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丨“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疑点重重
目前,“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仍然没有出炉,围绕着事件还存在着很多疑点,而这些疑点的矛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方向。
疑点一:美国多次提前警告“北溪”管道会出问题是巧合吗?
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 塔克·卡尔森:甚至在乌克兰的战事开始之前,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美国副国务卿纽兰和美国总统拜登就威胁要炸掉“北溪”管道。
美国副国务卿 纽兰:我希望表明的是,如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无论如何,“北溪-2”管道都不会继续推进。
美国总统 拜登:如果俄罗斯发动进攻,那么“北溪-2”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
记者:你们将具体如何做呢?这个项目完全在德国的管控之下。
美国总统 拜登:我向你保证,我们会做到的。
其言之凿凿令人疑惑,美国为何如此确信“北溪”管道将不复存在?
前英国《卫报》记者 乔纳森·斯蒂尔:拜登的表态实际上就是承诺了要毁掉“北溪”管道。
疑点二:爆炸发生后波兰前外长为何发文感谢美国?
在2022年9月27日,也就是“北溪”管道发生爆炸泄漏的第二天,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媒体转发了媒体对于拜登2022年2月7日称“‘北溪-2’管道将不复存在”的报道,并且在另一条配有“北溪”管道事故现场图的推文中写道:“谢谢你,美国。”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曾回应称,这个感谢“是关于恐怖行为的正式声明吗?”
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的文章发表后,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2023年2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又评论波兰前外长的推文道,西科尔斯基对“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说法没错。很遗憾,欧盟似乎不再关心国际法或者环境恐怖主义行为了。
疑点三:西方国家为何拒绝俄罗斯参与调查?
由于“北溪”管道的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两国都宣布将对事件展开调查。作为“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接收终端,德国也宣布着手对事件进行调查。然而,西方国家的调查工作却将俄罗斯排除在外。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扎哈罗娃:我们多次提出,协助丹麦和瑞典政府,对这起恐怖袭击进行调查,包括通过俄总理米舒斯京传递类似信息。然而,俄罗斯总检察长办公室向这些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的请求遭到了拒绝。很明显,这些国家对找出真正的肇事者不感兴趣,相反似乎对隐藏数据、事实和证据感兴趣。
疑点四:西方国家的调查为何迟迟没有结果?
“北溪”管道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共同投资打造的项目,事发后,除俄罗斯外,欧盟方面要求彻查的调门也很高。欧盟强调“北溪”天然气管道是欧洲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对欧洲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曾说,北溪管道事件并非偶然,欧盟将支持对此进行任何调查。美国总统拜登也曾公开表示要对事件进行调查。
美国总统 拜登:这是一起蓄意破坏事件,事情冷却下来后,我们会在适当时候派潜水员(潜入海底)一探究竟。
然而,蹊跷的是,欧美方面在表态之后就没了下文。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欧美国家在所谓调查方面,没有展现出任何进展。
俄罗斯驻奥地利大使德米特里·柳宾斯基评论道,西方坚持对“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的相关调查保持沉默,表明他们是有意在隐瞒“已经众所周知”的肇事者是谁。
疑点五:西方主流媒体为何对此次爆料集体噤声?
对于此次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的爆料,除少数媒体外,欧美主流媒体反应十分冷淡。加拿大《西部标准报》10日发文称,赫什的报道是十年来最大的新闻之一,但北美几乎没有媒体愿意谈论它。德国电视二台表示,对真相知之甚少的一个原因在于调查的性质,西方国家不想让别人看见他们在波罗的海使用的监视技术。此外,西方媒体还“另辟蹊径”,从质疑的角度来对赫什的调查报道进行报道。
英国GBNews记者 尼尔·奥利弗:为什么媒体对事件没有进行跟踪报道?从传统上来说,这么大的事件甚至是各种指控,都应该是头版头条的内容。
前英国《卫报》记者 乔纳森·斯蒂尔:这个问题非常好。这起事件事实上是被英国媒体压下去了。路透社确实报道了,但没有什么日报对事件进行报道。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江中下游等地即将进入降雨间歇期 江南多地加入高温阵营
- 杀害平民,持枪抢劫:美媒深度披露“被美军掩盖的战争罪行”
- 吉林市松花江段通航里程不断增加
- 融通的是资金,创造的是机遇(见证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④)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在四川资阳全面投产
- 广州白云站枢纽京广高铁联络线全线贯通
- 如何看待22.75万亿元新增贷款
- 广西北海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地震四级应急响应
- 外媒: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大规模纵火
- 2024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举办
- 胰岛素行业将迎巨变?
- 国际识局:多地同时交火,中东局势牵动全球神经!
- (经济观察)中美传递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信号
- 韩国检方以涉嫌杀人未遂等罪名起诉袭击李在明的男子
- 聚焦剧集高质量创作 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主论坛举办
- 用东方写意美学编织东西方文化交流舞台的“丝绸之路”
- 国博举办百年文物保护成果展
- 四川:前5月落实税惠超200亿元
- 加速打通信息“大动脉”
- 杂技与魔术秀情景剧《坊巷时光》上演 展现福州三坊七巷悠长历史
- 热门推荐
-
- 大模型让轨道交通更“聪明”
- 沈阳“掘金”进博会 达成1.4亿美元意向成交额
-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美国在红海的所作所为将损害航运安全
- 乌鲁木齐将开工和续建24个电网重点建设项目
- 拓宽扩大内需“最先一公里”
- 青年演奏家李杨冠宇谈抖音直播:让民乐传播变成一件能玩起来的事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902.3万台
- 泰国文旅达人首访澜沧江源:野生藏猕猴会“赖”在访客怀中
- “中德青少年音乐文化交流分享会”在杜塞尔多夫举办
- 首例出生前胎儿脑部手术成功实施
- 多部网络微短剧因违规被下架 专家建议立法加强监管
- 【锦绣中国年】福建:浓浓年味醉游人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景德镇等地将出现8-10级雷暴大风
- 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巴勒贝克地区致19死 美国官员将访以
- 《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出炉”:公众对糖尿病认识水平仍需提升
- 中国贸促会:逾八成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
- Sora付费课程爆火 蹭流量还是收“智商税”?
- 【绘梦丝路|扬帆篇 】聆听时代涛声,蔚蓝“海丝”联结世界
- (申城风景线)“雪糕刺客”高价降温 上海“平价冷饮”小店日销逾万支
- 以色列特拉维夫一辆卡车冲向人群 至少40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