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缘何全球“圈粉”
这个夏天,中国品牌很“燃”。欧洲杯赛场上,海信VAR显示屏助力裁判精准判罚;巴黎奥运会上,艾比森户外LED大屏比传统屏幕降低约20%能耗……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包括电扇、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液晶电视等在内的家电累计出口4091.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1%。
从2023年3月份到2024年7月份,我国家电出口已连续17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应看到,家电在海外实力“圈粉”,正是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以家电为代表的“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奋起直追,到我国加入WTO后的快速发展,再到近年来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在全球产业变局中站稳了脚跟、夯实了优势,一路走来,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有实力,就能让产品“供得快”。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比如,广东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制造业中心,家电制造业营收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广东目前已形成以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为聚集地的家电产业集群。在这里,企业生产可以实现“就地取材”,既能保证产能供应稳定可靠,也能让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市场优势。
有实力,才能让产品“用得好”。我国家电企业普遍是在充分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从城镇到乡村,从平价到高端,从大众市场到细分领域……有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企业一旦研发推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市”途和“钱”途自然不可限量。产品热销的背后,是一家家中国企业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在海外“乘风破浪”的真实写照。
家电产业焕发新生机,再次说明不能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空调为例,目前我国空调产品的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80%以上。产品质量过硬,与我国空调强制性能效标准历经4次升级,实现标准国际领跑密不可分。
如今,精准规划路径叠加拖布自清洁,升级版扫地机器人让日常清洁更轻松;搭载全新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噪声小、耗能低,还能远程一键除醛送风……新一代家电产品提供了品质生活新选择。对于广大家电企业来说,不妨借着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东风,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生产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期待。
(作者:年巍 中国经济网供稿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博罗县乡村振兴示范带产业发展交流会圆满举行
- 红魔9 Pro系列电竞新机发布上市
- 郑州海关出台22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聚焦进出口物流、跨境贸易等
- 院士专家启航AI“大”时代 2023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赣开幕
- 中国公民可申请澳大利亚五年多次签证,旅游酒店搜索热度上升200%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旅客突破150万人次
- 商务部: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6万亿元 同比增长3.3%
- 法国艺术家贝纳·维内大型回顾展首次亮相中国
- 国际人物:“痛苦并未将他打倒”!李在明连任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
- 俄罗斯莫斯科一公寓楼发生爆炸 俄军高官及其助手身亡
- 广东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预超40%
- 菲律宾北部两车相撞致11死6伤
- 德国5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增长6.4%
- 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打造中国东南国际传播研究学术高地
- “合格的大人”是什么样?95后网红小卖铺老板告诉你
- 受泄洪影响 海南琼海全市交通停止运行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已向地方下拨救灾资金115亿元
- 安徽合肥初代“高姐”的最后一个春运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滁州:河湖“洼地”变身幸福“高地”
- 海南修订安全生产条例:经营潜水等旅游项目需备案
- 热门推荐
-
- 国家移民管理局: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
- 湖南祁阳茶旅融合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 中考在即 北京交通部门多措并举“护考”
- 生酮饮食减肥可能面临血管损伤风险
- 我的家乡有长城
- 拉法遭袭后,安理会将召开紧急会议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2022颁奖暨2023启动仪式举办
- 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致2名叙士兵死亡6人受伤
- 厄西两国联合摧毁一贩毒组织
- 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晒萌图:大熊猫“丁丁”的幼崽会站啦!(图)
- (文化中国行)别样江南 常州焦溪古镇为何是“黄石半墙”?
- 殷墟博物馆3月18日起实行夜间开放
- 无锡国专纪念馆开馆 五个主题篇章讲述不凡历史
- 2024年湖南省消保委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逾2300万元
- 夏季就餐,警惕“烧烤”安全
- 无声世界的“追梦人”:“95后”听障小伙用双手传承千年窑火
- 《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传统食品走上国际大舞台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彤彤”因病死亡
- 山西襄垣: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 央行11月24日开展664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