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专家: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害人害己
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创始人、巴基斯坦专家凯瑟·纳瓦布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欧盟本应采取更加平衡的战略,为欧洲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选择。
欧盟加征关税害人害己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价格、电池效率和自动驾驶领域都具有优势。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蔚来和小鹏汽车不仅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设计和软件水平也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些中国车企自主创新,让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用上了电动汽车,同时满足了环保目标和经济需求,无疑有助于欧洲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对于欧洲而言,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可以加快普及电动汽车、加速实现气候目标、激发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创新热情。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以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品质汽车,有助于欧洲缓解新排放标准和持续通胀带来的压力。正如美国智库荣鼎咨询所指出的,全球汽车供应链已经为适应新技术而进行调整,在此背景下,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将让欧洲错失重大机遇,并且可能阻碍其技术发展。
若欧盟采取类似于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会损害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利益。限制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将迫使欧洲制造商依赖价格较高的供应商,导致整个行业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受到影响。此外,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推广速度或将减缓,当地市场的竞争力也将下降。相较于高收入买家,那些中等收入消费者首当其冲,他们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选择本就有限。
同中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美国对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所作所为加剧了“技术冷战”,导致市场四分五裂,影响了协同创新。欧盟应该奉行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作桥梁而非竞争推手,避免重蹈美国覆辙。
欧盟迫切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合作可谓至关重要。欧盟可以从兼顾环境效益和技术发展的务实合作中受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研发了高效的电池技术、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系统,这些或许正是欧洲实现环保目标的宝贵资源。
文章最后强调,欧洲不应该采取限制措施,而应当落实更加平衡的战略,合理吸纳中国的技术,为欧洲消费者营造一个具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中国日报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整治民生领域广告乱象
- 民航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 福建沿海167艘客渡船全部完成春运安全检查
- 美日韩暴跌,人民币大涨
- 海口一护士夜间被患者持刀伤害 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 用AI复活亲人音容笑貌还需完善规则体系
- 请收下出国留学避“坑”指南
- 北京发布94项地方标准 涉以旧换新、氢能产业发展等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创意推广展亮相天津
- 熊出没请注意!野生黑熊一家“闪现”吉林延边
- “贝碧嘉”将穿过舟山群岛 浙江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福建福清一企业发生闪爆事故 已致2死1伤
- 印尼南苏拉威西洪灾已致15人死亡
- 丝路古老遗址享现代风险管理“呵护”
- 上海的公共座椅为啥降低了5厘米?
- 跋山涉水走秦川 访古不畏关山难
- (乡村行·看振兴)探访浙江湖礁湾岛:荒废渔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 专家学者武汉共话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治理
- 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两客机相撞
- 中央气象台:四川盆地至淮河流域将有强降雨
- 热门推荐
-
- 中东部气温大跌 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都较频繁
- 保中商会副会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成就值得称赞丨世界观
- 普京签令 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 北京将打造“近山亲水”消费新场景
- 夯实交通业基础研究“地基”
- 成都:首个公交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亮相
- 国家统计局:11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1.2%
- 销售过期食品发个声明就可以概不负责? 专家:声明无效
- 跨越64年 “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 中国人寿2024年上半年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7万亿元
- 三特索道发力“文旅+”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数字时代图书馆如何推动全民阅读
- 中国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国际合作
- “站着看”变“努力干”,重庆石柱乡村振兴有巧劲儿
- 老工业基地城市长春全方位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世界文化遗产地重庆大足面向全球招募1007名“大足石刻守护人”
- 载人登月工程加速推进 中国航天不断探索新高度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贡园“荔王”树果拍出188万元天价
- 消费活力回归、企业信心增强 餐饮业复苏势头强劲
- (走进中国乡村)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以渔治碱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