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铁轨上的归途:日行三万步,对讲机响不停
对铁路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春节意味着什么?
是候车室里拿着大包小包返乡或穿着新衣全家出游的旅客,是驾驶室窗前一望无际的铁轨,是行车公寓里定时响起、催人上车的广播。
2024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到3月5日结束,为期40天。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基层工作人员早早做了准备,有人给列车贴上了火车图案的新年窗花,给候车室的门前也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
尽管也有家在期盼他们归来,但为旅客做好服务、让大家过好年,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职责,也是值得骄傲的使命。
爱心候车室
今年的春运注定不轻松。
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前六天,超11.5亿人次出行。与此同时,雨雪和冰冻天气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铺展。
但这对在京哈铁路线工作了十年的野玉丽来说,不算难事。
轨道从北京向北延伸到黑龙江哈尔滨,雪是列车的老熟人了。列车常在白茫茫的混沌里时走时停,旅客开始抱怨,“太上火了,啥时候能到家?”作为列车长,野玉丽带着微笑,给有需要的旅客递上热水,也拿出为元宵节准备的游戏灯谜,帮大家打发时间。
“沈阳下了大雪,明天不少列车可能会不同程度晚点,大家一定要做好旅客安抚工作。”1月30日晚,野玉丽叮嘱列车员。
列车的出发时间,是第二天早上6点多。从北京朝阳站开往河北承德,再折返北京站,开往吉林,下午再从吉林返回北京。野玉丽需要提前1小时上车备车。这意味着,她将在车上度过10多个小时。今年春运开始到现在,最久的一次,她在车上待了17个小时,走了近三万步。
1月31日凌晨,野玉丽起床后,熟练地化妆、盘头。随便吃了口早饭,她迎着寒风和未亮的天,向列车走去。
车站早就热闹起来了。北京西站的“036”爱心候车室,人来人往。这里很宽敞,有母婴室、儿童娱乐区等等,还有轮椅可供借用,服务的是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
值班员李文君在登记处值守。她接过旅客的身份证,查询车次,记录需求,然后请他们先在候车室休息,“一会儿提前通知您来乘车,我们会带您上车。”在一片嘈杂中,李文君的声音仍然洪亮。
春运这些天,“036”爱心候车室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百名重点旅客,登记处的值班本写得密密麻麻。
李文君会带着重点旅客走直梯直达站台。戴着墨镜的视障男子,坐着轮椅腿脚不便的老人,独自出行的孕妇……李文君忙着查数、检票,生怕漏掉谁。
“大哥拉着这根棍子跟我走。”李文君对视障男子说。在站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把重点旅客挨个送上车,帮他们找到座位,然后嘱咐列车长多加照顾。
列车承载期盼
“小心脚下。”
站台上,列车长和列车员每天都在车厢门口迎接旅客。
G913始发于北京站,终点是吉林站。今年春运碰上东北旅游热,车厢里不仅有拖家带口、讲着一口东北话的返乡人,也挤满了口音各异的游客。
不少旅客都是热心肠。之前的一次春运,她曾在车上值乘,一天一宿不能休息,旅客有点心疼,问她是不是没休息好,“都特别热情,管我叫姑娘,非要给我个苹果、橘子吃。”
春运期间行李多,行李架塞不下,她把放在过道的行李箱轮子固定好,避免移动带来危险。她在餐车设置了打卡处,那里有精心制作的火车明信片和火车印章供旅客拿取。为了让小朋友打发时间,她还细心准备了涂色画册和玩具。
作为列车长,野玉丽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关注、解决旅客的需求,比如,帮忙补票,或者给不小心烫伤的旅客拿药。
1月31日上午,车刚开没多久,一名60岁左右的旅客急匆匆地来找野玉丽,“列车长,我儿子和孙子送我上车,结果没来得及下车,咋办啊?”野玉丽安慰她,“阿姨,下一站沈阳北下车就行,我帮你联系下回京列车,他们上车补票,当天就能回北京。”
旅客仍旧焦急,在车厢里走来走去,野玉丽就利用空闲时间陪她,希望她能放松些。把这位旅客的家人送下车前,野玉丽一再嘱咐:“下次留心发车时间,别耽误自己的事啦。”
工作十年,来自北京的野玉丽说话也带了一点东北口音,有旅客和她说两句话后就问,“你是不是东北人?”
相比之下,列车司机的工作寂寞许多。他们和旅客几乎不打照面,在驾驶室里,能听到的几乎只有行驶在轨道上的“咣当咣当”声。
“除夕、春节,如果我上班,就把手机一收,那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驾驶京沪线动车的司机董纯说。
他负责北京到南京的路段。每次发车前,要提前三个小时前往车站附近准备。他和搭档傍晚出发,轮换着驾驶一夜,第二天早上抵达目的地。
这是一份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不论外面的节日气氛有多浓,都涌不进驾驶室,董纯从来不敢、也不能分心。尤其是最近碰到的雨雪天气。精力要更加集中,对讲机不停响,窗外的景色变换很快,刚刚还是风吹雪,一会儿就成了雨夹雪。
对司机来说,为数不多能看到旅客的时候,就是车进站时。看着他们带着行囊、站满站台,“想到我拉了这么多旅客去和他们的亲友相聚,还挺有成就感的。”董纯说。
行车公寓里的年夜饭
虽然无法和家人团圆,但野玉丽有时能感受到来自旅客的温暖。一次春运期间,野玉丽正给一名旅客补票,儿子正好打来电话。旅客让她先接电话,她摇头,“先补票,这个着急。”让野玉丽没想到的是,对方给了她一个拥抱,说:“你就跟我的孩子差不多大,过年了,让我抱抱你吧。”
对大多数铁路工作者来说,春节是在列车上或外地的行车公寓里度过的。行车公寓,通常是列车员、司机、机械师等行至外地时歇脚过夜、等待下一班返回列车的地方。
1月30日这天,在丰台行车公寓里,厨师们已经包了好几天的饺子,准备迎接除夕夜。已经服务铁路工作人员十几年的厨师马师傅,马上就要退休了,“等不到下一个春运啦。”像往年一样,他收到了不少乘务组的订餐电话。
他打算,多做几桌丰盛的年夜饭,“红烧鱼、香酥鸡、饺子、汤圆,都必须有,为了照顾南方乘务组们的饮食习惯,我们还要多做点儿辣菜。”马师傅说。
除夕那天,食堂会准时播放央视春晚。年夜饭从下午五点开始供应,乘务人员接连来到这里用餐,有的吃不了多久,就要再上列车工作。这里总是人来人往。
每位乘务人员来到这里,都会和负责登记入住的叫班员寒暄两句。广东来的,会说“北京真冷”,秦岭淮河一带过来的,打趣说北京的行车公寓暖气烧得太足。叫班员感觉到,他们越来越忙,也越来越疲惫。
为了能让他们过个好年,行车公寓的工作人员正抓紧忙活,“希望大家能找到家的感觉。”丰台行车公寓车间党支部书记魏永强说。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东大山深处的“隧道人”:在崇山峻岭间挥洒汗水
- 千万千瓦级“沙戈荒” 风光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并网发电
- “中国黄花之乡”山西大同推出《萱草正青》MV
- 《细胞简史》跻身2022年度“中国好书”榜 科学家给民众讲述细胞的故事
- 春睡画院新聘画家70余幅作品亮相广州
- 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开馆 重现城市历史记忆
- 国际青年走进浙江义乌:感受创业氛围 增进交流合作
- 刷出来的“人气” 不靠谱的“好物”:网购直播间“水军”乱象调查
- 【真实中国】外媒又来造谣中国经济?海外网友看不下去了
-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央财政赤字4.16万亿元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 “观鸟热”带旺农家乐 广西龙州县弄岗村“鸟窝”变“金窝”
-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五次会议
- 如何管住那些不该制定下发的“红头文件”?
- 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这些一定要知道
- 500多家实体书店不打烊 春节期间北京将推近千场阅读文化活动
- (经济观察)跨界联名席卷中国商业圈,是“博眼球”还是“博销量”?
- 印度北方邦踩踏事件死亡人数升至90人
- 国际锐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之“势”从何而来?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德增军援提高卷入冲突风险 乌称巴赫穆特局势仍受控制
- 新疆福海县奏起“夏日牧歌”
- 热门推荐
-
-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西线)通车试运行
- 陪伴读者十五年 《宽恕之城》“方木”有何魅力?
- 美国为逐利将世界和平置于危险之中
-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永久落户上海
- 中国经济数字解码丨11月份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拜登访问北爱地区“促和” 政治僵局仍难解
- 广东全省市场需求持续恢复 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
- 上海大规模老小区快速实现拆除重建“两轮双一百”签约 将迎来新生活
- 这一专项行动,对经济至关重要
- (新春走基层)“银发”乘务员的最后一个春运:铁路人的坚守与传承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再增2家
- 腰背痛竟因帕金森病 专家提醒:帕金森病不只是“手抖”
- 国家防总针对黑龙江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广西桂林非遗“走”进景区 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地方戏曲艺术
- 厦门机场服务品质迈入品牌化发展新征程
- 暑期家用电器使用频繁 高温用电保安全有“妙招”
- 中新真探:餐前用茶水烫餐具可以消毒杀菌?
- 重庆大学办毕业生艺术作品展 300余件作品展艺术新风貌
- 两部门:5月1日-10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 讲述考古80余年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