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保持安全稳定畅通运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从2016年统一品牌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万列,增长近10倍。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单月开行数量超过1600列。
由单一线路变成“一张网”
通道网络不断扩充,由单一线路变成“一张网”,中欧班列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国内通道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铁路部门在国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3条,联通中国境内125个城市。
口岸通过能力大幅跃升
实施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等一批口岸站扩能改造项目,提升口岸接发车和列车编组效能,今年9月底阿拉山口站新建综合查验场投用后,阿拉山口站准轨、宽轨接运能力分别提升15%和30%。
境外通道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运输组织持续优化,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中欧班列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运输规则实现“软联通”
目前,中欧班列回程、去程比例超过84%,实现每周“去7回6”,双向开行基本均衡。
运输模式创新发展
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将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到55辆、3000吨,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以上。
与海关等口岸监管部门加强对接,研发投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积极推广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积极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等新技术,研发推广具有破封报警、位置追踪功能的铁路电子施封锁以及中欧班列全程保险等安全措施,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
货物品类大幅增长
中欧班列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特别是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如通过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口的中欧班列货品中,汽车、机械、手机电脑等高附加值商品占比已达40%以上。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今年以来运输货值已达580亿美元。
成为有强大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
产品供给持续优化,服务能力提质升级,中欧班列已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国际物流品牌。
创新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目前每周稳定开行17列,包括西安、成都、重庆、义乌、武汉、广州至德国杜伊斯堡、波兰罗兹、波兰华沙等线路,按照境内外全程“客车化”组织,运输时效有了稳定预期,受到客户青睐,吸引了大量高附加值货源,平均每柜货值较普通中欧班列提升41%。
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
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班列产品供给,开行企业定制化班列,推出了新能源汽车、邮政物资、跨境电商、木材、茶叶、冷链等特色班列产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国际物流服务。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成功解决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
客户服务不断优化
在中欧班列沿线14个国家建立铁路集装箱还箱点107个,方便客户用箱还箱。成立中欧班列客服中心,上线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构建需求提报、合同签订、提箱还箱、报关报检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采用全天候和多语种,为全球客户提供境内外全程保险、货物信息追踪、电子施封锁、物联网集装箱等特色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网站上线运营一年来,累计访问量突破1888万次,日均访问量超5.2万次,最高峰日访问量达22万次。
辐射效应日益凸显
开辟亚欧开放合作新通道,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中欧班列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助推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欧班列有力带动了我国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一些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依托中欧班列,逐步发展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乌兰察布作为内蒙古最大的中欧班列集散中心,累计开行中欧班列线路22条,促进了进出口货物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物流落地、贸易落地、产业落地,成为乌兰察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赣州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赣州国际陆港“带货”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赣州市南康区家具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年产值从建港前的百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00亿元。
搭建了中欧贸易快捷通道
中欧班列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让欧洲消费者得到了更多实惠,同时为欧洲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从济南、青岛等地开出的中欧班列为海尔、海信、山东重工等重点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发送货物超84万标箱,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元。波兰苹果种植历史悠久,中欧班列为波兰苹果销往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海运全程需40天时间,中欧班列只需14天就能运抵中国,2023年,中国从波兰进口苹果的货值同比增长23.2%。
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欧班列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的开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二连浩特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重要口岸城市,其物流产业随着班列发展迅速崛起,有效带动了当地仓储、运输、货代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 李洪淼)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重庆两江新区:盘活小区“生活圈” 放大民生“幸福圈”
- 广州白云站枢纽配套联络线连续梁全部合龙
- 太原天龙山石窟“走”进埃及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在天津落幕 原创作品入选比例高
- 2024年“寻美·上海”主题活动启动
- 韩国警方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展开调查
- FAST明年将验收 10万年薪为何吸引不来科研人员?
- 北京鸡西企业商会成立大会暨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中康国际酒店举行
- 北京交警:明日周末尾号不限行 城市路网压力较大
- 福州举办唐山大地震48周年纪念日活动 让防震减灾科普更接地气
- 中新健康丨中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多种癌症的可持续诊断工具
- 欧盟推进数字欧元意愿强烈
- 中新真探:网上配眼镜跟线下配效果差不多,但更加价廉物美?
- 厄尔尼诺来袭:一年热过一年不可避免?如何应对?
- 长图解读:博采众长,“一带一路”绘就文明互鉴新图景
- 美债违约倒计时,各大公司在做最坏打算!
- 厦航40年:两岸交融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 稻浪翻滚话丰年
- 美国多地又现“血腥周末” 十多人死亡
- 租车疑似被租车公司恶意划伤并索赔?成都警方通报
- 热门推荐
-
- 倒查20年!内蒙古又有“老虎”落马
- 业内专家谈中国小游戏“出海热”:未来发展仍待观察
- 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古镇领域专项合作框架协议
- 普京:当今世界局势紧张主因之一是个别势力谋求搞排他性
- 安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潮)Ⅳ级应急响应
- 甘肃成县:连翘花开农家风光如画 美景亦是“钱”景
- 杭州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 喀什至广州直航航线开通 推动粤疆经贸文旅交流
- 北京积极推动民生保障设施建设 答好民生实事“成绩单”
- (中国新貌)中国综合立体交通网铺就发展“快车道”
-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达到3708亿元
- 陕西省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 滴滴:端午异地游火热 机场火车站订单比节前涨70%
- 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开幕 聚焦文化消费升级新动向
- 业内首家 招行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
- 憋坏了!北京民宿搜索量暴增6倍,端午期间一房难求
- 衡水市安平县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燃事故 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
- 讲述音乐背后故事的百科全书 《音乐史》推出
- 江西推动实施竹产业“千亿工程” 现有竹林面积176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