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探路对非深度合作 “非长”情谊历久弥新
中新网长沙10月29日电 题:长沙探路对非深度合作 “非长”情谊历久弥新
记者 傅煜
杂交水稻和工程机械在非洲大地结穗增产、赋能当地发展;“云端丝路”和“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让中非好物加速“双向奔赴”……近年来,开放的长沙在深化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中,让源远流长的“非长”情谊历久弥新。
1998年,5万件长沙窑瓷器从唐朝“黑石号”沉船中打捞而出,揭开一千多年前长沙与非洲经贸交往的古老往事。42年前,长沙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牵手”结好,成为中非第一对正式缔约的友好城市。进入新时代,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地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承载地,长沙不断探索对非深度合作新路径、新机制,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对非深度合作探新路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中国对非“九项工程”中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各自贸试验区片区中,长沙片区是唯一将对非经贸合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的自贸试验区片区。获批成立四年来,长沙片区以一系列对非合作创新成果,努力当好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9月,一批产自马达加斯加的冷冻羊肉运抵长沙。这是2023年马达加斯加羊肉获得输华准入后的首批进口产品,也是中国首次从非洲进口羊肉产品。“马达加斯加羊肉将销往湖南省内外多家餐饮企业、商超平台,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肉类选择。”进口商长沙老农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以马达加斯加羊肉等为代表的非洲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离不开(长沙)中非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的积极推动。作为中国首个面向非洲的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该基地通过开展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向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等通报非洲最新技术贸易措施,引导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聚焦中非经贸合作在金融方面的瓶颈,集政策研究、跨境人民币清算、投融资、交易银行、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对非金融服务中心——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也在长沙设立,致力于为中非经贸参与各方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已开通6个非洲国家对公即期结售汇业务。
探索开展中非易货贸易,搭建新型易货贸易交易管理平台;创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新模式,长沙高桥大市场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开展预包装食品业务对非出口首单成功;探索中非标准交流合作,建设中非标准合作创新中心,与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国家标准局达成合作……在便利和深化新时代中非经贸合作中,长沙片区不断试制度、闯新路。
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探索实践,让长沙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之路越走越宽。近3年,长沙对非贸易累计完成600亿元,年均增长37%,已覆盖到非洲53个国家和地区。
合作平台越筑越牢
位于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是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机制的重要载体。坐落于此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被称为“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50多个风格各异的非洲国家展馆,展示最具当地特色的商品,让越来越多的非洲好物走进中国市场。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最大的经贸合作平台,长期落户长沙、已成功举办三届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热度持续攀升,力促中非企业务实对接,加速中非好物“双向奔赴”。
“中非经贸博览会实实在在帮助了一批非洲国家的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中国产品走进非洲。”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郭宁介绍,今年的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系列活动依然热度不减,在首站肯尼亚最后一天将要撤展时,仍有很多肯尼亚商人赶来与参展中国企业对接。
在长沙,类似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还有很多。今年6月,地处湖南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块长沙经开区的中非经贸总部大厦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吸引60余家对非经贸企业和商协会关注,30余家入驻,涵盖通讯多媒体、科技研发、工程建设、国际交流及贸易孵化等多个领域,力争实现对非企业及机构平台的集聚发展。
经过多轮考察,来自利比亚的非中合作与发展投资协会副会长阿卜杜拉·埃尔弗里德被这里优质的政策和服务所吸引,计划在此注册一家公司。“预计企业入驻后,将享受3年免租金,以及平台奖补、出口信保和出口贷款等政府扶持政策。”
筑牢合作平台的同时,一条条“空中之路”的搭建,也为长沙与非洲的互联互通、经贸往来不断提供新的便捷通道。
继串联长沙与肯尼亚内罗毕的首条湖南直飞非洲定期航线、从长沙直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湖南首条直飞非洲全货机航线相继开通后,今年4月,长沙航空口岸首条第五航权航线亚的斯亚贝巴-列日-长沙-亚的斯亚贝巴航线又实现首航,可通达非洲35个国家。
在湖南省政府口岸办主任刘德林看来,这条连接亚、欧、非、南美四大洲航线的开通,将为长沙与非洲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湖南加速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新的推进器。
合作领域日趋多元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多年来,一批批农业专家和企业从长沙走出去,通过开展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及推广、培训种植技术等,深刻影响和改善非洲人民生活。
地处长沙的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21个非洲国家开展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工作。同城的另一家企业隆平高科,积极开展对非农业技术培训,对53个非洲国家实施近200期农业技术培训项目,涉及超过7000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才。
“我们在马达加斯加实现了杂交水稻育、制种,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本土化覆盖,马达加斯加也成为非洲第一个实现杂交水稻商业化的国家。”袁氏种业副总经理姚震球说,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官员还特意来到长沙,将该国一张印有中国杂交水稻图案的纸币赠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表达对中国水稻专家的谢意。
积极发挥在制造业、基建等领域的资金、技术和发展经验优势,长沙的一些装备制造、路桥房建、能源矿业等优势产业企业也纷纷走进非洲,切实惠及当地发展和民生。双方在交往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推动中非合作走深走实。
三一集团是最早一批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从南非世界杯场馆到尼日利亚世界最大的丹格特炼油厂,再到赞比亚非洲第一大铜矿卢姆瓦、赞比亚卢萨卡国际机场等,三一设备频频参与非洲重大项目建设。深耕非洲17年,中联重科工程起重、建筑起重、高空作业机械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以及农业机械全面进入非洲,在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同时加速技术“本土化”,从产品输出迈入深化开放共赢的新阶段。
在数字经济领域,跨境电商也成为“非长”交流中的热门词。作为中国第一家在非洲设立公共海外仓并实现物流当日达、次日达的公司,致力打造“非洲版淘宝”的长沙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Kilimall)而今已在非洲实现100%在线支付,为近千万非洲消费者带去近千万种各类高性价比商品,为“数字丝绸之路”注入新动力……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正不断书写新时代中非合作的精彩“非长”故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吉林市开办“共享食堂” 服务独居老人及新就业劳动者
- “春晚序曲”美国专场活动在纽约举行
- 如此“南橘北枳”,美国应该反思
- 阿里ESG报告:菜鸟数字化助力物流减碳 一年节省包装18.4万吨
- 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冬季行动” 精准打击岁末年初多发违法犯罪
- 吉林雪博会将启幕 五地同开“雪街”引客
- 北京东城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
- 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
- 八小时俄罗斯史诗大戏《静静的顿河》绽放北京
- 【2024打卡中国】叙利亚网红博主拉丁:对汉服最大的保护,就是穿出去!
- 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
- (新春走基层)春运路上的“眼科大夫”
- 传统酿醋技艺新生机:小米醋酿出“幸福味”
- 通关便利:今年经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是去年同期5倍
- 国铁集团郑州局假期发送旅客600.5万人次 刷新日发送客流历史纪录
-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图稿发布
- 热带气旋“弗雷迪”持续时间或破纪录 已致非洲三国逾220人丧生
- 中国工博会九月“复出” 将首设德国馆
- 深圳宝安区一施工现场突发地面坍塌 13名作业人员失联
- 珠海机场新开珠海往返吐鲁番直飞航线
- 热门推荐
-
- 从“征兵危机”看“美国危机”
- 重庆已累计建成1500余个“无废城市细胞”
- 江西广昌油茶喜丰收 为乡村振兴添“油”加力
- (新春见闻)小渔村民宿热:个性主题的多元文化体验
- 湖南沅陵五强溪镇特大暴雨已致1人死亡1人失联
- 突发!澳大利亚悉尼一教堂发生行凶事件 多人受伤
- 两天两起8人遇难!高层遇火情如何逃生
- 头伏吃饺子 说说饺子那些事儿
- 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葡萄美酒香飘万里,“中国康养之都”擦亮金字招牌
- 六个核桃再获“核桃采购量全国第一”权威认证
- 俄军防空系统在芬兰湾上空击落多个空中目标
- 中孟青年话新春:在互鉴中同进步
- 《公益互联 网聚善力——中国特色互联网公益发展报告》研究成果发布
- 野火致67人死亡!美国夏威夷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 春季养肝护肝 中医有妙招
- 华为云高管呼吁构建负责任、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 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 第十届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
- 山东探索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 特色园区成产业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