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对外开放
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对外开放
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讲解参观;明十三陵已经有六座陵寝向公众打开大门
12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昌平区文旅集团获悉,明十三陵中的永陵、思陵当日起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讲解参观,当前可预约今年12月份的部分日期时段。截至目前,包括长陵、定陵、昭陵、康陵、永陵、思陵在内,明十三陵已经有六座陵寝向公众打开大门。
明永陵
“逾制”帝王陵 规模仅次于长陵
记者了解到,本次开放的明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和孝洁肃皇后陈氏、孝烈皇后方氏、孝恪皇后杜氏的合葬陵寝。明永陵占地25万平方米,在明十三陵中,其规模仅次于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为明世宗生前所建。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5年,而永陵的营建耗时7年,耗银超800万两,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庞大”。且看明代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这些“祖宗前辈”们陵墓面积多在2.5万平方米左右,永陵占地25万平方米,与先人相比可谓“大手笔”,在重视礼制的古人面前,未免有些“逾制”之嫌。其用料的奢靡考究,为此前明帝陵无法比拟。对如今来参观陵寝的公众来说,永陵规模巨大的承恩殿台基、纯砖石打造的明楼、宝城城墙上的花斑石城垛,都值得细细观览。
走进永陵,迎面的巨大台基格外显眼,也是祾恩门的基础。这座台基的规模完全超越前面几代陵寝祾恩殿台基的高度。史料记载,永陵祾恩殿最初的建筑形制采用屋顶制度中的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面阔七间,所用材料均为名贵的楠木,由于工程质量很好,永陵建成200余年后仍保存完好。
清乾隆年间大修明十三陵时,由于缺乏现成的木材,乾隆便下令拆毁永陵的楠木大殿,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规模很小的新祾恩殿。祾恩殿台基上,至今还能清楚看到清代改造的痕迹,规模巨大的明代台基上,叠压着一座清代改建的祾恩殿台基。
作为明朝旧物,明楼虽历经400多年风雨,至今仍不需要大规模修缮,可见其坚固程度。永陵宝城城墙上的城垛,全部采用名贵的花斑石,纵然历经风吹雨打,石块触摸起来仍非常平滑,这种材料和建筑方式均为永陵独有。
在明十三陵中,有三座陵寝是皇帝在世时就为自己建好的“寿宫”,如何建造自然是完全贯彻皇帝意图。这三座陵寝,一座是永乐帝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一座是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另一座就是嘉靖帝的永陵了。随着永陵的开放,明十三陵中最恢宏的三大“寿宫”,已全部向公众揭开面纱。
明思陵
十三陵中规模最小 帝后合葬于妃子墓
明思陵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和孝节烈皇后周氏、恭淑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寝,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小的帝陵,皇陵内的石贡器,当属独特的遗存。
思陵位于天寿山陵区西南角,背靠鹿马山,也有人把它后面的山叫作锦屏山或锦壁山,占地6500平方米,约为长陵的二百分之一。1644年正月,生前备受皇帝喜爱的田贵妃入葬天寿山陵区。之后,北京城风云突变,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因为崇祯生前没有预建寿宫,而田贵妃新葬,所以天寿山西南角的田贵妃墓就成了安葬崇祯帝的首选,随葬的还有悬梁自尽的周皇后,一帝一后“屈尊”合葬在妃子坟,让这处墓园颇显凄凉。
据史料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多尔衮下令为崇祯帝“造陵墓如制”,这才有了思陵的地面建筑,但毕竟是刚入关不久的清政府为前朝皇帝修造陵墓,没心思认真考据,规制样式自然与其他皇陵完全没有可比性,甚至有些不伦不类。
历经明朝、大顺政权、清朝三个不同时期,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倾覆与新王朝的崛起,与明永陵相比,本次同时对外开放的明思陵,虽然在规模上远逊于永陵,但也恰恰因为这位倔强的末代皇帝与那段令后人无限唏嘘的历史,让这座陵寝别有一番看点。
参观方式
仅开放线上预约 当前可约本月部分日期
新京报记者从昌平区文旅集团获悉,目前明永陵和明思陵仅开放了线上预约渠道,公众可通过“明十三陵景区”官方抖音号的直播间链接付费预约讲解,进园参观。12月5日,记者从直播链接中看到,目前通过开放渠道,明思陵最早可在当日、明永陵最早可在12月6日,跟随园区讲解参观游览,当前可预约时间仅为今年12月份的部分日期时段。
昌平区文旅集团总经理耿志云向记者透露,这是明永陵、明思陵首次向公众打开参观渠道。考虑到陵寝的接待能力和对文物的保护,两个陵寝在接受预约人数上也会做相应限制,目前参观者也仅能通过讲解服务走进这两座皇帝陵园。
开放计划
到2030年十三陵帝陵将全部开放
早在今年7月,记者从2024明文化论坛上了解到,明十三陵景区将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全部开放的目标。开放计划共分为三期,其中一期为2024年至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等;二期为2026年至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至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据悉,明十三陵全面开放后,将展示古建筑、墓葬、神道等文物本体,以及建筑遗址、神道等文化遗产要素,全面呈现十三陵完整营建历程、明代皇家陵寝建筑特征和明代皇家陵寝建筑营造技艺等。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国考报名截止 最热岗位竞争超3500:1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国内外院士专家在穗探讨纳米药物研究和临床转化
- 国家发改委:促进农村消费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令西方恼火的是,它总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
- 山西晋城:文旅康养城市联盟成员已达24个
- 北京将塑造特色花园式功能区
- 中美省州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厦门举行
- 印度首家苹果旗舰店开业 库克开门迎接顾客
- 望山看水记乡愁 湖南道县大力实施生态河湖建设
- 济南民营企业家代表谈“专精特新”: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
- 国庆黄金周南宁火车站发送旅客预计将突破历史纪录 南宁局加开动车组
- 新漫评:“手”护难民,让他们不再无以为家
- 中新健康丨正面交锋!司美格鲁肽的竞争对手来了
- 山林好生态 致富好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中韩企业共话移动出行尖端技术 冀加深交流合作
- “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在北京举行
-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工
- 江苏镇江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镇扬汽渡临时停航
- “造车”领域的“创新大王”:所思所悟需年轻人接棒
- 热门推荐
-
- 香港与青岛画家共绘40米水彩长卷讲述“双城故事”
- 多地医院门急诊排长队,这个秋冬又是发热高峰?
- 智利中南部多地森林火灾已造成约43.6万公顷森林被毁
- 镜头记录奋斗足迹 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渝开幕
- 日本深夜连发两起地震 福岛等地有明显震感
- 湖南华容:传统农业县踏上机器人新赛道
- 商务部: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10%
- 山西皇城相府加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
- 在新疆荒漠中蝶变的文明村镇
-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人权?中国贡献经验和智慧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新春招待会暨部省合作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初步推测为汉桓帝陵
- 安徽今年前两月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省份第一
- 蒙古国草原火蔓延至中蒙边境 明火已堵截
-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发布新书 以中国视角译解先秦儒家文献
- 强冷空气“到货”新疆 部分列车停运
- 新疆首条至伦敦货运航线开通
- 美国一男子遭入室抢劫向警方求助 反被警察开枪打死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突破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