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
今年是“消费促进年”,各地陆续推出新举措,从服务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角度入手,培育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个百分点。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如何促消费。让老百姓愿意消费,要靠生产出更好、更有性价比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意味着,生产和服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发产品、提供服务,适应市场乃至创造市场。
要实现这一目标,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人民群众对哪个方面不满意,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老百姓不再为教育、医疗、养老担忧,才能更放心地消费。
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营造能消费、敢消费的便利环境。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消费满意度;提供补贴、金融等相关政策,有效降低老百姓的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意愿。近期,多地紧扣热点推出特色消费活动,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以旧换新消费补贴、提供免息分期服务等形式,以“真金白银”促消费惠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当然,促消费最根本的,还在于增加收入,增强消费底气。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提出“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让亿万劳动者信心倍增。此外,促消费还应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相结合,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让老百姓不仅有消费能力,更有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14亿多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里,蕴藏着消费结构升级的广阔空间,凝聚着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大动力。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为数字增长,也体现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改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资本市场容不得“忽悠式回购”
- 积水逐渐消退,涿州生活秩序恢复如何?
- 两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
- 中秋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1592.4万人次
- 法国5月CPI同比上涨5.1%
-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在武汉揭晓
- 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上线“京通”
- 我们青年有智慧:让1.5万吨高铁大桥“轻盈”转体
- 90岁仍笔耕墨海 访“工人出版字帖第一人”孙信德
- 十余位越地风流人物登场 越剧史诗剧《胆剑千秋》首演
- 韩国法院驳回释放尹锡悦的请求
- 中消协谢龙:发挥电商大平台服务规则对全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 已有11人将角逐日本自民党总裁 结果将在9月27日公布
-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
- 日本大阪举办纪念鲁迅恩师“藤野先生”展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 北京发放绿色智能消费品补贴 单件商品最高补贴1000元
- 中国气象局:未来10天我国北方降水过程频繁、南方持续高温
- 近百位海外华商四川觅商机:祖(籍)国发展常看常新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学界办“一带一路”10周年活动:首站关注马中科技扶贫合作
- 杰巴利耶难民营遭巨大破坏 以军撤离后剩下废墟
- 法国知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喜欢中国的音乐
- 民族歌剧《李清照》京城首演带来浓郁宋韵
- 戒烟贴 真的有用么?
- 衡水市安平县发生一起天然气爆燃事故 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
- 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再扩容 资本市场多纬度助力做大做优做强
- 成都搭建交流对接平台 激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 河北解锁避暑“凉”机 拥抱“21℃的夏天”
- 小小社区法官工作站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 冷空气大举南下 广东87个寒冷预警信号生效
- 中国图书亮相利雅得国际书展 架起中阿文化交流的桥梁
- 国家药监局:23批次化妆品不合规 涉染发膏、防晒乳等
- 有聊丨吴建豪:我就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普通人
- 2024年度中国—拉美产业投资合作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 美国是否面临经济衰退风险?耶伦:不排除这个可能
- 用外星人解决“鸡娃”矛盾? “莫扎特”这回折戟了
- 特斯拉2023年二季度全球交付超46.6万辆创新高
- 2022年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421.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