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上10节课!夜校突然爆火,搜索量暴增980%
下班后你会做些什么?是回家休息,还是吃饭逛街会友?现在很多年轻人似乎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上夜校。
夜校上一次流行是上世纪80年代,一种利用晚上非工作时间进行再教育、取得文凭的教学模式。现在,夜校再次流行起来。不管是舞蹈声乐、非遗手作,还是运动健身、书法花艺、美妆烘焙等,都能在夜校学到,上夜校成了当下年轻人时髦的夜生活。
放下手机,体验真实有效的线下社交,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技能,是年轻人热衷上夜校的原因。但夜校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性价比,只要500元就可以上10到12节夜校课程,相当于每节课不到50元。
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以来,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而夜校的火热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一边在各社交平台发布招募信息,一边对接培训机构,将学员感兴趣的课程落地。此外,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也在向夜校转型。而在上海等地,还有以文化宫、艺术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牵头成立的夜校,充分调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源。
专家指出,未来,夜校还需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才能走向“长红”。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中国·青岛—泰国·曼谷”线路开通
- 【锦绣中国年】江西:科技助力庆佳节
- 百名旅游企业高管眼中的2024年
- 广州今年以来海陆空交通运输加快复苏 多项指标大幅增长
- “我们都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两部门: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 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奉节 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区)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 “1+5”产业体系引领山西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 肯尼亚一卡车“失控”撞向附近车辆人群 已致50余人死
- 湖南安仁银龄宣讲队的别样“夕阳红”
- 一年新增乡村内容4.5亿条 抖音宣布将投入更多资源扶持乡村创作者
- 永怀归来
- “疆品”“粤品”双向奔赴 达成采购意向超50.78亿元
- 超3.2万平方米!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创历届之最
- 北京养老服务网助力“环京养老圈”服务资源对接共享
- “北国陶都”窑火不熄:“Z世代”接过祖辈技艺
- 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聚焦公益广告事业高质量发展
- 国家文物局:筹备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如何了解黄河生态之变?看看这些鸟儿就知道
- 20位摄影家获第十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 热门推荐
-
- 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开幕
- 纪念“学界泰斗”蔡元培诞辰155周年 故乡开放孑民图书馆
- 联合国机构举办庆祝活动迎接2023年国际茶日到来
- 中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聚焦碳足迹联盟成立
- 金融界人士在法媒撰文 乐观预期2023年中国经济
- 期待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国际论坛)
- 专访周鸿祎:中国从互联网追随者渐成全球引领者
- 2600余个中外蔬菜品种将亮相第二十五届寿光“菜博会”
- 国际识局:美对华政策班子现“离职潮”,释放何种信号?
- 三峡国际机场出入境客流量刷新历史年度最高纪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六安:革命老区遇上科技革命,红色土地绽放产业“金花”
- (新春见闻)“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年味:舞草龙品“三白” 同济旧址话新年
- 北京朝阳警方依法查处两起未履行出租房屋安全管理责任案件
- 杭州口岸迎出境游高峰 青少年游、亲子游等成为主力
- 探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设计时速达1000公里
- 美众议院批准向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军事援助
- 内蒙古农民画家以刀代笔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 广东103个寒冷预警生效 部分水上客运航线暂停
- 菲律宾通胀或连续四个月上涨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