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汕尾可塘:油占米绘出“金色画卷”
中新网汕尾7月5日电 题:汕尾可塘:油占米绘出“金色画卷”
作者 张璐
盛夏时节,走在广东汕尾海丰县可塘镇的田埂上,一望无边的万亩良田稻浪如织,生机盎然。这里正是中国珍稀优质粘米“海丰油占米”的主产地。
“我们的油占米被称为‘米中珍珠’,以其独特香气和粘稠口感而闻名。油占米每一颗米粒都晶莹剔透、香滑软糯,深受消费者喜爱。”可塘镇副镇长曾伟锋介绍说,全镇万亩连片的油占米种植基地目前年产量约3.2万吨,油占米全产业链年总产值约4.8亿元人民币。
可塘镇位于海丰县东部,地势平坦,良田成片,是传统农业大镇和粮食生产基地。近年,该镇通过罗南村、罗西村牵头,融合周边的村,建成集种植与加工于一体的油占米示范区。
据史料记载,“海丰油占米”于明朝嘉靖年间已开始种植。海丰县拥有独特的河流平原地形、温暖湿润气候和资源丰富的水文环境,这里土壤肥沃、有机质多,咸度适宜,使种植的稻米活性强、水分高、口感香,因煮熟后饭面满带油光,得名“海丰油占米”,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据曾伟锋介绍,可塘镇在打造万亩油占米种植基地时,首先抓住了品种这个关键环节。通过筛选和试验,可塘镇引进了最适合于当地种植且口感更好的“美香占”“莲香丝苗”等品种,并以合作社、公司化等模式,实行全产业链的培育。
“‘海丰油占米’是珍稀的优质粘米。可塘镇通过新品种的选育与筛选,实现了老旧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油占米产品的提质、增产、增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陈建伟说。作为“海丰油占米”种植指导专家的他认为,可塘镇油占米的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种植,已逐步实现油占米标准化生产,形成独特的品牌。
可塘镇如今已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海丰油占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供不应求,不少农户由此逐步走向小康。
万亩连片的无际田野,又激发了农户对农耕文化的创意。他们连续多年以稻田为“画布”,以彩稻为“画笔”,将绿、黄、紫等不同颜色水稻按设计图案定向栽种,待到水稻成熟时,便勾勒出一幅中国乡村的“金色画卷”。
“农旅融合是可塘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意稻田画已成为油占米稻田的特色景观和网红打卡点。”曾伟锋表示,稻田画最佳观赏时间一般可持续2至3个月,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也促进了当地农家乐、民宿等周边经济产业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来西亚产生下任最高元首
- 山西天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丰景独好”
- 今年前九个月北京法院多元调解成功案件同比增长七成
- 前7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
- “习武强国”大型公益武术展示活动全国首站在长沙开幕
- 4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车次查询→
- 民营经济贡献75%以上税收,河南许昌有何“密码”?
- 国家医保局:1至10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6187.73亿元
- 广东在甘肃实施投资合作项目438个 累计到位资金1442.95亿元
- 台胞组团“登陆”浙江宁波开启“来电”之旅
- 美国继续“拱火”,为乌克兰举办“兵棋推演”
- 非遗技艺“老龄化”,如何“传”下去“火”起来?
- 宁波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试运行
- 青海民和:技能培训让地震灾区民众就业有“术”致富有“路”
- 被困缅北电诈窝点的年轻人 抓着床单从7楼跳下逃跑
- 黄永玉的乡愁:“我的家乡就像自己的被窝”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造血”输能筑基幸福民生 “多管齐下”加速共富建设
- “南水”十载润北方 惠及1.85亿人
- 乡约福建:福州罗源以花为媒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热门推荐
-
- 中柬青少年为两国人文交流年增添青春光彩
- 借力“种业振兴”东风 “红缨子”打造种业公司发展样本
- 王一鸣:全球化并未终结,对其未来有信心
- 起底美国情报机关网攻窃密的主要卑劣手段
- 藏族歌手扎西顿珠唱响云南开放姿态 盛邀八方游客“留下来”
- 到2026年中国防晒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近千亿元
- 交通运输部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
- 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海域测得四次地震 最高震级超过6级
- 伊朗外长:伊朗为战争与和平都做好了准备
- 大熊猫弟弟一夜之间变妹妹!为啥熊猫性别这么容易认错?
- 工业剧:聚焦中国工业的“硬核时代”
- 中国三大航企预计上半年亏损约112亿元至141亿元 同比大幅减亏
- 大风蓝色预警: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将有7级阵风
- 广州进入“龙舟水”降水盛期:强降水频繁、致灾风险高
- 【绘梦丝路 |共享篇】钢铁驼队驰万里阳光大道联东西
- 去年中国公安机关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7.4万起 挽回经济损失236亿余元
- 山西百余家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政策迎“中国旅游日”
- 跨国车企冀加强同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
- 中国驻韩大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科技合作推动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