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直飞包机 塞舌尔发力中国市场
独家专访塞舌尔外交和旅游部长西尔韦斯特·拉德贡德
原始海滩、巨型陆龟、黑鹦鹉……坐拥丰富旅游资源的塞舌尔近期发力中国市场,希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份额,吸引更多投资者。塞舌尔外交和旅游部长西尔韦斯特·拉德贡德近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截至9月10日,2024年赴塞舌尔的中国游客已达2000人,同比增长200%。11月,四川航空从成都直飞塞舌尔的两班直飞包机将启动,8.5小时左右即可抵塞。作为高质量、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拉德贡德表示,塞舌尔也在加强定制化旅行服务、扩展中文服务。在直飞航线的连接下,塞舌尔2025年的目标是能够迎接5000名中国游客。
成都是理想的中转地
谈及中国赴塞舌尔的航班情况,拉德贡德表示,恢复直飞航班对促进旅游业至关重要,因此,塞舌尔正在计划持续增强与中国的航线连接。
拉德贡德介绍,2023年以来,中国游客前往塞舌尔大多需要在迪拜、多哈或埃塞俄比亚的城市中转。增强航线连接的第一阶段将从2024年11月19日开始,届时,四川航空将运营两班从成都飞往塞舌尔的直飞包机。
“旅游是塞舌尔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从旅游市场来看,成都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中转地,把来自日本、哈萨克斯坦等亚洲不同区域的游客送至塞舌尔。”当北京商报记者询问为何要将成都作为直飞包机的第一个航点时,拉德贡德这样回答。
行距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拉德贡德表示,游客的需求是尽快抵达目的地。如果将成都作为始发航点,中国到塞舌尔的直飞时间为8.5—9小时,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城市,飞行时间会更短一些。
此后,根据这两趟包机的运输情况,塞舌尔还会在2025年春节等旅游高峰推出更多季节性包机航班。“塞舌尔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季节性包机航班转变为从北京、上海等中国主要城市飞往塞舌尔的定期商业航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拉德贡德说道。
明年目标:5000名中国游客
“如果能在更多节假日出行高峰继续开通直飞包机航班,那么塞舌尔希望在2025年能够迎接5000名中国游客。”拉德贡德提出了塞舌尔明年在中国旅游市场的目标。为了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除了在通航方面的努力,塞舌尔也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据拉德贡德观察,2023年以来,中国游客赴塞的旅游偏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客群上,年轻化、网络化是一大特点。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来到塞舌尔,他们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和在线旅游平台来规划行程。在消费上,中国游客越发追求个性化体验和真实的文化交流,对本地文化活动和独特美食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倾向于选择环保的目的地和活动。
对此,拉德贡德表示,塞舌尔将重点关注小众旅游、可持续旅游、文化交流以及市场营销和推广几个方面。将推广以自然为主题的旅游、健康养生度假和文化沉浸体验,如在私人海滩上的瑜伽静修;开发更多可持续旅游的内容,例如在莫恩塞舌尔国家公园自然漫步;通过各种活动展示丰富的克里奥尔文化,提供独特的体验;利用微信和中国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有效接触和吸引中国游客。
塞舌尔是“印度洋上的三颗明珠”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既有标志性的花岗岩地貌、白沙滩、海椰子树以及多种海洋生物,也有独特的克里奥尔文化,例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Moutya”舞等。拉德贡德也对塞舌尔的吸引力充满信心。
拉德贡德表示,目前,塞舌尔也向中国游客提供定制化旅行服务。“塞舌尔拥有多种住宿选择,度假村和别墅提供个性服务和定制行程,如私人海滩晚宴和跳岛旅行,也有专门为亲子家庭设计的教育性活动和沙滩游戏。”
逐步加强中文服务
拉德贡德坦言,旅游业直接贡献了塞舌尔30%的GDP,间接贡献则高达70%,旅游业不仅仅局限于酒店业,而是影响着多个行业,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为此,塞舌尔也在加大马力提升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和保障。
在人员培训方面,塞舌尔旅游学院正在开展培训,提供国际交流机会,以提升从业人员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同时,塞舌尔也与多所中国教育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随着中国游客赴塞需求的变化,当地酒店和目的地管理公司(DMCs)正在雇用更多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不仅如此,拉德贡德也提到,部分酒店开发了语言服务应用程序,使中国游客在使用中文交流的同时,当地员工也能够有效理解和回应需求。
通过在航班、酒店、旅行社等多环节的部署,中塞之间的商贸往来也将进一步增多。“在11月的直飞包机航班上,会有一些来自成都的商旅团组,他们将前往塞舌尔进行投资博览。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增加航班、提升服务保障来吸引更多旅游行业之外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多伦多一华人女子失踪案:警方证实发现受害者遗骸
- 水产品市场使用“鬼秤”?青岛市南区:已约谈市场主办方
- 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超40%
- 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 著名导演去世!他的作品家喻户晓
- 话剧《亲爱的依米花》太原首演 点亮特殊青少年艺术梦
- 中国在世界各地建海外仓超过2500个 创造更多商机
- 上海建成“貉谐社区”科普馆 带民众科学认识“貉”
- 科技桔橙、低碳蔬菜西南等地20支研究生团队较量“强农之术”
- 警惕互联网“熟人推荐”越界
- 跨越65年对话 “钱学森”支招科学创新
- 青海今年前三季度贷款增加量为近五年同期次高水平
- “敬礼娃娃”郎铮今日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
- 从“能不能停”到“不想停”,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年会
- 从服贸会看智慧城市:安全和韧性成关键
- 2024第八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在湖北宜城举行
- 成都新都区通报“阅读材料造成不良影响”: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 “京津冀+雄安”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 (乡村行·看振兴)“一颗枇杷”何以强村富民?
- 宁夏:发挥贸促渠道优势 实现跨境电商“加速跑”
- 热门推荐
-
- 道中华|茶,为什么在唐代被各民族奉为公认的“国家级饮料”?
- 野猪频频“肇事”,多地探索对策,野猪种群如何调控
- 浙江乡村教师甜蜜的“烦恼”:家访曾一上午吃了11个鸡蛋
- 天津三季度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优先额度资金67.14亿元 支持制造业
- 宁夏10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嵌入市民“生活圈”
- 南海热带低压将成台风 广西致灾风险较高
- 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 新能源汽车产业串珠成链
- 北京持续增强人才吸引力和承载力 为落地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
- 中国房贷利率新机制将启 重定价周期可调整一次
- 职业院校实习乱象缘何屡禁不止?实习实训违规收费合法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
- 柏林SRH大学开启国际化新篇章
- 两岸青年福建武夷山“喫茶去” 推动两岸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新闻1+1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怎么防?怎么治?
- 突发!以色列空军一直升机在加沙坠毁 2名士兵死亡
-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下月“登鹭” 配套活动全民摄影季已完成摄影作品征集
- 受降雨天气影响 西安、襄阳等地列车停运
- 长泰竹编:指尖艺术焕生机
- 海南保税维修业务前三季度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4.6倍
- 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戈一审获刑10年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