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企看发展 | 节能“捡漏者”蒋立:为地球控温1.5℃搬砖
中新网南京10月12日电(唐娟 葛勇 宋宇晟)33年,足以见证一个孩童的成长。对于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来说,33年的历程是他从品牌代理商到自创品牌的奋斗史,是这位节能领域的“捡漏者”不断求新的转型历程,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成为“隐形冠军”的生动缩影。
“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
“每天努力,每天加油。反过来说,不努力,我们就生存不下去。”蒋立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天加”二字在他眼中的含义。
事实上,在天加33年的创业历程中,这种紧迫感一直存在。而这种紧迫感也在推动天加不断前行。
从1991年成为空调代理商,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环境制程和ORC地热发电装备公司,天加的每一步跨越都是“死磕”技术的结果。
制冷专业出身的蒋立,上世纪90年代进入空调领域创业。创业初期,蒋立就一头扎入到技术攻关中。
谈及那段岁月,他感慨,“当时,技术研发手段落后,遇到技术难点无法解决,我们就到高校请教专家,甚至跑展会,别人是谈生意,我们是去问、去学。”
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迷宫式密封结构空气处理机组,这一技术使得天加的空气处理设备(空调)的漏风率最低可达0.029%,较国家标准提高30多倍,解决了行业痛点,也为天加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卖空调是天加的起点,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天加从这一起点不断生长,从空调逐渐扩展到空气处理业务板块。
“大家都知道空调是提供制冷或制热的,但这并不是空调的全部,它还可以调节湿度、颗粒物、化学浓度等等。”蒋立介绍,这些不同维度都可以通过空调做到“极致管控”。
“比如,生物制药除了温度、湿度、菌落都要做的极致管控以及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还有医院的负压系统,要保护医护专家不被病患感染,手术室等区域不只要控温、控菌,还要分区控制温度。”
沿着这样的技术路线,天加将空调的生意做成了“空气的生意”。
如今,天加空气环境制程板块的“空气净化”业务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其生产的空气处理设备15项关键指标中,70%与世界最高标准相当,另外30%世界领先;在国内微电子行业、医院手术室、生物制药等专业空气制程领域,市场份额均超过40%;产品应用场景从鸟巢、水立方到C919大型客机的生产车间、城市地铁。
“没有核心技术,绝对不能接受”
“我是技术出身,自己生产产品,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蒋立看来,创新,对企业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公司自我驱动的最大能力值”。创业初期,他就带着团队列出了十余项制冷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和行业痛点,最终决定先从漏风率作为突破口,并在这一单项上取得突破。
也是从这里开始,天加开启了自己的“隐形冠军”之路。
所谓“隐形冠军”企业是指不被公众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很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
企业的发展路径往往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势息息相关。
蒋立说,在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大环境的变化促使天加必须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自2015年开始,天加环境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在世界各地频频布局“落子”。
天加环境并购的海外低温发电技术品牌,让天加逐渐掌握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领域的技术,并快速消化相关技术应用到市场,逐步把地热发电频谱完善成全系列。
“技术路径的变化必然带来市场的变化。”蒋立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中低温发电技术逐步应用在中国各大工业领域。比如钢铁、冶金、水泥、石化等行业的工业余热,都可以将其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2021年,天加在地热、干热岩应用领域创造两个第一。2024年4月,天加能源应用的“大型高效径向多级离心透平ORC发电技术成果”被认定为国际首创,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天,天加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业务版图几乎已遍布全球,其生产的低温发电机组及系统,远销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土耳其、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全球地热装机量突破1000MW。
“将社会多余能源,变成有价值能量”
在蒋立看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天加的机遇就是围绕国家的绿色发展大框架,推动自身发展。
而这次天加向绿色发展的转型,还有着更宏观的背景。
公开报道显示,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世界气温已经升高1摄氏度多一点。联合国一份报告说,即使迄今为止所作的所有承诺全部兑现,本世纪气温仍将平均上升2.7摄氏度。
而在旨在限制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的《巴黎协定》中,各国承诺“努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下,作为《巴黎协定》缔约方之一,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蒋立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热发电技术有着巨大应用前景。
“如果将地球一千米到一万米深的地热全部利用起来,其热量将是已发现的煤油、天然气热值的数万至数十万倍。再加上工业余热、LNG冷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技术路径将开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蒋立笑称自己是节能领域的“捡漏者”:将社会中多余的能源,利用技术的手段,变成有价值的能量。
他介绍,如今,中国在低温余热利用技术方面已走在国际前沿。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地热勘探、高温钻井、装备制造和工程设计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和产业链等已具备领先能力。
“天加做的实际也是一项事业。”蒋立说,他希望通过自己先走一小步,为地球控温1.5℃“搬砖”,也为绿色发展的未来添加希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00后”男子涉重大刑案潜逃 内蒙古警方悬赏5万元缉凶
- 中外学者古都共议教育新发展 西安交大校长:教育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 泰国媒体人协会在曼谷成立
- 刘添祺团队为公众演绎:戏剧可以这样“玩儿”
- 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发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受关注
- 强化系统思维 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 低俗主播缘何成为圈粉“网红”?乱象还需合力整治
-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超5亿人
- 未成年人偷玩游戏 专家建议进网游时强化人脸识别
- 中国大豆主产区2000万亩大豆喜获丰收
- 法国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开始 或产生“悬浮议会”?
- 近视防控药物或仪器真的有用吗?为什么要重视孩子远视储备的保护?权威解答来啦!
- 卢卡申科证实:普里戈任已抵达白俄罗斯
- “冬游西藏”添文化盛宴,《金城公主》舞台剧第五季开演
- 哈萨克斯坦总统谴责达吉斯坦恐袭事件
- 基辛格:真正的国际化进程不能没有中国参与
- 临夏有约:“清水煮羊肉”何以香飘千百年?
- 环塔里木文化旅游联盟成立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首届塔里木文化旅游节开幕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四川邛崃黑茶首次经同江口岸出口俄罗斯
- 热门推荐
-
- “东数西算”工程宁夏枢纽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 海口向“新”而行 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 非洲媒体重庆行:记录、传播,做交流使者
- 中国爱乐乐团新乐季力推中国作品与世界对话交流
- (乡村行·看振兴)东北小镇种“仙草” 灵芝丰收正当时
- 西安市出台五条措施 严肃中考政策环境
- 未来安徽多强降水 主雨带在南北摆动
- 中新健康丨走进申城的综合性医院:微创方法百花齐放、达芬奇机器人助力
- 两岸青年驰骋卡丁车赛场 以运动为媒增进友谊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完工
- 长三角铁路国庆假期发送旅客超2545万人次
- 首都机场2024年春运预计运送旅客720万人次
- 人工智能面临工作领域挑战
- 广西力推与新加坡双向旅游再创新高
- 广交会观察:园林用品凭创新设计“种草”全球
- 新疆库车村舞“拉燃”乡村“新年俗”
- 广东仍为中国赴泰旅游第一大省
- 送宠物就医当心这些“坑” “铲屎官”们如何应对宠物医疗纠纷?
- 中老年人这些常见病可接种疫苗预防
- 农产品零售额快速增长,数十种新职业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