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标准农田“内外兼修” 绿色发展理念“生根发芽”
中新网济南9月7日电 (孙婷婷)9月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田里,一架经过改装的无人植保机在空中飞行,大约间隔10秒释放出一个彩色的赤眼蜂蜂球。“这是我县开展的‘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绿色防控玉米鳞翅目害虫项目’技术示范活动。”桓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科科长许卫霞介绍说。
“每亩地释放8个-10个赤眼蜂蜂球,一个蜂球可孵化1200只-1500只赤眼蜂。”许卫霞介绍说,无人机投放赤眼蜂蜂球1-2天,赤眼蜂即可羽化出蜂,将卵产到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虫卵之中,完成寄生,以卵治卵、绿色防虫。该县还结合粮田实际,使用杀虫灯、食诱捕器、性诱捕器、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手段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降低杀虫剂使用量,达到生物防虫、绿色防虫的目标。
作为平均单产连续12年位居山东省首位的农业大县,桓台县通过优选育种、减垄增地、智慧化耕种等措施,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目前,该县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66万亩。“我们还合理增加了玉米种植密度,由每亩4522株增加到4755.6株,仅增加的株数每亩地可增产30多公斤玉米。”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王锡久说。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农业大省山东“内外兼修”,除了注重建设和维护农田基础设施等“外在”,更注重修炼“内在”,下功夫提升耕地地力、改良健康土壤,促使土壤“水、肥、气、热”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高度协调,实现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一个人可以管理500亩地喷灌,每亩可节省60元(人民币,下同)人工费,再加上电费和油费成本,灌溉一次能节省3万多元,还能节水40%左右。”在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成投用的喷灌设施,让该合作社理事长袁本刚对所托管的6万亩地的管理更有底气。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介绍说,该县编制高标准农田10年规划。目前,农田已基本实现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亩一支专家队伍、每50000亩一套综合服务站,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地力足、灾能减、功能全”的高标准农田九大配套体系。
临朐县争取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近日落户柳山镇,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共争取资金5000万元,包含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项目。”柳山镇党委书记李霞说,项目建成后,示范区农业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带动民众增收5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临朐县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及农田地力提升、深化“土地托管”、完善设施配套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推广、创新种植模式,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粮食年总产3.2万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泰安市新泰市羊流镇黄草村的农田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驶过,摘穗、剥皮、装仓、秸秆粉碎,整个作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该村种植大户刘西华正在将存储仓里的玉米装进拖拉机车斗,他今年种植的60亩玉米,亩均产量预计超过1300斤。“以前我们这里是山岭薄地,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或者花生,产量也不高。整治成高标准农田后,一年种两季,产量也比以前高了15%左右,一亩地能多收800多元。”刘西华说。
近年来,新泰市着力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土地根基。通过土地平整、修复沟渠管网等措施,将碎地变整田、丘陵变沃土,成了高标准“良田”,让土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越来越多村民尝到甜头,从土地上看到新的希望。截至目前,新泰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6.3万亩。
“用无人机植保省时又省力,能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高效的对小麦进行植保,节约人工,减少农药用量,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临沂市兰陵县粮友之家家庭农场经理刘伟表示,该农场以智慧物联网平台为依托,采用“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农田+智能化管护”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水源运行监控、耕地质量监测点、小型气象预报站等科技和设备,多措并举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利用的高标准农田。
目前,兰陵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29万亩,有效推进了当地农业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经营,节约了大量劳动成本,使当地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该省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371.7万亩,累计建成7456.7万亩,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特别是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对土叙两国进行援助
- “黑竞赛”变身须警惕
- 2025年北京市公园游览年票15日发售 新增百望山森林公园
- 根治虚假实习证明乱象须多措并举
- 第三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落幕 61件“红色基因”作品沪上获奖
- 俄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领导人所谓“就职仪式”答记者问
- 暑假未成年“防沉迷” 平台创新举措引关注
- 上海中小学迎来新学年 警方站好“护学岗”讲好“安全课”
-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哈啰单车”获签发共享单车碳减排项目
- 我国儿童近十年生长发育状况平稳增长
- 一艘移民船在希腊附近海域沉没 已致79人死数百人失踪
- (新春走基层)山西雁门关外施工忙 守好最后一班岗
- “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在京启幕
- 北京公众环境意识持续提升 绿色生活践行度保持较高水平
- 浙江台州军营观察:“管家”司务长是个怎样的岗位?
-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基础设施补短板 老旧小区变模样
- 叙利亚境内一美军基地遭袭 多名“美军盟友”士兵死亡
- 深港联筑禁毒屏障 深圳海关一年来缴获毒品1.12吨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丝路】文明的坐标|“丝路重镇”玉门关
- 美国会两院投票通过短期支出法案 避免政府“关门”
- 2024环广西世巡赛收官
- “辣”小吃带“热”人气 浙西小城“味蕾游”受追捧
- 大唐最有名的六匹马如何见证王朝一统的艰险? | 民族交往铸丹青之③
- 广西不动产登记区块链接入国家主节点 累计上链数据5100多万条
- 沙特任命首位驻巴勒斯坦大使
- 每周最长69小时工作制引争议,尹锡悦承认:超60小时不利于健康
- 2025年春运期间天津全市客运量预计将达1914.57万人次
- 南非通胀率降至近四年最低
-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2023年黑龙江文旅领域投资85.76亿元人民币
- 吉黑蒙再添陆路通道:嫩江大桥通车
- 2023年上海直播零售额居中国城市首位
- 跨越马祖澳 福马“同城生活圈”建设加速
- 集大原高铁山西段启动联调联试 预计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十年共建硕果累累,“一带一路”彰显互利共赢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国航与利雅得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
- 两艘船在马达加斯加海岸附近倾覆 造成至少24人死亡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3天逾万人免签往来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