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下旬将在北京举行——
助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权威发布)
11月26日至11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将在北京举行。10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突出“链”式思维
链博会是中国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打造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介绍,第二届链博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商会等5家重要国际组织作为第二届链博会支持单位。本届链博会的主题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聚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本届链博会还将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包括洽谈推介、研讨交流、成果发布等。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致力于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等,帮助各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届时,预计将有1000多名中外政商界代表出席第二届链博会开幕式,中外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将发表致辞。开幕式上将发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北京倡议》。链博会期间,还将围绕各链条和展区举办7场主题活动,邀请中外政商学界重量级嘉宾深入交流研讨。
坚持优中选优,严控展商质量,本届链博会已遴选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比首届增长约20%。在展台分布和展区设置上,本届链博会更加突出“链”式思维,全流程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重点环节,从而推动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优势互补。预计将会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20万名观众到展会参观,预期观展人数将超过首届。
本届链博会在全面总结首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帮助每一家展商充分理解链博会的理念,打造一场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展览盛会。
创新办展思路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健龙介绍,第二届链博会聚焦“越办越好”,在主题设计、展区设置、成果发布等方面实现很多创新。
首次设置主宾国和主宾省。主宾国匈牙利,其展馆以“科技链接”为主题,展示匈牙利的优势产业、特色资源、文化遗产、优美风景和国家品牌形象。湖北作为本届链博会的主宾省,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搭建特色展馆,带来28家有代表性的企业、70余件展品,武汉、宜昌等9个市州将举办多场经贸活动。匈牙利和湖北省还将联合举办主题活动,“主宾国遇见主宾省”将成为本届链博会的一大看点。
更加突出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本届链博会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生动展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供应链服务展区新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板块,展现各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分享经验和案例。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围绕长三角产业链高质量“走出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举办专场活动,邀请代表性企业进行投资洽谈、项目对接,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创新发布“一报告两指数”。将发布链博会旗舰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结合全球供应链发展新趋势,绘制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集成电路等11个重点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图谱。首次对外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与“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方法帮助各国政府和工商界更加准确把握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这两个指数在该领域也是全球首创。
推动对外开放
展览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效能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涉外经贸展览的开创者、国家队和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贸促会累计参展办展3000多场,为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作出积极贡献。今年以来,开展“千团出海”行动,组织超过1000批次企业团组,赴欧美、日韩、东盟、澳新、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办展、考察洽谈,有效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服务外资企业。依托全国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推动解决一系列外资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诉求。组织开展跨国公司“地方行”活动,促成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贸促会在第二届、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都举办了企业家大会。中国贸促会还发布国别营商环境指南、“‘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丛书”等,多措并举助力企业走出去。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组织中国企业参与G20、APEC、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的工商界活动,参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商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工作,讲好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中国故事”。今年以来,推动中美工商界首次联合提出“增强APEC供应链韧性”的提案,组织大规模代表团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举办的首届全球供应链论坛,在世贸组织公共论坛期间与国际贸易中心共同举办供应链韧性主题研讨会,凝聚了国际工商界的广泛共识。
“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继续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把链博会持续办下去、越办越好,提供更多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张少刚说。(人民日报 记者 罗珊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主播说联播丨今年春节档,还未“开门”,票房已红!
- 虎鲸在西班牙南部海岸撞击帆船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肖星被查
- “袋泡茶江湖”风云再起 新品牌口味多元争分一杯羹
- 两岸青年武汉共享体育嘉年华
- 这些“天外归客”揭开生命的秘密
-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一带一路”10周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开行3万列 从“一条线”发展成“一张网”
- 中国南航恢复广州至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直飞航线运营
- (年终特稿)中国楼市止跌回稳初见成效
- 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8.7%
- 韩总统尹锡悦:不排除直接向乌克兰供武
- 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保护站5G基站开通运行
- 146只海豚在美国海岸搁浅 救援组织:史上最大规模
- 万人说新疆|我和弟弟在北京学汉维翻译
- 山西绛县一企业在建工房垮塌致4人被埋 已救出1人
- 中外企业机构探讨微短剧跨境交流合作 抢占新赛道
- 德国中医药专家:中医药在欧洲发展机遇巨大
-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香四溢迎丰收
- 热门推荐
-
- 探访“雪域敦煌”西藏萨迦寺文物保护:希望成立寺庙博物馆
- 小米集团发布气候行动白皮书
- 为与中国朋友并肩奋斗感到自豪(我和中国的故事)
- 青海海东警方破获多起电信诈骗案 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
- 甘肃陇南启动防汛抗洪Ⅲ级应急响应
- 福建对接签约170个海洋新兴产业项目 总投资超2000亿元
- 第四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启幕 突出“五新”特点
- 德国前副议长:“一带一路”使欧亚大陆联系更为紧密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满城尽是簕杜鹃! 花城立志要变绯色之城
- 多股冷空气先后影响我国
- 浙江文化观察:千年青瓷何以“常青”?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有的放矢)
- 工人评“教授” 职业“天花板”这样打破
- 北京发布直播带货合规指引 反对“饭圈”乱象等不良现象
- 柬埔寨将开展全国农业普查
- 湖北宜昌:农民“闹”丰收 乡村“绘”丰景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邢志宏:以“人防+技防”织密耕地保护天罗地网
- 广西海事部门全力保障电煤迎峰度夏
- 深圳地铁11号线二期工程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 外媒:一客机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机场着落时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