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端医械“出海”提速(大健康观察)
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举办
国产高端医械“出海”提速(大健康观察)
日前,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在广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近4000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开幕式上,主办方国药励展展览公司与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APHM)签署合作协议。明年,双方将联合在马来西亚办展,带领更多中国医疗器械产品走出国门,竞逐海外舞台,推动全球医疗器械产业深度融合。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本届CMEF主题为“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期4天,展览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会期间举办了近60场论坛和会议,近600位业界大咖、行业精英和意见领袖齐聚鹏城,为全球健康产业带来探析前沿、洞见未来的医疗盛会。
国产医疗器械“含金量”越来越足
本届CMEF名企云集,参展企业覆盖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电子等医疗器械行业全产业链,AI、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的数万款产品集中展示,尽显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实力。展会设置了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电子、医用光学、医院建设、手术室、消毒感控、医用耗材、骨科等14大展区,全景呈现医疗全产业链。
走进12号馆,来自全球医疗器械企业的多款“高精尖”创新产品汇聚于此。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展位,人潮涌动。在众多全球前沿医疗器械成果中,既有占地数平方米的医学影像“大家伙”,也有“小而美”的呼吸机。
作为CMEF的“明星展区”,医疗机器人展区汇聚了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包括打破进口长期垄断、可同时覆盖髋关节与膝关节自主研发的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以及国内首个获批导航+自动执行骨科智能手术系统等产品。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当前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点之一。面对庞大的基层医疗卫生需要,多家展商表示,正积极通过数字化赋能,为医疗服务带来革命性变革。
从呼吸机、睡眠机到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国产医疗器械正大步迈入高端“竞技台”。近年来,随着政策对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医疗器械创新的审批流程进一步加速,将有助于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快速上市。
打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一体化平台
本届CMEF紧跟产业政策,除了设立多个细分展区外,还举办了“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智慧健康”“应急救援”“宠物健康”等一系列热点领域的子品牌展会,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一个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国际平台,打造覆盖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记者了解到,作为CMEF创新推出的子品牌,第3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专注于医疗器械制造上游供应链,汇聚了500余家国内外上游企业和万余款产品,展商和产品数量均实现了倍数式增长,为医疗器械上游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增长数字背后,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6675家。其中,可生产Ⅰ类医疗器械的企业25817家,可生产Ⅱ类医疗器械的企业17187家,可生产Ⅲ类医疗器械的企业2670家,分别增长9.68%、8.50%、15.48%。目前,广东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52家,居全国第一,全省医疗器械品种数量38871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医疗器械是大健康产业的“国之重器”,本届展会展品非常丰富,涵盖多个医疗领域,反映了人们健康意识正不断提高。从展品性能来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越来越多,不乏高端医疗器械,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领域,体现了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端医疗器械的支撑,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作为医生,充满信心。”樊代明说。
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企业“扬帆起航”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国际化“深海”。回望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成绩单,头部医疗器械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竖起了“中国造”标杆,硕果累累;众多“腰部”、初创企业则是紧随其后,也走上了“扬帆起航”之路,可圈可点。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到4843.0187亿元,其中医疗设备类出口同比增长5.4%,相比2019年增长54.8%。
作为诸多优质医疗器械企业走出国门的首选出海平台,本届CMEF国际展区迎来了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携新品参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上,国药励展与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APHM)签署合作协议。明年,国药励展旗下的健康产业系列展(东盟站)将与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主办的APHM国际医疗健康会议与展览合作,首次把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展会搬到马来西亚,助推更多中国医疗器械产品走向海外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性能好、质量优、性价比高,在马来西亚医疗器械市场备受追捧。”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会长库尔吉特·辛格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马来西亚的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既方便马来西亚医疗机构更好地了解中国医疗器械产品,也给医疗器械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平台。
同时,库尔吉特·辛格对本届CMEF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马来西亚的代表来说,能够直接与制造商、分销商进行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这样的经验不仅有助于医疗设备的采购,也促进了马来西亚与中国在医疗保健领域合作的深化。”(本报记者 熊 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衡水教育局通报某教师体罚学生处置情况:学校对该教师予以辞退
- 哈尔科夫的战场诡局
- 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展现古典韵与新风范
- 北京交警:北京市所有高速开通运行
- 熟人局+无剧本,慢综艺何以动人
- 广东珠海发生2.1级地震
- 西安税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税动力”
- 宁夏 小枸杞助推大旅游
- 《长安三万里》之外,历史上的高适与李白
- 海上架桥看“海鸥”
- 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拉开帷幕 将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
- 珠海:三千“青春合伙人”暑期浸润乡村
- 京津冀共建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
-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新突破:初步厘清秦军军阵排列规律 新发现220余件陶俑
- 河北宣化排演历史剧《燕云行》探索戏剧与文旅融合
- 如何保障核安全?记者探访中国最南端核电基地
- 今年暑运铁路客流持续井喷 前10天广铁送客1939万人次
- 青海法院三年执结涉民生案件28645件 执行到位金额23.8亿元
- 熊猫兄弟登岛5周年 海口市民游客齐送祝福
- 青海湖清理水上刚毛藻面积超900公顷
- 热门推荐
-
- 台湾写真:老友追忆《汉声》创办人黄永松:严谨浪漫的人
- 探访新疆兵团“城市美容师”:“一人脏”换万人净
- 数字化如何赋能非遗传承?专家:须理性构建文化为“内核”的专业体系
- 东盟与中日韩产供链对接系列活动促超6亿美元意向合作
- 通讯:中国图书走俏“狮城”
- 闽赣三市十一县法院联动协作 护航种业振兴
- 新闻调查丨拯救濒危湟鱼 青海湖如何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
- 云南400余名“无人机小飞手”同台竞技
- 舞蹈《洛神赋图》以“快闪”形式亮相辽博 让国宝“活”起来
- 新型抗抑郁药物为何能持久有效?浙大研究成果登《自然》
- 12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3个点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乌军导弹袭击造成5人死亡
- 安徽2022年以来共侦办涉黑涉恶案件246件
- 莫忽视学生扎堆玩“萝卜刀”的安全隐患
- 加拿大野火季已至 多地火势失控居民需疏散
- 土茯苓赤小豆老鸭汤祛湿排毒,精神爽利
- 证监会集中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四项政策文件
- 科技创新让文物“活起来”(金台随笔)
- 闽西暴雨灾区救援进行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 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 时隔三年台青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