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肥虾美蟹满黄 新疆沙漠“海鲜”上新了
去年以来,深居内陆、离海最远的新疆,靠着本地产“海鲜”火爆出圈,“新疆也产海鲜”一时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等等;这些海鲜如今也可以产自新疆,2023年新疆水产品产量更是达到了18.39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这些产自天山脚下、沙漠边缘的水产品,已成为市场“新宠”。
最近,有一种新疆特产要上新,会是什么呢?戳视频,一起去看看↓
总台央视记者 刘妙然:最近要上新的新疆特产,就是白玉蟹,它为什么叫白玉蟹呢?因为它特别像新疆的和田玉,白白的、润润的。
白玉蟹是“湖鲜疆养”产业援疆项目,是浙江省湖州援疆指挥部从湖州“带土移植”而来,虽然有成熟的技术支持,但在盐碱地里养螃蟹其实大家最初心里还是没谱。
阿拉尔市开创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徐忠苏:一开始就没想过养螃蟹,之前是养鱼,螃蟹想都没敢想,尤其是新品种,不知道能不能活,所以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做这个事。
由于这里气候、水源、土壤盐碱环境非常适合螃蟹生长,白玉蟹来到新疆不仅没有水土不服,个头还长得更大,当年就养殖成功了。
白玉蟹销售负责人 王佳:没想到养这么好,我们过来的时候就是想尝试一下,本来还不想销售的,但今年开始销售了,也带动一些收入了。可以让他们通过螃蟹养殖变现,我们也可以扩大基地,这样村民也可以增收了。
总台央视记者 刘妙然:未来它上市之后,可能就会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所以我们新疆的特产上新了。
总台央视记者 刘妙然:了解完上新的白玉蟹,我们再去看看新疆传统特色美食——馕,比脸还大的库车大馕。
“库车馕,色金黄,如车轮,溢酥香,一餐未食,三日念想,载真情,传四方”。库车大馕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大、薄、脆”而闻名,被称为“馕中之王”,深受本地群众和游客的喜爱。
总台央视记者 刘妙然:库车大馕好吃的秘密就在冬小麦种植基地里,可以看到,今年9月份种下的冬小麦长势非常好。
库车大馕的特色在于是用库车本地产的小麦面粉做原料,今年库车市共种植冬小麦57万亩,全部都是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的。
库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赵红:盐碱地改良后的变化特别大,按五年以前的数据统计,五年前我们全市小麦每亩地平均产量在450公斤左右,到2024年达到了500公斤。
从曾经的土壤贫瘠、盐碱遍地到如今的湖鲜疆养、馕饼飘香,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薪火相传、接力奋战锁边治沙。如今“红旗坡”“柯柯牙”从地理位置转变成品牌标志,薄皮核桃、冰糖心苹果、红枣、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各族群众在乐享优美环境的同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总台央视记者 刘妙然:走环塔看变迁,我们在阿克苏看到了即将上新的白玉蟹,还有订单不断的库车大馕,长势良好的冬小麦……有很多瞬间,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人沙和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一颗中国心,最爱是唐诗
- 珠江防总、珠江委科学调度水库群 应对西江和韩江洪水过程
- 百余名两岸青年“以墨会友”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 北京报告两例猴痘病例
- 新闻1+1丨“保交楼”:房企底线,百姓民生
- 直播间卖的“珍珠”怎么样?调查结果告诉你
- 蓝皮书预计2024年广州经济同比增长4.6%至5.5%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因地震受损通信设施全部抢通
- (年终经济观察)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就业“大考”?
- 山西大宁义亭河畔“菇”气飘溢 助力小山村“出圈”
- 日美大规模联合军演在即 日本多个市民团体抗议!
- 中国气象局升级启动台风二级应急响应
- 扎卢日内遭解职,瑟尔斯基被任命为乌武装部队新总司令
- “邂逅丝路美食·遇见如意甘肃”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 女性冬季补益 重在滋阴养血
- 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国际视点)
- 公安部提醒: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做到“三个不”
- 中国外贸“稳”的基础不断夯实 “进”的势头逐步显现
- 长江青海段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恢复持续向好
- 透过亚残运会之窗:“一个也不能少”,相约梦闪耀
- 热门推荐
-
- 1月至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同比增长10.9%
- 演绎经典作品 促进人文交流
- 以“优”解“忧” 浙江用法治打造最佳营商环境
- 特朗普俄乌冲突问题特使拟于明年1月访乌
- 话剧《蓟州疑云》用现代悬疑重新阐释经典“水浒”
- 交通运输部:1至8月已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6万亿元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一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死亡 两人重伤
- 2023中国奶商指数持续提升 Z世代引领牛奶“向新力”
- 2024地方债发行启幕:总额或再达9万亿,但有这些变化
- 南京调整养老金标准 对高龄人员予以倾斜
- 江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38地688个气象观测站出现大暴雨
- 九旬书法家沈定庵辞世,推崇与古为徒,师古能化
- “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特展启幕 展现楚汉时期长沙文明
- 最新成果、创新之举、与时俱进!中秘经济高度互补
- 长三角铁路暑运收官 62天发送旅客近1.77亿人次
- 新漫评:美国伸长臂,“剪不断,理还乱”
- 渝西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 第五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郑州举行
- 中国大熊猫“星秋”“怡兰”抵达阿德莱德安家
- 山东避暑消费催热“夏日经济” 点燃文旅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