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国故事】文斯·凯博:探索与中国的合作潜力
在长达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文斯·凯博爵士横跨政治、经济、外交与商业等多个领域,撰写了大量的书籍及文章。作为一名资深经济学家,他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学术兴趣,曾多次造访中国,并探索中国与西方在气候变化、教育交流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在人民网的独家专访中,凯博爵士不仅表达了对中国进一步研究的意向,更强调了中西方人民之间建立友好、深入关系的巨大价值。
凯博爵士曾担任英国自由民主党领袖,直至2019年退出政坛,他还曾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任职英国商业、革新与技能事务大臣,并担任英国国会议员长达20年。在投身政界之前,他曾为全球多个国家政府及私人企业担任经济顾问,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
笔耕不辍 洞察中国与全球经济
人民网:是什么促使您在从政后退而著书作文?
文斯·凯博: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写了一本书,当时我还是政治人物,主要讨论银行体系为什么会崩溃以及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后来成了畅销书,我也受到很大鼓舞。所以2015年我离开政坛后就继续写有关经济政策的书,写了本小说,还写了些改变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重要人物的故事。我写作的主题非常广泛,中国题材自然是重点。
人民网:您是如何对中国产生兴趣,持续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
文斯·凯博:我第一次去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景象让我难以忘怀。当时我在壳牌工作,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此后我成为英国商务大臣,一大职责就是处理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关系,对中国进行了几次访问,也与来英国的中国高级别官员会面。
离开议会后我更加关注中国,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对中国存在误解,所以我撰写了《中国之谜》(The Chinese Conundrum)一书,希望至少能帮助读过的人更好地理解我们应当如何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我不能说自己对中国非常了解,当然也不会说中文。我非常喜欢去中国,并受益匪浅。
人民网:您最近又在英国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了《相异与和谐——解开中国之谜》(Discord and Harmony——Unravelling the Chinese conundrum),是您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联合编撰的对话集。您能谈谈在这本书中您们的对话和交锋吗?
文斯·凯博:其实我们倒是有很多共识。我们一致认为中国在脱贫、发展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以及西方应当与中国保持良好、建设性的关系,而不是对抗关系;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新的冷战出现,我们对中国同样抱很积极的看法,有很多共同点。当然,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于,我曾是英国的政治家,了解这里的一些政治压力。尽管英国企业在中国可以做得很好,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积极的。艾伦非常睿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深,与他对话,其实我一定程度上扮演的是“友好批评者”角色。
人民网:对谈中您为什么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发展模式比西方经济体系更成功?
文斯·凯博:无疑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表现几乎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国放眼长远利益,着眼于几十年后的发展,不仅仅是未来几年。而许多其他国家由于特定政治原因,政府更关心生存和短期利益。
了解中国 西方与之建立联系的关键
人民网:在当前全球背景下,为什么对于西方政治家来说,了解中国是如此重要?
文斯·凯博:中国的重要性在于不仅因为它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历史方面的差异确实很大,但这也是我们应加深互相了解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会说普通话或其他中国语言的英国人非常少,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很有限,去过中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只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一直鼓励英国团体多与中国开展文化或经济方面的交流。
人民网:您认为目前西方应该如何推进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文斯·凯博:我想先从一些比较常见的方面谈起,目前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互动。人际往来非常重要。比如有很多来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我们非常欢迎,还希望有更多中国学生来到这里。还有西方应该加大与中国在科学方面的合作力度,商业经贸合作更是双赢的,我在内阁的五年中尽力推动这一点,这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人民网:目前您在做什么项目呢?未来您希望做一些什么方面的项目呢?
文斯·凯博:我刚写完一本关于中国和印度发展模式相比较的书。同时我正在努力发展低碳企业,我是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的主席,公司正在为货车开发氢能基础设施,这将是迈向零碳经济迈出的一小步。我还带领一些货车公司和其他公司引入电池技术作为新的驱动。这是应对我们当前面临环境挑战的两项新技术。我认为,与同一领域的中国企业家交流很受启发,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发展迅速,在这一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多交流和合作非常有益。
我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一些对后代有实在帮助的事情。让企业发展起来,这样可以进一步向前推进整个过程。我很想带妻子去中国待久一点,去一些从没去过的内陆城市。我对中国有无限的潜在兴趣,目前我只是触及表面,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很希望多花点时间去更多地方!(人民网 余颖 艾拉·霍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柬埔寨首批野生水产品出口中国
- 桃子和西瓜同吃会中毒?
- 迪拜旅游局:中国游客访问量飞速增长
- 2023遂昌·汤公音乐节启幕 惠及本土观众助推文旅发展
- 2024戛纳影展获奖影片盘点——电影成为非主流的传统艺术
- 越南一大桥垮塌多人落水 台风“摩羯”致超20人死亡
- 美国得州移民庇护所附近一汽车冲撞人群 已致7死多伤
- 2023年上海空港口岸出口跨境电商申报量创历史新高
- 立秋日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酷热难耐
- “童话大王”郑渊洁:做人没有底线 人生会前功尽弃
- 钱塘江交叉潮是怎么形成的
- 新加坡国防部长:日本最大的任务是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世界观
- 云南磨憨:象群出没村庄 消防监测小队120小时守护
- 《中国共产党简史》多语种图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 山西出台《实施意见》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问题引发食品安全忧虑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在合理水平
- 久违了“水葡萄” 赏味期仅一个月
- 甘肃中药材“出海”需求旺盛 社交圈拓至多国
- 热门推荐
-
- 吴上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成通往东盟重要交通动脉
- 王毅同越南外长裴青山举行会谈
- 广州从化举办首届丝木棉节
- “文谟武烈——永乐的世界遗产”特展在南京开展
- 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将晋京展演
- 湖南汨罗江洪水暴涨 为1954年以来最高水位
- 山东“扩容”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吸引优势力量共促基础研究
- 国际护胃日|一图读懂如何打赢健康保“胃”战
- 全国百名女企业家龙江行 白山黑水间话合作
- 通讯|携手迎接挑战 合作共赢未来——中德汽车产业期待续写成功故事
- 解锁春天的各种玩法!赏花、户外运动……你pick哪一个?
- 民企已成为厦门湖里区经济发展主力军
- “联”起“百城万企” 全国工商联搭台促民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 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以“智慧大脑”为网络普法注入新意
- 低温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武警官兵紧急抢通受阻道路“保”通行
- 专家支招立秋时节健康防护要点
- 开拓新业务 英国皇家铸币厂从电子垃圾中提取黄金
- 专家:西湖龙井茶集中采摘或推迟,品质将提升
- 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20万人次
- 陇剧唱《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