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说缺一样材料”,别怪办事群众要发火
■ 视点
据报道,近日,江苏常州一女子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称自己按要求把所有东西都拿来了,结果工作人员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每次都缺一样材料,为什么不能早说?
每次都说材料不齐,每次都缺一样材料,这样的政务服务让人搓火。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入人心的当前语境下,这样的操作也让人难以理解。办事人员“一次不说清”,怎么可能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
当然,也有人会说,服务大厅事务繁杂,工作人员有一些忙乱乃至疏忽也很正常。但这并不是多次都“不说清楚”的理由。因为,“一次说清楚”门槛并不高。任何一项事务,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工作人员手中应该有详细清单,一次性说明白或者以书面形式告知前来办事的群众就可以。
不只如此,办事大厅也应在醒目位置公开这些信息,还可以放到网上让公众周知,这都不难做到。如此,办事的人事先就会心中有数,不必来来回回地跑。
再就是,“最多跑一次”指向办事窗口的简化、办事时限的压缩、办证数量的减少、提交材料的减少等。这也意味着,办事唯简,有必要持续压减繁杂的材料,尽量减少前置审核事项。这样大量压减之后,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也都会感觉方便。
当下,很多地方都在喊“最多跑一次”,这样的服务创新推动了办事效率的提升,也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巨大便利。但任何制度创新的支撑点,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只有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努力践行,才能把宏大的目标落实到位。
也不必讳言,时至今日,仍有个别政务工作人员以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自居,说话办事的服务意识不够。
说起来,这些事情都很细微,但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对于政务服务的认知,小事不小,不可轻忽。
□龙之朱(媒体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公园二十分钟效应”何以发生
- 湖南长沙警方通报“刘某杰遇害案”:两嫌犯坠楼身亡
- 青海“东大门”:昔日“黑色硅铁走廊”变“满目桃花”
- 新疆兵团团场:大棚经济“开门红” 设施农业起好步
- 新闻1+1丨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 受降雨影响 北京市门头沟区39条山区公交线路停驶
- 文坛名家聚焦:GPT-4来了 翻译会是文学领域最先“失守”疆土吗?
- 江西文化观察:独立书店路在何方?
- 澳大利亚悉尼一购物中心突发行凶事件 多人被刺伤
- 从台胞公租房到过渡期免费住房:一把钥匙打开追梦大门
- 首衡保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年交易量255万吨
- 国铁西安局端午小长假加开102趟列车
- 俄媒:俄罗斯前国脚布加耶夫在特别军事行动区死亡
- NASA:日本登月失败的登月舱残骸疑似已找到
- “广州同心苑”成立香港、澳门分团
- 西藏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启动警营体育文化周活动
- 调查人员称“北溪”管道袭击可能由与乌方有关人员长期策划
- 2023年云南省版权作品登记首次突破10万件
- 中国代表:施压示强不是外交 对抗解决不了伊核问题
- 粤全部市、县、区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生效
- 热门推荐
-
- 小心“虫虫”!收好这份《夏季防虫攻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再向阿根廷提供47亿美元贷款
- 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促成签约超百亿元
- (经济观察)“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 邮储银行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上线
- 新年音乐会成为中国“新年俗”
- 广西深化与东盟金融开放合作 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 2023中国品牌节女性论坛将于4月8日在郑州开幕
- 国家统计局:9月份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升
- “文博游”融入申城夜色
- “中国雪乡之夜”极地之巅冰雪画展在京展出 系列作品演绎“玉树琼花”
- 《鱿鱼游戏》如何搅动全球
- 今年贺岁档电影票房已突破15亿元
- 自旋电子器件制造工艺获新突破 或成半导体芯片行业新标准
- C919将迎商业运营一周年 东航C919机队规模增至6架
- 天津禁毒斗争形势持续向好 一年来查获吸毒人员210余名
- 推动中国美术走向世界
- FTC起诉亚马逊 称其会员注册和退订流程存在欺骗行为
- “制造业大市”宁波加“数”前进:聚焦推动数实融合
- “月薪14万招丫鬟”为什么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