标准发布
- 川渝联动推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取得实效
- 点亮万千“小屏幕” 北京链家助力乡村智慧助老
- 2023年中国市场每卖出2辆车 就有1辆来自国产品牌
- 一油轮在阿曼海遭伊朗海军扣押 被指曾替美国“盗油”
- 王一鸣:明年宏观政策要在提振消费上更加有为
- 科技界“基础设施”让科学对话更顺畅
- “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活动:青年科学家杜鹏揭秘跨物种基因工程
- 切中健康焦虑的体检加项,是“鸡肋”还是刚需?
- 青海德令哈国家基本气象站启动北斗探空业务试运行
- 2023这一年,“晋商故里”山西晋中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 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 探访巴西登革热疫苗接种点:疫苗一抢空 市民忙灭蚊
- “环境浸入式”戏剧的主角是观众
- 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加政府动用紧急状态法不合理
- 日本2024年第一季度超2万人孤独死 老年人占八成
- 热门推荐
-
- “春雨工程”助力 粤桂携手推动粤剧传承发展
- 北京全力保障重点场站旅客夜间接驳需求 升级地铁延时措施
- 颐和园为天鹅“让路” 游船推迟“下水”
- 重庆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亚洲花都”昆明斗南鲜切花拍卖迎七夕高峰 单日交易量1125万枝破纪录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小药片闯出大世界 河北生物医药“加速跑”
- (两会速递)惠民保如何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吴凡:设立“调进调出”动态机制
- 黎真主党宣布报复,以色列进入紧急状态 拜登“密切关注”
- 中俄2号国际干线因台风受损 经3小时抢修恢复信号畅通
- 周口市博物馆发布首个数字文创产品 系中西结合珍宝
-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景亚萍:贵州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智算基地
- 十年来全国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
- 青海修复郭里木墓地出土棺板画 重现唐代工匠艺术水平
- 海上风电大跨越
- 作家梁晓声:东北文化是一座富矿
- 稀贵金属产业探索清洁生产 湖南永兴赢来环境经济双丰收
- 低价团频现强制消费,不全是导游惹的祸
- 哈铁牡丹江供电段新发明提升滨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效率
-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拜登和特朗普都在着急“邀功”
- 江西省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