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祁阳荒山旱土种药材增收致富
中新网永州11月26日电(陶冶)初冬时节,在湖南省祁阳市大村甸镇五爱村,20多名农户正在平整好的山坡上栽种中药材玉竹。
“玉竹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干旱的土壤里也可以长得很旺盛。”五爱村村支书何海平说,为让荒山旱土变成“金土地”,大村甸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支两委多次前往湖南怀化、邵阳等地“取经”学习,最终引进适宜在林下及荒山坡地生长的中药材玉竹。
玉竹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既能当药材又能煲汤喝,市场前景广阔,一斤最高能卖到9元,每亩产值在8万元左右,但是投资也比较大。
“一亩地要投入1万元左右成本,老百姓一般都不敢种。”为了打消老百姓顾虑,何海平带领3名村干部流转了10多亩荒山旱土,由村干部带头,边学边种、自管自理。在村干部带动下,乡贤能人也加入进来,目前村里已推广种植中药材近100亩。
当村干部在外出“取经”的时候,来自长沙的药材商王玉刚也看中了大村甸镇这块“风水宝地”。
“这里多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同时还具有一定肥力,更重要的是当地营商环境优越,让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王玉刚带领团队多次来大村甸镇考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协调下,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白芷、白芨、仓术、玄参、射干等中药材。
“每一种中药材都有最佳的生长环境,我们想试验一下哪种药材最适合在当地种植,同时也想培育出地道的种苗。”王玉刚采取中药材多品种引种、多点试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经过科学的田间管理,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祁阳市大村甸镇将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已发展青蒿种植3000多亩,覆盖周边五个村,种植户达300多户,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玉竹、白芷、玄参等新品种中药材的引进将进一步激活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好评餐厅背后藏着“星工厂”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五周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加速建设
- 个人养老金“吸金”难,预期收益不明朗或成痛点
- 国家电网签约巴西史上最大输电特许权项目
- 国内学科领域首本《游艇经济学》出版发行
- 制售“婆孙插队”表情包 突破了舆论谴责边界
- 报告显示年轻人成防晒消费主力军 个性化防晒成趋势
- 广铁集团春运外来工团体票12月18日起办理
- 四年来首次!澳贸易部长访华冀推动中澳经贸全面解冻
- 活力西藏|“日光城”数字动能涌动
- 寒冬冰雪季 龙江最“热”时
- 安徽小麦抢收基本结束 已收获近4284万亩
- 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高阳!
- 年轻人“国潮范”享中秋假期
- 借力政策东风深耕细分领域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 提高权益类基金吸引力
- 由“请保持书店本色”谈起
- 宁夏冷凉蔬菜走俏“一带一路”市场
- 湖南发现距今约5.4亿年的完整海绵化石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今日揭晓
- 文脉赓续 生生不息
- 铁路公安进站上车开展消防宣传 筑牢安全防火墙
- 年内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逾2400亿元 同比增超88%
- 降糖药成“减肥神药”,无需处方也能买?
- 宁夏前三季度规上工业经济增幅居全国第三
- “中国天然染第一人”寻花问草还原千种中国色
- 高原精灵!藏羚羊驰骋羌塘草原
- 湖南首次发现海洋性鸟类红喉潜鸟
- 《月亮姐姐当妈妈》首发 月亮姐姐、凯叔、孙茜畅聊育儿心经
- 摩尔多瓦前总统点赞郎酒庄园:足以对标世界级顶级酒庄的品质与服务
- “魅力·凝脂——德化白瓷精品展”亮相天津博物馆
- 长征故事|一口行军锅为何戴“奖章”?
- 上海:百年张园开启全球海派文化交流互鉴新篇章
- 陕西警方通报“女子被住建局保安踩在脚下”:3人被行拘
- 广西鹿寨守护“水生态” 引珍稀生物成“常客”
- 中国民航局:5月份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
- 中老年人保障程度偏低 报告建议增加专属人身险产品供给
- 旅游市场淡季不淡 “银发”群体错峰出游成主力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全由绿电保障 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