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李嘉的“新身份”
中新网雄安4月16日电 题:医者李嘉的“新身份”
中新网记者 陈林
从小在北京出生、长大的李嘉,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副院长、雄安宣武医院院长。晚上,一头白发、穿着运动鞋的他,快步走进医院会议室,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此前,他在北京刚忙完工作,赶回雄安。稍晚,还要和同事商量明天工作事宜。采访时,他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
48岁的李嘉,从医已有25年。从1999年大学毕业,在宣武医院工作至今。他胸前的工作牌,只有单位、姓名,并无职务。多年前锦旗上“病人心中的李嘉”,如今已是同事挂在嘴边的“嘉院”。
医者
作为医者,多年前的李嘉,曾因参与援藏、援外医疗等工作,经媒体报道而被外界所知。再忆16年前的西藏之行,他似乎已忘记进藏时的严重高原反应,记忆满是美好:雪山、河水是以前不曾见过的纯净;藏族农牧民是那样纯朴,治愈出院时用洁白的哈达、刚蒸熟的热乎乎的土豆表达感谢……
当年帮助所在县医院完成“第一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胆囊手术”等多个第一,采访间他并未多谈,只说了句“那是年轻的李嘉医生,用有限经验提供些建议”。他更愿讲述国家近年“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带去的变化,当地医疗能力显著增强。这背后,是他和西藏的医院“一直还有联系”。
李嘉的微信头像是张布达拉宫图片,从用微信起,“从没换过”。在他眼中,这是援藏情感记忆,也是对西藏文化的喜爱。
2014年,他又开始援外工作。所在的中国首批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医疗队,半年时间创造了“第一例复杂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这个国家的多个“第一次”。通过培训,还帮助搭建了神经外科治疗体系,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分别时,“医疗总监一封情真意切的告别信”,让他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信中内容脱口而出。他说,通过语言、手术等交流,他们逐渐与当地医生、患者建立起信任,被亲切称为“Chinese Doctor”。
因援藏、援外等事迹,李嘉荣获《健康报》评选的“平凡英雄”。近日,又被授予“最美雄安建设者”称号。
“嘉院”
2017年4月,媒体发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6个月后,李嘉开始负责雄安宣武医院筹建。7年间,从宣武医院到雄安的团队,也从最初4人增加到20人,见证着医院从一张白纸到开诊运行。
这是雄安第一座三甲标准医院,设计者把“未来之城”的白洋淀与宣武医院的神经特色元素巧妙融合,模拟淀泊形态,将西北侧规划绿谷和水系的自然风貌随地势引入院区。楼内,形似神经元的天花板和灯饰随处可见。
作为管理者,李嘉正和团队一起,将宣武医院专业优势与雄安政策优势相结合,致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
他解释说,治病救人同时,现代化的国家级医学中心还担负着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任务。通过新区政策、资源、人才等优势,去推动一些突破性工作,如对新设备、新药品、新技术尝试性实验,以及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在李嘉看来,医院是张白纸,他希望尝试管理上的创新突破。如搭建MDT模式,从门诊到病房都以系统、器官、疾病为核心组建诊疗中心,做好学科建设同时,搭建临床专科体系,尽可能方便患者,“但这背后需要对传统科室调整、整合”。
他说,过去没有这方面经验,要去交流学习,要循序渐进。“有的可以现在做,有的已经在做并取得成效,有一些还需要时间。”
喜欢户外运动的李嘉,以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回答为何去登珠穆朗玛峰那句“Because it’s there”举例说,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整合大势已经来到,即使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别人做了自己就会落后。“与其这样,为何不去尝第一口鲜?”
见证者
目前雄安宣武医院已开诊科室33个,门诊量4.2万余人次。试运行以来,约130名高水平的临床、护理专家从宣武医院来到雄安,每人每周在此工作3天以上。
李嘉同样如此。他在雄安的时间或许更长,尽管宣武医院“还有一大摊事”。往返京雄,已是日常一部分。至于多少趟,他笑着说“那真不知道”。即使今年,也实在无法算出。“上周我周一一早坐班车来,周二晚回,周四早上来,晚上回去,中间还要去石家庄。”
两个宣武医院间,每天都有班车往返。开始是辆50多座大巴,“现在两辆都不够”。有时受天气影响高速关闭,他们就改坐高铁,有时也会住在临时公寓。
“我们一起为医院未来打了个底稿。”相比个人付出,李嘉更愿主动聊起其他同事。他说这是一个集体,都有情怀。“不在乎付出多少,更看重要做什么,或是做成了什么。”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李嘉见证医院从白纸到开诊同时,也见证了雄安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显。
他忘不了第一次来时,到处是地,还有较低端加工业。现在,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从北京搬迁来的央企及其他高科技企业也越来越多。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李嘉也见证着越来越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果,正转化成民生红利。在雄安宣武医院就诊患者中,不仅有当地人,还有人来自其他城市。
他坦言,京冀医疗水平确实存在差距,多年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雄安、河北疏解,通过同质化管理、同质化培训,进一步缩小差距。“我们医院已建成投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也已开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也开诊试运行了。”
李嘉认为,雄安宣武医院有义务通过“医联体”合作,带动提升雄安及周边区域整体医疗水平,切实破解新区患者“看病找好医生难”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他说,“不久,将与三县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此外,我们的医疗资源,还要下沉到乡镇医院。”(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九成受访青年会坚持过年的传统习俗
- 台胞广西代父寻根:替父亲看看他回不去的家乡
-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保持在1660万立方米以上
- 伊战20年 抹不去的谎言 永不褪的伤痕
- 北京双奥美术作品回顾展开展 百余件作品参展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为跨境游注入新活力
- 业内人士: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重要市场
- 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透水事故应急演练在河南举行
- 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
- 本月中旬起 旅游线路迎来降价潮
- 四川“金熊猫”首登里约 《漫长的告白》展映
- 新疆名优产品南下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 南非央行再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7.75%
- 朝鲜发布韩国无人机渗透进入平壤事件最终侦察结果
- “直播炒股”乱象引关注 监管如何有效跟上?
-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
- 四川雅砻江腊巴山风电项目投产发电
- 江苏沛县热心乡邻冒着大雨勇救七旬骑车落水老人
- 中新真探:海边游玩,只要不下水,就没有危险?
- 热门推荐
-
- 德国索林根市持刀袭击案:不排除恐怖主义动机
- (经济观察)“双碳”三周年:中国如何走出兼顾“绿色与增长”的发展之路?
- 广东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 14地市实行“免备案”
- 老易、郎朗沈阳见,没想到“春晚等着你”还是连续剧
- 中亚媒体人眼中的新疆伊宁:森林中的城市 人民热情好客
- 安徽省统一战线“同心助医工程”全面启动
- 美国得州与联邦政府因非法移民问题“斗法”不休
- 广西区运会新增动力冲浪项目 专家裁判看好产业发展前景
- 金沙书院落成 打造两岸人文新地标
- 飞机故障修复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启程离开印度
- 直击北京防洪现场 本轮降雨已达暴雨级别
- C财经│【链博展讯】中外企业齐聚链博会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齐亮相
- 俄总统选举投票结束 出口民调普京领先
- 四川广元: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 林粮产值达190亿元
- 大型交响合唱《道德经》西安首演 中华文化以声共鸣
- 孩子花粉过敏?你可能误会了这些花
- 云南巧家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青海湖集齐中国境内分布的5种鸊鷉种类
- 聚焦智慧医疗:浙江如何依靠数字化提升重症救治效率?
- 哈铁清明小长假恢复开行30.5对旅客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