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实力彰显 谋求行业话语权
中新网上海10月25日电 (谢梦圆)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拥有海运船队总规模稳居世界前列、造船订单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航运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国航运业发展仍面临挑战,存在上升空间。
当前,智能化发展依然是航运业的焦点。中国顺应趋势,已建成自动化码头49座,在建44座,自动化码头的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总体都位居世界前列,上海罗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等一批新型港口基础设施建成投运;沿海国际干线枢纽港岸电设施覆盖率超过90%,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靠港已实现岸电使用常态化。
作为重要航运枢纽,上海港在过去一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6万标准箱,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三;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沪启航。
至于不可忽视的造船业发展,中国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外高桥造船邮轮项目副经理易国伟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从规模、体量、产业完整性、成本等方面来看,中国造船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完工量3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中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
此外,中国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绿色、高附加值、独家技术成为中国造船业前三季度的新亮点。
“这些年,随着我们不断提高造船的技术含量、制造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现在中国造船产品线比较完整,可以全面应对全世界需求的各类船型,这方面相对于日韩也有一定优势。”易国伟说。
同时,他也坦言,在技术创新、生产数字化与效率,以及部分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方面,仍有提高空间,“从造船角度来讲,对于低碳绿色的新船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技术创新进步的需求最为迫切。新的邮轮经营模式也有待开拓,同时还要大力提升精益生产水平,进一步降本增效,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造船的话语权。”
提升中国航运的话语权,是多位业界人士对记者提到的共同愿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胡昊认为,在航运业前沿技术的规则制定领域,如水上自主航行船舶,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由‘大’到‘强’,从航运角度来说,就是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是否也能够位列前茅,包括船舶管理、船舶融资、海事保险和海事法律及仲裁等。”国际航运公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洋告诉记者,这就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过程,是提升高端航运服务业的过程。(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大选投票进行中,普京在线投出自己的一票
-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在京发布
- 太原海关重拳打击涉烟违法犯罪 2023年查获邮递渠道进境烟丝100余公斤
-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沈阳红梅文创园举行
- 马拉维总统:该国副总统奇利马所乘军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 “经珠港飞”12日起实施 内地旅客可陆路直达香港机场
- 微短剧如何撬动文旅“出圈”?江苏省政协委员支招
-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机组转轮制造成功
- 巨头“抢滩”线上购药医保支付业务
- “网络达人”齐聚塞上湖城寻觅“诗和远方”
- 外媒:美国知名说唱歌手法特曼·斯库普去世,终年53岁
- (身边的变化)浙江杭州:西湖畔上演盲盒音乐会
- 面向三农人才的公益商学院 “热土·领航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启航
- 加拿大联邦自由党将在3月9日选出特鲁多继任者
- 湖南零陵发展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美国专家:中国聚焦高质量发展是明智之举
- 端午假期迎客流高峰 这些口岸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 瑞典强烈反对!诺贝尔基金会:撤回邀请
- 吉林“无人农场”:高科技助力耕出“智慧田”
- 2024年全国静态模型邀请赛在银川市金凤区开赛
- 热门推荐
-
- 当AI招聘与AI应聘“斗法”,魔法能否打败魔法
- 山东2023年贷款余额近14万亿元 金融资源重点向实体经济“倾斜”
- 法军方将部署1.5万名士兵参加巴黎奥运会安保工作
- 安徽合肥: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 北京推出132处公园赏花片区
-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面对美国遏制打压,中国采取明智策略反制
- (新春走基层)隧道“追光者”守护平安路
- 湖南永州一学校发生伤人事件 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广东等地有大到暴雨
- 再度开启高温模式——这一阵子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 美国会两院通过1.2万亿美元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探讨6G标准前沿
- 河南飞机维修公司揭牌
- 外媒: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从军舰成功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
- 杭州西湖龙井村以“头口茶”献祭“龙井茶鼻祖”
- 当文化古都遇见动漫,如何擦出新火花?
- 移民村民族情:互助种养殖 “谁也离不开谁”
- 福暖中国丨浙江安吉为青年点亮龙灯 中外游客体验中国乡村年
- 浙江工商大学成立写作中心 贾平凹、阿来等作家受聘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太原:农文旅融合激活美丽乡村“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