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小土豆”长成“大产业” 山西朔州平鲁万亩马铃薯迎丰收
中新网朔州10月10日电(高雨晴 赵建国 孟建银)金秋时节,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的万亩马铃薯迎来采收季,当地抢抓利好农时和晴好天气,采取“机械+人工”方式抢收马铃薯,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高石庄乡张家窑村朔州市新玉农牧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收获机正来回穿梭,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接连不断,一个个浑圆饱满、金色光滑的马铃薯铺满田垄,工人们忙着分拣、装袋,透露出浓厚的收获气息。
“从9月中旬开始基本上每天都在采收,目前有差不多200多个工人参与采收,工人捡到袋子里面,机械配合装起放在车上拉走。”采收工人阿木什布说,采收将持续到10月下旬左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朔州市新玉农牧有限公司结合平鲁区马铃薯区域特色和传统优势,积极探索“企业+基地”的农业生产模式,持续推动马铃薯增产增收,带领周边民众增收致富,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使“小土豆”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朔州市新玉农牧公司生产队长李桂明介绍,公司今年种植马铃薯在1万亩左右,现在亩产大约两吨。“采收后的马铃薯先放在库里,然后拉到其他地方加工成淀粉,下一步,根据市场需求再进行销售。”
近年来,朔州市新玉农牧公司依托当地地理条件,立足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改良种植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新种植技术可以同时满足3万亩大田供用种薯,在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现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助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李桂明说,为保证种子的品质,公司搭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网棚,每年到四五月份开始育种。今年培育了5个品种,每平方米大概能播种200粒,保证种子品质的同时能够更新换代,提高产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当一群重症肌无力患者决定过关
- 当“老宅”遇到“老外” 他让民居古韵新生
- 英媒:马总理谴责西方“恐华症”,称“不认同对中国的强烈偏见”
- 新疆伽师盐碱地何以种出“甜蜜产业”?
- 专访余淼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面没有发生改变
- 2024成都工博会:四川探索氢能产业合作机遇
- 尼日尔政变军人拒绝恢复巴祖姆总统职位
- 何燕明雕塑艺术回顾展在京举行
- 公安部:涉校刑事案件连续12年下降
- 报告:2022年全国仲裁机构办理案件同比增长14.3%
- 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体内 有望抑制类风湿关节炎
- 大规模骚乱持续!英政府腾出600个监狱名额关押暴力分子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老戏发“新枝” 非遗舞台上的年轻人真“有戏”!
- 国家广电总局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
- 古钟表修复师杨晓晨:做“修补”时间的匠人
- 90余件文物级汉碑善本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集中亮相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擎天柱”等亮相
- 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 没有望远镜观星精准吗?专家解读千年前石刻星象图
- “爱达·魔都号”首航返沪 七天六夜航程1119海里
- 热门推荐
-
- 共同建设好、运营好匈塞铁路
- 青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实现“零”突破
- 走进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
- 巴西客机失事造成62人死亡 遇难者遗体已全部找到
- 北约宣言抹黑中国 中方回应:不要做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搅局者
- 长短视频侵权之诉何解
- 突出联接东盟特色 广西力促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 纽约地铁站发生枪击事件 警方开枪伤及路人引担忧
- 泰国前总理他信被特赦 刑期减至1年
- 美国一天内发生多起枪击事件 已致1死20余伤
- 儿童分级阅读课题成果《面小豆分级阅读树》发布
- 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一期主体建设完成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个“点”的民主气象
- 吉林减税降费让企业得实惠 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 为考研贫困生悄悄打钱 温暖体面也是大学之“大”
- 《繁花》引发“方言热”侬方言欸港得来伐?
- 中国—东盟儿童节交流活动举行
- 专家学者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保护发展建言献策
- 新闻观察丨“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疑点重重
- 中国首个肿瘤筛查技术指南、靶向治疗指南在南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