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用电数据释放积极信号,今年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已有安排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8日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在夏季高温因素拉动下,前三季度电力消费增速超过预期。中电联预计今年四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左右,超过2023年全年增速(6.7%)。
随着供暖季的来临,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需形势备受关注。中电联表示,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电煤和天然气供应情况,预计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主要是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部分省级电网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形势偏紧。
近期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相继召开2024-2025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专题会议、供暖季全国能源保供会议,提出供暖季期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但极端气候等一些可能影响能源稳定供应的风险仍不容忽视。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能源央企也对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作出部署。
用电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今年一、二、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6.5%、7.6%;三季度各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7%、8.9%、8.5%,8、9月增速均超过8%,受高温因素拉动较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分析,电力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保障性行业,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呈强正相关关系,且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增速变化趋势总体同步。但由于全社会用电量与GDP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存在偏差。经济、气温等因素会引起用电量与GDP的结构变化及波动,也导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用电量增速/GDP增速)产生波动。
从用电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高于上年同期,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前三季度,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1.4%,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9.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4%)、仪器仪表制造业(11.6%)、汽车制造业(11.1%)四个行业用电量增速超过10%。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 24.4%;电动汽车保持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 56.7%。
分地区来看,前三季度,全国所有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8%、8.3%、8.7%和3.2%。西藏(14.9%)、安徽(14.0%)、重庆(12.3%)、新疆(12.1%)、云南(11.8%)、浙江(10.5%)、湖北(10.4%)、江苏(10.3%)8 个省份增速超过 1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分析,前三季度,中部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受服务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拉动。前三季度中部地区的服务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4.3%,在四大地区中均居首位。
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
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2023年。四季度,国家陆续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有助于促进电力消费增长。
报告同时指出,考虑到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四季度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以及2023年四季度基数较高等因素,预计今年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比前三季度有所放缓。
电力供需形势方面,中电联预计2024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当前全国电煤库存整体处于较好水平,为今年迎峰度冬提供了较好保供基础。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电煤和天然气供应情况,预计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主要是华东、华中、西南、南方区域部分省级电网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形势偏紧。
国家能源局于10月17日召开了2024—2025年采暖季天然气保暖保供专题会议。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全国天然气消费保持中高速增长,采暖季供需形势方面预计供需形势平稳,供应总量和尖峰保供能力总体有保障。
随后10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24—2025年供暖季全国能源保供会议。会议指出,预计供暖季期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但极端气候等一些可能影响能源稳定供应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前期各有关方面提前谋划、及早准备,为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国煤炭生产持续保持稳定,油气增储上产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6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3.7亿千瓦。当前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的较高水平,东北地区备冬储煤较为充足。天然气资源准备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了80亿立方米,储气库已提前完成注气任务。
发改委强调,全力保障能源生产供应。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加强能源运输保障,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二是持续提升顶峰保供能力。供暖季期间电厂存煤保持在合理水平。发挥好储气库、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等调峰资源以及“全国一张网”作用。强化区域互济和能源品种联动,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储能精细化调用。
发改委还提到,能源企业特别是中央能源企业是保供的主力军,要带头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中国大唐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超4695亿千瓦时、煤炭产量近2194万吨、天然气产量超16亿标方,分别同比增长5.39%、34.74%、62.2%,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了解到,截至10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年度发电量完成10021.6亿千瓦时,超年进度计划60.8亿千瓦时,同比增幅4.4%,较去年提前13天突破万亿大关,其中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年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9.7%,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推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新能源与战新产业“三个联营”,清洁高效煤电装机量有序增长,目前集团公司在运煤电机组2.1亿千瓦,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能力全国第一,在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电投25日召开能源保供领导小组会议暨2024—2025年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部署会,安排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保供能力,加快推进煤电、新能源、核电等重点项目建设。要进一步防范重大风险,筑牢安全、环保、合规底线,全方位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第一财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旅客中秋出行需求旺 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980万人次
- 西方古老乐器演绎东方婉约词 跨文化碰撞出绚丽火花
-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青海三年投资5.2亿元 登记科技成果超2000项
- (新春走基层)新春期间 基层医疗“哨点”何以守住平安与健康?
- 韩国泡菜制作季临近 原材料涨价引担忧
-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5.4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 三代护林人的绿色坚守
- 前三季度中国软件业务收入98281亿元 同比增长10.8%
- 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便上岗作业 山西公布3起典型案例
- 外企在中国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 外企在华发展“换挡”提速
- 征服海外时尚潮流消费者 时尚产业带在SHEIN掘金全球
- 财政部:8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43.69亿元 同比增长2.7%
- 广州发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 新疆:“绿智矿山”助力煤炭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 四川: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 188元买的“100%山羊绒衫”实为“0羊绒”?二者原材料价差可达三百倍
- 7月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升至历史新高
- “一芯一环”携手 推动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 莫斯科东部一建筑起火 火灾面积达4000平方米
- 热门推荐
-
- 国际热评:丝路“驼铃”回响中国—中亚,千年古道焕新机
- 发动机突发故障 驻日美军一直升机紧急着陆
- 两岸百余名专家学者福建东山共话关帝文化新融合
- 又一银行破产 美不负责任货币政策再酿危机
- 中央气象台:我国南方地区3至5日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水
-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查获国外某品牌包装完好的手提包25个
- 蔡磊: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
- 2024年柬埔寨国际游客达到560万人次
- 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建设正式起步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一棵树,长出了年产值超10亿的“大产业”
- 四川:国道351夹金山隧道顺利贯通
- 让非遗“潮”起来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
- 梅雨季白蚁密集袭扰 杀虫剂勿乱喷
- 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亮经验显成效
- 马背上唱响丰收之歌——林周县“望果节”见闻
- 2022年国际慢粒日暨第九届中国慢粒患者大会举行:助力患者回归生活
- 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在京开幕 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 【V观京津冀 新质铸辉煌】探访雄安之“新”
- 中秋国庆假期进出京旅客较去年增长5倍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 共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