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海淀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 数字经济占比53%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海淀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2023年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比达53%。
这是记者27日从“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上获悉的。
成为北京市第一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
北京市海淀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常调度,有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支撑和引领首都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淀经济不断实现跨越式增长,年均增长7.18%,先后跨越7个千亿级台阶,由2012年的4010.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020.2亿元,2022年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全国第二个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市辖区。
与此同时,海淀区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也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21.1%提升至2023年的25.2%。2016年以来,海淀经济总量和对全市经济贡献连续8年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4.7亿元,增长6.6%,全市占比26.4%。
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
北京市海淀区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强化先行先试。推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举措全部落地见效,其中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正式开关运作,首票保税研发货物顺利入区通关,首批8家企业入驻。
海淀区强化金融服务。成立服务企业上市发展培育基地3个,现有上市企业超260家;设立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续贷中心,着力破解创业企业发展难题;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为科创企业提供并购贷款、科技人才贷、认股权贷款;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基金一期累计支持项目56个、投资超47.44亿元,二期已正式发布、规模50亿元。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4家、全市占比39.1%。
2021年以来共引入首店279家
北京市海淀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消费应用场景不断转型升级。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探索建设智慧商圈、智慧书店,推广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推动数字博物馆、展览馆等业态加快布局。打造“硬科技”嘉年华等科技产品首发首秀平台,培育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壹号等2个全球首发中心,2021年以来该区共引入首店279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致贺中国农历新年
- 福建宁德口岸经济迎来回暖
- 一航班挂7700代码备降宁波 四川航空通报
- 天津警方通报“女生拒绝司机绕路在高速被赶下车”
- 北京曲剧《茶馆》走进北大 为学子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 城市购物节:“青岛购物”新品牌
- 亚洲制造业论坛秘书长罗军:制造业由大做强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射阳:行政审批“加速度” 政务服务“有温度”
- 科研市场双轮驱动 雍禾医疗与中山大学共研破解毛发养护难题
- 各地以工业景点为抓手 探索实践工业旅游新模式
- 2024年1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97 同、环比均有所下降
- 《十月文学之夜》播出:用阅读体悟文学的力量
- 践行国家战略 服务美好生活 中信国安以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 山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 延伸“触角”便民就医
- 哈铁2025年首趟“列车大集”启程
- 一种水凝胶可再生子宫内膜 有望治疗不孕不育症
- 南凭高铁崇凭段那哮双线特大桥成功转体 与主桥线精准对接
- 妙“纸”生花亮相海外 非遗传承人巧“剪”世界促交流
- 柿子+海鲜同时吃 真的会中毒吗?
- 广西玉林“小改造”带来“大幸福”:残疾人生活无碍更有爱
- 热门推荐
-
- 四川宜宾城市智轨T2线正式通车
- 抓住县域消费升级新机遇
- 俄媒公布搜查普里戈任住所和办公室画面:发现假发、武器等
- 小小覆盆子种出好“钱景”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超500家企业亮相中国框画展 浙江义乌参展商:AI助力拓市
- 北京市气象台:今天午后到夜间有分散性降雨
- 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出席“2023吉林省大健康产业论坛”
- 开学了,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如何拥抱新学期?
- 大学生打工实习 暑期住在哪是个难题
- 荷兰海岸附近一货船起火 致1死多伤
- 从田间到“指尖” 乡村快递的提速有了新秘诀
-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南等地有高温天气
- 上海组织国际学生开展线上短期课程 传播中华文化
- 盘活数据资产节能降耗
- 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大规模商代晚期墓地 已发掘墓葬98座
- 上海基层政府打造村居“客堂间” 基层议事协商传递心声、化解矛盾
- 面板价格持续反弹 或推动液晶电视价格上涨
- 北京·密云鱼王美食文化节开幕 打造区域标志性品牌活动
- 北京人民剧场重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