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2022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省考古学会日前发布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洛南夜塬遗址、旬邑西头遗址、秦汉栎阳城遗址、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靖边清平堡遗址成功入选,泾阳蒋刘遗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咸阳北城墓地三处考古新发现入围此次评选。
洛南夜塬遗址:百万年来远古人类活动的轨迹
夜塬遗址发现于2011年,位于洛南盆地西部,处在南洛河与其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的第二级阶地部位,属于旷野类型旧石器遗址。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考古发掘了位于近水向阳、堆积最厚、出露遗物最丰富岗地东南部,总计出土石制品12000余件。经研究,夜塬遗址下部含古人类文化遗存的第36层在不晚于距今11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便已形成。
夜塬遗址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了洛南盆地第二级阶地部位的地层堆积物,获得了盆地内深度最大、序列最完整的地层剖面,对于建立洛南盆地的标准地层剖面、构建旧石器遗址年代序列、研究不同时期古人类活动强度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通过此次发掘,洛南盆地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证据,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以上的人类史,将洛南盆地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至少延伸了30万年,使得洛南盆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存在百万年前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同时,再次发现有层位关系清晰、种类和数量较多的阿舍利类型石器组合,初步证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与阿舍利技术更可能为不同时期人群所掌握的石器技术,反映了中更新世晚期一次重要的人群迁徙扩散和文化交流事件。
旬邑西头遗址:为寻找“豳”与“豳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2022年度考古所见城址、建筑基址、冶铜遗存、大型围沟墓地,与2018至2021年发掘所见的西周坑状储粮遗迹、大型储水坑及先周时期居址等一系列发现,为全面揭示西头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西头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为西头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学材料,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寻找文献所载“豳”与“豳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秦汉栎阳城遗址:目前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栎阳自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到孝公十一年迁都咸阳为秦都34年,其间秦人再次开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秦末楚汉,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汉初刘邦先以栎阳为都,栎阳是大汉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2021年—2022年度在三号古城开展的三号、十一号建筑清理,第一次完整揭示出该时期宫城核心区主要建筑,对深入开展战国秦汉建筑研究有重要价值。通过发掘确定,通过三号建筑东侧南北台阶存在一条贯穿三号古城核心建筑的南北向轴线,是目前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而在三号建筑发掘清理的半地下建筑和厕所,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同类遗存,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迄今为止在浐河流域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汉代古桥
2022年9月起,考古工作人员在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发掘中发现桥桩874根,宗地范围内桥体残长74.64米,宽20.54米,桥桩基本上成排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方向156度。这是迄今为止在浐河流域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座汉代古桥,东西跨度大,南北宽度宽,桥桩密集,是汉代高等级桥梁的代表,为研究汉代桥梁构造及修补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西安三殿汉代古桥正对西汉薄太后南陵及汉文帝霸陵,是帝陵营建这一汉代重大国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位于南陵、霸陵与汉长安城之间,为研究汉代道路交通路线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文献“南陵桥坏,衣冠道绝”的记载,推测其可能为“南陵桥”,为进一步寻找文帝“顾成庙”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西汉衣冠道及早期陵庙制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
隋唐朱雀大街是连接皇城朱雀门与外郭城明德门的南北向大街,北与承天门大街相通,又称“天街”,是贯穿隋大兴唐长安城的中轴线。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小雁塔西北角工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现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等遗址,总计发现隋唐至明清各类遗迹2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350余件。
据考古实测,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的中桥恰位于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中轴线上,与明德门五门道的中门道南北相对。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皇城朱雀门1200多米外,与朱雀门和明德门遥相呼应,是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体现了大唐威仪,对于隋唐长安城形制布局及礼仪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朱雀大街的宽度,文献记载“广百步”,折合今150米。根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考古勘探资料,朱雀大街的宽度在150米至155米。本次发掘的五桥并列遗址,中桥中轴线与朱雀大街东侧水沟西岸相距63.5米,据此推算朱雀大街的实际宽度约130米,与社科院考古所近年根据明德门附近考古推测的数据大致相当。
靖边清平堡遗址:参与了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传承
清平堡遗址(修建于明成化十一年,弃置于康熙年间)位于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300米,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清平堡是首次对中国长城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三年来,在清平堡遗址揭露出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的寺院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通过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明确了长城修建时军事控御与商贸交流并重的主观定位,也明确了长城在使用过程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曾是长城两侧的民族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参与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参与了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传承。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光明日报》2023年3月15日09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蔡昉:1.72亿农民工落户,新增消费超一万亿?
- 西安“导游爷爷”杨建: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为游客讲述历史故事
- 纵有订单滚滚来 桃农偏要“三不摘”
- 1月20日央行开展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巴西东南部暴雨已致26人遇难
- 江苏现有博物馆355家 免费开放比例达88.2%
- 解密南宋历史:还原皇陵地上建筑 披露皇帝丧仪流程
- 10年献血100次可免费吃一顿五星级酒店自助餐?血站回应:已有80多人满足条件
- 医者李嘉的“新身份”
- 宝能集团实名举报,中炬高新控制权之争升级
- 4月9日21时起,北京地铁17号线工体站临时封闭
- 青海湖北岸伊克乌兰草原:畜牧产业多点“开花”增收后劲足
- “达康书记”后再演现象级大剧定海神针 吴刚:对“徐忠”不满足
- 六个“持续向好”彰显我国经济韧性强亮点多
- 广州“船撞桥”事故后 南沙多举措助三民岛农产品出岛
- 【环时深度】贪婪“毒雾”笼罩美铁路运输业
- 重庆出台办法 拓基层农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空间
- 国博专家杭州解析:“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为“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
- 广东大部将迎气温缓慢回升
- 热门推荐
-
- 西藏日喀则青稞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拉萨举行
- 调研报告:超九成外国“回头客”认为中国移动支付便利度提升
- 民航冬春航季即将开始 机场和航司有啥新变化?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挑战拜登!美国民主党人菲利普斯宣布参加2024年大选
- “流量价值”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寄快递要求“刷脸”是否必要引发质疑
- 中国国际广告节三十载:力推行业跨越发展
- “国宝第一市”山西运城:俯仰5000年风华
- 前三季度中国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5.9%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昌江!
- 横琴分线管理四个多月 人车货通行平稳有序
- 证监会严惩多起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雷军年度演讲:“地狱”式读大学,第一次创业惨败
- (走进中国乡村)长三角“数字游民”工位搬进乡村山水间
- 第七届埃及国际能源展在开罗闭幕
- 泰国总理赛塔:“一带一路”是促进各国经贸密切合作的纽带
- 毛坯钻石价格再下调 天然钻石“克拉自由”更近了
- 追着花儿看新疆|家庭小院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 英国国防部:在红海成功击落胡塞武装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