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伽师盐碱地何以种出“甜蜜产业”?
中新网新疆伽师11月27日电(马晓东 周旋)提及新疆伽师县,不少人会想到素有“天下第一瓜”美誉的伽师瓜,或是名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伽师新梅,抑或是“甜”满农民“钱袋子”的伽师甜菜……这些“甜蜜产业”,让从前寂寂无闻的边疆县城而今声名大噪,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瓜果之乡。
但也许鲜少人知晓,这些“甜蜜产业”竟生长于“苦涩荒凉”的盐碱地之中。
“甜蜜产业”下的“咸涩问题”
伽师坐落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沿。这里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优质粮棉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为“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酸梅之乡”。但是,高达200多万亩的盐碱化耕地,却给这片沃土带来了很多“麻烦”。
由于地处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下游,上游地区的排水,每年向伽师等地下游灌区排入200多万吨盐,致使下游灌区90%的耕地面临次生盐碱化。此外,平原蓄水区由于蒸发,损失很大,渗漏也会扩大库区周围地下水位差,继而形成了土壤盐碱化。
资料显示,伽师县盐碱化耕地200多万亩,耕层含盐量平均值为每公斤8.32克,最高值可达每公斤32.7克,全县1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存在盐碱化。外加多沙漠戈壁,干燥少雨,蒸发量大,使伽师县的土壤表面堆积的盐分难以淋溶。
伽师县的“咸涩问题”是新疆盐碱地问题的一个缩影。据之前的全国土壤调查资料,作为全国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新疆各类盐碱化土壤总面积占中国盐碱化土壤总面积的36.8%。灌区土壤盐碱化也十分突出,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对新疆灌区土壤盐碱化的遥感调查结果中显示,新疆灌溉区盐碱化面积占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07%。
为加快伽师盐碱地治理步伐,推动伽师“甜蜜产业”健康发展。16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喀什试验站)在该县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揭牌。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喀什试验站)站长徐万里说:“我们长期在伽师县等重点的盐碱化区域,设置监测点,建立稳定的试验研究基地,针对当地盐碱化特点,研究提出综合治理的技术,挖掘盐碱化产能,提高盐碱地利用率。”
关闭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
虽然盐碱地中硫酸盐和氯化物等元素会阻碍了非耐盐性农作物的成长,但土壤中的其他元素恰恰成就了伽师瓜等农作物的生长。钾、钙、镁、硫等元素正是它们生长所需条件,叠加长达2923小时的充足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促进了伽师瓜、甜菜、新梅等的生长和糖分积累。
伽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梁思学告诉记者,目前,伽师县种植伽师瓜25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1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4500元。
梁思学介绍,就甜菜而言,伽师县利用特殊的土壤特性及光照资源,引进奥都糖业有限公司注资16亿元,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日加工甜菜6000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甜菜22万亩,以商招商引进冰糖、饲料、有机肥、酵母厂等8家上下游企业,建成奥都甜菜产业园,全产业链产值25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真正把甜菜“吃干榨净”。
谈及“甜蜜产业”之一新梅,他表示,伽师县是中国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区之一。新梅因富含花青素、维生素,抗氧化、促消化,被评为“气候特优农产品”。结合伽师盐碱地特性,全县种植了4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产量2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产值42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新梅产销基地,带动当地种植户人均增收过万元。
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良、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前来伽师县投资兴业。
伽师县新南疆果业商贸有限公司2020年6月成立,主要经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和贮藏等业务。总经理陈帅印说:“伽师新梅在众多新梅产地里,口感是最好的。不仅含糖量高,干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此外,品质非常稳定。”
伽师新梅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众多因素对品质的合力保障,让新南疆果业商贸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向国内外出口新梅。“今年我们公司收购5100吨,给当地农民支付了6700万元,阶段性就业用工超500余人。”
解锁“甜蜜产业”丰收密码
近年来,得益于新疆农科院帮助,伽师县先后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伽师新梅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所科研院所。6个科研团队常驻伽师,开展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药食同源、病虫害防治、盐碱地治理改良等方面科研创新。
“利用暗管排盐技术,在膜下滴灌条件具备下,提高农业生产力、控制土壤盐碱化是农业产能提升的关键。”对于暗管排盐技术,徐万里解释道,这是治理盐碱地的工程措施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带有一定小孔的管子,埋设于地下1.5至2.5米之间,具体埋深视情况而定。针对伽师县地下水位比较高的重度盐碱地,埋排盐管可以有效排出土壤水分和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对于避免次生盐碱化的产生起到很大帮助。
徐万里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正对伽师县的400亩盐碱化耕地进行暗管排盐试验,收效良好。未来,将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重度盐碱地进行推广。”对此,徐万里充满信心。
丰富多样的盐碱地治理措施,伽师县盐碱地问题正在逐步缓解,伽师瓜、甜菜、新梅、杏子等农产品产量,正随之逐年增收,远销海内外。(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真探:甜味剂会导致肥胖吗?
- “智”与 “绿”绘就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版权保护激发电影产业创新活力
- 说话怎样才能有“同理心”?和Siri对话试试
- 从这些关键数据 看中国经济形势→
- 高温持续霸屏,“梅姑娘”何时来?
- 老年人冬季进补被忽悠成滥补 打虎不成反成病猫
- 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打造惠及大众的文学节日
- 西安市教育局回应中考有关情况:网传“回流生4万人”信息不实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艺人聚厦门 以‘艺’通心互学互鉴
- 宁夏银川市设置6000万元购房补贴专项资金 鼓励购房者“以旧换新”
- 要家长参与晚自习值班?“甩手老师”该休矣
- “青花秘境”图片展在柏林开幕
- 浙江着力清理存量政策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
- 博物馆如何创新?百位博物馆“掌门人”杭州论剑
- 黑龙江省法院“雷霆2024”执行行动共执结案件12.97万件
-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就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遭袭各执一词 联合国呼吁停止攻击民用基础设施
- 加快恢复基础设施 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 国际识局:这句话,特朗普重复了400多次!
- 凭借“一座山一座庙”等线索 山西女警助失散27年母女团圆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河曲:探索多元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 以“动”制“冻” 湖南省58个县市区启动应急响应
- “厂二代”“厂三代”向前冲
- (乡村行·看振兴)和美村庄提“颜值” 湖南芷江偏远乡村宜居宜游
- 首届海峡两岸优品电商购物促销活动在福建霞浦启幕
- 特朗普因“密件风波”面临多项新指控
- 五一观澜|婚恋活动扎堆,“相亲”成文旅流量密码
- 助力读懂儿童心理 《故宫里的大怪兽背后的儿童心理学》推出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红土地上结绿果 茶油飘香进万家
- 三亚往返阿斯塔纳国际航线恢复
- 以军袭击加沙城一收容流离失所者学校 已致21人死亡
- 12月20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01个点
- “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样” 震区的她拿话筒说出新年愿望
- 首尔市将举行“2023WINTA庆典” 打造梦幻光影世界
- 中信国安“向新而行 携手共赢”合作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 中老铁路开通两年 磨憨边检站保障国际货运列车8780列次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多国政要:愿携手共助“一带一路”惠及各自人民
- 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苏州启用
- 生死妙瓦底:记者亲历泰缅边境电诈园营救行动
- 国家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全面入驻城市工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