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9日发布公告:11月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8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3个月(91天),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11月,由于政府债券发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大、缴税缴准等资金面干扰因素多,中国央行综合运用多期限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本次开展3个月期限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进一步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体系,有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精细化程度。
10月28日,中国央行宣布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将其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以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10月31日,中国央行发布首个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称,10月央行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6个月(182天)。
有业内人士此前表示,中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后,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
上述人士称,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相声演员唱京剧 龙凤呈祥在吉祥
- 高血压不是老年病 出现这些早期信号要警惕→
- 北京民企会客厅启用 打造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空间
- 长三角图书馆之夜杭州举行 各图书馆连线“晒”馆藏
- 岭南赏雪圣地金子山迎来今年“第一场雪”
- 外媒:日美韩首脑将于G7广岛峰会之际举行会谈
- 调查:韩国儿童肥胖率近五年来增加逾三倍
- 青海召开禁毒工作暨“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
- 五一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推出28处踏青赏花场所
- (新春走基层)“兔子王”兔年热销:泥韵传神出指端 中国神话IP遇见民间工艺
- 中部六省2023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均已出炉
- 米尔班·艾依提:盛开在列车上“最美的石榴花”
- 陕西上半年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市场主体数突破550万
- 纪念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五十周年邮册怀化首发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州遭遇“疑似暗杀未遂”事件
- 银川市打造福利关爱网 2023年度累计发放高龄低收入津贴逾4000万元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央行政策大礼包对楼市有何影响?
- 11月下旬重要生产资料价格:17种产品上涨 30种下降
- 中证协发布2022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
- 丰富业态打造旅游升级版 县域游成“银发族”旅居养老“新宠”
- 热门推荐
-
- 韩国旅客热衷“上海游” 黄浦区“韩潮”浓度第一
- “锦绣太原”文旅推介会亮相广西南宁:文旅赋能 市场共建
- 新春走基层|海上舞风人
- 中新健康丨专家最新研究为肥胖者治疗提供有效、经济、可坚持的生活干预方式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同意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60天 欧盟延长对俄个人和实体制裁
- 以色列空袭贝鲁特 黎巴嫩总理向联合国提交正式投诉
- 中新网评:除拐卖恶根,让正义提速
- 推进首发经济 增加优质供给
- 聚焦·世界无烟日 期待“脏烟灰缸奖”助推控烟更见成效
- 房贷“转贷降息”生意套路翻新,多地银行提示贷款中介风险
- 巴基斯坦记者访河南 盼中巴农业合作更多更深
- 中国移动发布国内首个智算跨架构平台——算力原生 “芯合”
- 院士专家湖南郴州论道 共促共享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胶东“土味”砂大碗重绽光华
-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广州出新招解决难题
- 俄罗斯成功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 俄白签署核武部署文件 卢卡申科:已启动核武转移工作!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正式公布今日获释人员名单
- (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 药师提醒:儿童退热用药避开六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