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交通业基础研究“地基”
交通是强国之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今年7月份,一批提质改造的铁路项目投产运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首开时速160公里高原复兴号动车组;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提质工程完成,常态化以时速250公里高标运营,铁路通道客货运输能力再次提升,我国高铁自主技术再次展现“大国重器”的力量。如何进一步增强交通领域的技术含量,加强基础研究力度,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至关重要。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也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已进入完善设施网络、精准补齐短板的关键期,促进一体融合、提升服务质效的机遇期,以及深化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该行业是以科技应用为主的行业,行业特性决定了必须打牢基础研究这个“地基”。加强基础研究,有助于在竞争中占先机、拓赛道、开新局。去年发布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基础研究纳入发展目标,贯穿2025年至2035年发展的三个阶段;此前,《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更是将基础研究摆在交通运输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首要位置。
对此,要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前瞻性布局未来交通运输的新赛道,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可靠性设计建造理论、绿色智能融合基础理论、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及致灾机理等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在人机交互、新能源新材料制备加工和性能调控、铁路6G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铁路牵引供电技术等前沿交叉领域,要勇闯无人区。
要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交通基础研究机制、体制、制度梗阻,健全完善投入、研发、支持、评价机制。强化激励制度,构建适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反馈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科研组织程度,激发基础研究活力动力,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保障。
还要加快实验室骨干网络建设。协同构建交通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交通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平台应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综合交通领域重大创新、交通领域核心技术,聚焦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在交通基础研究的赛道上跑出中国“加速度”。
此外,加快人才引领驱动也有必要。要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通过重大工程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锻炼人才,依托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凝聚人才,实施行业科技创新人才等推进计划培养人才。要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政策,让更多“千里马”在交通领域竞相奔腾。
王有志 赵光辉
王有志 赵光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再现千年大运河史
-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1-8月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
- 2023年北京入冬时间为11月6日
- AI赋能体育教育 不能“一引了之”
- 俄乌局势进展: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坠机遇难 俄乌互指对方袭击民用设施
- 京津冀博物馆携手推出约540项活动讲述“何以中国节”
- 米林:在传承与发展中“织”出美好幸福生活
- “投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欧洲推介会在德国举办
- 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举行
- 上海:到2025年绿电交易规模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
- 同仁追忆万玛才旦: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导演
- 消防:谨慎购买高楼逃生神器
- 莫斯科东部一建筑起火 火灾面积达4000平方米
- 国际锐评|世界不需要制造对抗的所谓“民主峰会”
- 近20家港企组团赴渝考察 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 重庆城口香菇首次出口 “香飘”澳大利亚
- 中国首张蛋白粉备案凭证发放
- 从“二万户”到“人才公寓”,上海持续温暖城市建设者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长虹徐明发:以数字产业化赋能行业创新发展
- 厦门佛事用品春季展荟萃佛事用品全产业精品
- 热门推荐
-
- 中国新会计法大幅提高处罚标准
- 阿富汗东部发生两起交通事故致52人死亡
- “碳”路先行|能源革命在山西
- 关于“跨境理财通”2.0试点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 山东沿黄城市“绿”动能澎湃 提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看中国·辽宁行”成果展映 海外青年导演讲述辽宁故事
- 国产创新药的出海经验:与跨国巨头共担风险
- 上海浦东新一轮综改试点“闯”了哪些新路?
- 年轻人兴起“文博热” 引领文旅新风尚
- 中国能源头部企业“碳”路未来 联手打造绿色供应链
- 龙跃增岁,非遗添香!《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暨第二季在上海启动
- “这样做国家会灭亡”逾7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增加防卫费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家底
- 中新健康丨专家:痛风急性发作应及早清理关节积液
- 厄瓜多尔地震已致至少15人死亡
- 韩国宪法法院受理尹锡悦弹劾审判通知书被总统办公室退回
- 中储粮:2023年考核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
- 护航健康成长 福建宁德为困境青少年打造“筑梦空间”
- 报告称逾七成受访者每天至少使用一次家中厨房
- 焦点访谈: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制造 制造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