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2万平方米!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创历届之最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全球贸易的平台,也是重要的人文交流舞台。今年的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创历届之最。
在国家会展中心的中央广场有一座红砖墙外形的建筑,这就是今年进博会的上海馆。它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上海最具代表性建筑符号——石库门,这种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反映了文化的交流互鉴。在这个3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仅能够“遇见上海”,也能“遇见世界”。
海派老字号 潮流新跨界
在上海馆里,今年展出的海派风情的老字号也在追赶新潮流。
比如特别吸睛的黄金高达“手办”,这是拥有176年历史的老字号珠宝品牌与二次元动漫联名推出的国内首款纯黄金高达模型。
还有特别有江南韵味的十二花神主题团扇,上面的装饰花是立体的,采用了上海旗袍盘扣技艺制作而成。
还有一款文创产品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与法国的童话《小王子》中的玫瑰花相结合打造的,可以说是中式浪漫邂逅了法国风情。
进博好物汇聚 彰显文化多元交融
除了新老交融的老字号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博好物也在讲述着文化交流的故事。
在“丝路精品”展区,可以看到进博会的“老熟人”巴基斯坦的盐灯和骆驼皮灯,还有来自秘鲁的羊驼绒玩偶,来自南非的特色手工工艺品等等。
要特别介绍的是一款干红葡萄酒。这款葡萄酒,酒瓶里面,是来自法国波尔多一家葡萄酒庄园陈酿18个月的美酒;而酒瓶外面,也是一个亮点,是由中国和法国设计师联合设计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金龙和长城图案包装,这不仅是一瓶佳酿,更是中法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见证。
“四叶草”里打卡中外艺术展演
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与服务,交流的是文化与理念。
为了更好地丰富进博会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形式,今年在国家会展中心的中央广场特别设立了露天展演舞台。为期6天的展期里,精彩纷呈的中外文艺表演每天轮番上演,包括中美法合奏的爵士乐、民族乐器表演、音乐剧、民族舞蹈、戏曲说唱等多种表演……集中展示中国和世界各地独特的人文艺术风采。
进博会为世界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我们看到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在这里汇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在这里交融。
虽然这一届进博会在今天即将闭幕,但是开放交流的窗口不会关闭,期待来年进博会能让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碰撞出更多新的火花。(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美国制裁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相关公司网络
- (台青话融合)在川台青郭弘扬:为台青铺就“第二故乡”创业路
- 从“天”而降的黑科技:减隔震装置为珍稀文物支起“安全岛”
- 中国贸促会:2023年出国办展项目总计78项
- 短视频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
- 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49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 普京:俄罗斯须做好准备应对西方加大制裁
- 首届中哈经贸合作论坛举办
- 重庆:网约车驾驶员“大比武” 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 “点滴的变化”换来“稳稳的幸福” 瞄准基本民生 促进民族团结
- 家政市场开启“春节模式” 这些岗位成“香饽饽”→
- 报告: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成交小幅回升
- 天津将打造8个“夜津城”市级地标性集聚区
- “中国革基布名城”助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走进口岸看新疆)新疆塔城新印象:百年口岸嬗变焕新 “中亚商贸走廊”更忙
- 黑龙江南部大暴雨 313个气象站累计降雨量超100毫米
- 以方称曾空袭卡桑旅副指挥官所在地下据点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市 已造成4人死亡
- 防控近视,需要多方努力
- 助力豫品“走出去” 河南新年交通“带货”忙
- 热门推荐
-
- 用松花粉描绘北京春天
-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就医 各地积极应对呼吸道疾病就诊高峰
- 杰夫·昆斯雕塑作品首次亮相内地登陆广州
- 外媒:印度发生火车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考古专家:董家营西汉墓出土墨书题铭陶罐 管窥汉代河东饮食生活
- 韩国游客周末扎堆上海,市中心酒店“淡季”不淡
- 治疗癌症获新进展,mRNA疫苗真的有戏了?
- 广西柳州:螺丝椒“火辣”上市
- 深圳福田推出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平台
- 这些年轻人为何得上“最懒惰的癌症”
- 铁路上海站预计暑期发送旅客2535万人次左右
- 暑期“博物馆热”升温:多家博物馆开启“夜间模式” 扮靓夏日文旅生活
- 浙江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武汉临空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网谷”
- (乡村行·看振兴)鉴湖边的“油菜花经济”:化作春泥更护“稻”
- 多地聘请外卖骑手当食品安全监督员 “小哥严选”落地
- 广西首次完成自然资源碳汇试点野外调查
- 沪宁沿江高铁即将开通运营 长三角铁路网进一步加密
- 中国音乐学院校庆版歌剧《原野》将用“新声”诠释经典
- 长三角铁路暑运收官 62天发送旅客近1.77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