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左云:特色农业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大同10月14日电 题:山西左云:特色农业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 吴琼 王吉磊
“自从改良品种,土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逐渐增加,今年我们连片种植的500亩土豆,除去成本,每亩能收入1000元左右。”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陈仓窑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社长张从兵说。
马铃薯、沙棘果、红高粱……当前,左云县田畴似锦,沃野生金,一片“晒秋”景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左云县立足实际,发挥“特”优势,做足“土”文章,全面打造全域化、全品种、全产业链的品牌化农产品生产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左云县宁鲁村杂粮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工人熟练操作磨面机、包装机等加工设备,一片繁忙景象。
“原材料主要源自当地的小杂粮,有莜面、豆面、荞面等品种,产品走向了省内外市场。”该杂粮加工厂负责人张日亮告诉记者,杂粮加工厂自建成以来,已收购宁鲁村及周边民众玉米、豌豆、谷黍等农作物10万多斤。
如今,左云县小杂粮种植遍布全县乡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多万亩,总产量达1亿多斤,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9亿多元,小杂粮挑起当地乡村振兴“大梁”。
左云县是全省沙棘种植优生区,近年来,该县聚焦“小沙棘、大产业、优生态、促振兴”的目标,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带动、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的思路,实施“人均1亩”沙棘种植计划,截至目前,已在全县8个乡镇87个行政村种植沙棘2.2万亩,加之近10万亩的天然沙棘林,规模达到12.2万亩。
在云中紫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里,大型蒸汽设备正在对沙棘进行分流加压,工人紧张有序地作业。该公司总经理陈强介绍,“我们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从沙棘果的采收、粗加工到精深细加工、副产品加工,辐射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7000余元。”
依靠科技力量,一颗颗沙棘果从大山走出,带动民众走上致富路。如今,沙棘果不仅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沙棘树也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树,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效结合。
左云县官方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围绕特色资源,积极开拓市场,着力提升品质,让农副产品成为富农强农的有力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陶瓷艺术馆推出龙年陶瓷文创作品“喜龙龙”
- 德国18辆“豹2”主战坦克已运抵乌克兰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辞行拜会柬首相洪玛奈
- 出国怕被关“小黑屋”?收好这份丝滑入境攻略
- 北方森林动物园帮助动物凉爽舒适过“三伏”
- 吉俄元首举行会谈:加强合作的方向不会改变
- 同日而语两千年 审美是最好的证明
- 抖音生活服务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超2万个乡村文旅商家增收47亿元
- 一名跨国拐卖妇女的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中国
- 国庆假期过半 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58.1%
- 最新研究:单次低剂量注射寿命蛋白或可改善老年灵长类认知功能
-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容量聚合物PACK产线项目开工建设
- 江西今年为何雷电活动多发重发?如何防御?
- 中国家电缘何全球“圈粉”
- 山东高标准农田“内外兼修” 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
- 上海脐血库助白血病患儿家庭完成保险理赔 减轻疾病治疗负担
- 河南漯河郾城区法院通报一法官被人杀害
- 【足迹·丝路24小时】蓬勃十年:贸易畅通连万里,铺就繁荣“高速路”
- 中消协2023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亿元
- 中国首位唢呐博士生:驯服“土味”乐器,与世界音乐对话
- 热门推荐
-
- 那个把老百姓背在背上的年轻基层干部走了……
- 罗定鱼腐上榜“金牌年菜”
- 古城“重现”,是这样干出来的
- 2023数字金融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数字金融新生态建设
- 第十届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开幕 英超豪门组队参加
- 北京: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碳排放显著下降
- 智能家具、智能服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系统等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行因飞机故障滞留印度
- 上任仅一周 韩国代总统被查!首尔爆发大规模示威
- 湖南江永特色农产品热销海内外
- 陕西非遗蒲城麦秆画:让“泥土麦香”从乡村飘到海外
- 非遗盛宴已备好!《新春非遗之夜》让年味更浓
- 如何“健康”地吃零食?
- 科学认识“长新冠”
- 陈奕迅的音乐世界:要好玩,不要闷
- 故宫博物院面向国内外启动太和学者计划
- 巴勒斯坦称加沙地带逾2.9万人因冲突伤亡 以总理拒绝停火
- 报告: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存在30万人才缺口
- 哈铁实行新列车运行图:旅客列车开行数量将达到242对
- 旅游平台:春节期间中国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