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款人”变“韭菜人”?对电商预售要监管预置
戴先任
据10月27日澎湃新闻网报道,半个月前,某头部电商平台率先推出“双十一”第一波预售预热活动,比去年提前了10天。与此同时,各大平台的直播主播也同步开启了“双十一”预售活动。然而,不少消费者投诉称,“双十一”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
在“双十一”“618”这样的网络购物节期间,预售模式频频被消费者“吐槽”。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商家以预售期为幌子,故意拖延发货时间,甚至随意更改发货日期,有些商品延迟收货的时间甚至长达一个月,存在超长预售问题。此外,还有“尾款”涨价、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等乱象。
预售制本应实现多赢,比如,商家可以通过预售登记方式精准订货生产,实现成本最小化;消费者通过让渡一些收货时间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然而,现实中的预售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影响了消费者的网购体验,如后期收到的商品与前期展示的货不对板等。预售模式让商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交易主动权”,在制定价格和确定发货时间上对消费者进行细分,而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安排。于是,预售商品发货时间越来越长、不退不换、不确定发货时间等“霸王条款”渐渐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商家收到预售款后“跑路”……正如消费者所说,电商预售模式正在抱怨与不满声中走样。
预售模式,只要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无可厚非,但必须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别让电商预售变成了一场侵权“预谋”,需要多方合力,平台有责任督促商家守约,对商家推出的预售模式,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监管部门对预售模式中存在的乱象要加大惩治力度,遏制预售模式乱象。从预防的角度看,规范电商预售还需要监管预置,比如建立侵权预警机制,对“超长预售”要有“超前监管”,及时识别风险。此外,消费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与防范意识,对预售商品保持必要的理性。
电商预售模式乱象是近年来网购乱象中的新问题,从电商平台到监管部门,都应守土有责,合力遏制不合理预售乱象,为消费者填平“消费陷阱”。保护好网购消费环境,也是在保护网络营商环境,最终获益的则是网购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原创大型手术设备出口泰国
- 欧洲专家:欧洲无意与中国“脱钩断链” 深化合作恰逢其时丨世界观
- 新疆石河子:晚蟠成熟引客来 订单走俏采摘忙
- 三亚服务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成立
- 国家发改委:明年起逐步实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
- 伊朗海军称迫使美核潜艇浮出水面 美军否认:虚假信息
- 《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发布
- (走进中国乡村)汕尾可塘:油占米绘出“金色画卷”
-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锦绣中国年)
- 业界:大模型“开放性生态”对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 俄南部一购物中心发生火灾 致多人死伤
- 埃及总统指示该国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和货币政策改革
- 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发布大熊猫幼崽新图片
- 江苏无锡推进全民癌症防控行动 已完成重点人群检测135.2万人次
- 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首度亮相京城 讲述国歌诞生的故事
- 中国创新潜力吸引跨国药企提升在华研发能力
- 浙江县域观察:政企“双向奔赴” 千年府城经济“上新”
- 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创新能力……极具吸引力!外资加码投资中国
- 吉林市百年清代建筑群开门迎游人
- 中外学者聚焦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
- 热门推荐
-
- 【世界说】外媒:多项数据表现亮眼 中国经济恢复势头增强且可持续
- “贝叶斯”号沉船已发现5名失踪者遗体
- 第十六届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年会顺利召开
- 蒋梦麟写丁龙 为何误植史实那么多
- 多元粤剧节目亮相香港“粤剧日”活动
- 外媒:芬兰将关闭与俄罗斯所有边境口岸
- “春节经济”映衬出“龙行龘龘”大中国
- 中西绘画技法调适 140件(套)外销画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每万人不少于3名! 北京制定全科医生“2020目标”
- 美研究:近1/3美国人有亲友因滥用阿片类药物丧生
- 近3年西藏开展各类考古调查发掘项目90余项
- 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对外开放
- 汉酒文化研究院成立 助力豫酒高质量发展
- 海南启动2024年林草湿荒普查工作 拟调查样地1653个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 同比增长10.3%
- “大地欢歌”云南乡村文化活动年正式启动
- “可爱经济”掀起文旅新时尚 更多人愿为情绪价值买单
- 第六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
- 杭州楼市新政释新利好 专家指有望迎来小阳春
-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外事委员会通过同意芬兰加入北约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