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顶流”深圳行:三星堆“玩转”文博会
四川文化“顶流”的深圳行:
看三星堆、花花、苏轼“玩转”文博会
聚焦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
这是一条蜿蜒灵动的“飘带”。在这条“飘带”所呈现的电子屏幕之上,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纵目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金沙遗址的商周大金面具,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等等,都有了生动呈现。而这些来自蜀地之上的文化“顶流”,也随着这条“飘带”缓缓流淌在四川展馆的上空,吸引无数观众驻足停留。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开幕。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高、规模大、富有影响力的展会,深圳文博会历经20年发展,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现场,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共设8大展馆,让世界各地文化产业的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都亮相于此。
其中,以“数字赋能文化四川”为主题的四川展馆,集聚了全省40余家以文化科技为主的重点文化企业(单位),围绕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出版、智媒科技、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和2023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四川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并在全息投影、AR、VR、AIGC种种数字化高科技的助力下,呈现着四川省文化数字化建设成效和数字文化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四川文博“顶流”来袭沉浸式感受三星堆的古蜀往事
沙土飞扬,当半埋在土中的青铜面具眼睛缓缓睁开,再跟随推近的镜头,好似缓缓进入了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时空之门”。随后,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黄金器物等文物似乎“走出”了屏幕,在裸眼3D的震撼效果中展现着瑰丽灿烂的古蜀文明……
来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15号展馆,只需循着三星堆、大熊猫的文化元素走去,就能找到四川展馆。当脚步踏入展馆中,来自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绽放在脚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再步入展馆的主入口处,四川造的XR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正在呈现着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古蜀往事。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体验空间由数千块LED柔性屏组成,运用超高清沉浸式显示技术,结合独有的柔性屏拼接技术、畸变矫正技术、融合透视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在异型曲面空间内构造一个具有高沉浸感、高清晰度、供多人交互体验的虚拟现实数字空间。
继续往前走去,来到展馆的中心位置,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台的LED大屏中,正循环播放着《三星堆——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的裸眼3D视频。画面中,只见“时空之门”缓缓开启,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黄金器物飘动在观众的眼前。同时,青铜神树上最神秘的“第十只鸟”以粒子的形式围绕神树盘旋,随着镜头的纵向拉伸,呈现三星堆博物馆静谧且壮观的全景画面,呼应着“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主题。
“这个视频运用了三维视效出画、国际化粒子特效、骨骼绑定等数字化手段,将三星堆17件精选文物串联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之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在科技手段的助力之下,深圳虽与四川相隔千里,观众仍可以在深圳文博会的四川展馆中,开启一场三星堆的数字化之旅,感受三星堆文物的动人细节。倘若觉得这样还不“过瘾”,那在展馆中摆放的各种有趣又实用的文创产品,可以牢牢锁住观众的脚步。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龙虎尊的茶具,打起了麻将的三星堆铜人摆件……在赞叹于古蜀文明的博大久远中,观众更能将三星堆文化“带回家”。
与数字人“苏轼”对话步入如诗如画的数字画卷
“吾乃苏轼,不知阁下有何事相谈?”穿越近千年的时光,与千古文人苏东坡“对话”,会是怎样的感受?他又有怎样的处世智慧,想要分享给当代的年轻人呢?作为四川极为重要的文化名片,说起诞生于蜀地之上的著名文人,自然首数苏东坡了。在四川展馆中,由封面传媒科技公司研发的风格化数字人——“苏东坡智能体+”,正在回答着观众好奇的疑问,让来到此处的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魅力。
据介绍,“苏东坡智能体+”基于最新生成式AI技术机理,融合融媒行业大模型和业务知识数据,以2D/3D数字人形象为展示形式,具备与用户流畅对话、知识问答、角色扮演、趣味互动等交互能力。在一问一答中,这场跨越了千年的时空问答,诠释着四川历史名人的无限魅力。
与苏轼“对话”后,你是否也想穿越回风雅的宋朝,感受文人雅士齐聚的景象?别着急,在四川展馆,你也可以一秒穿越到宋代名画《西园雅集》的画面中,感受宋代文人吟诗赋词、扶琴唱和的风采。在四川展馆中亮相的四川名人馆,就运用了电子展现的形式,将古画中“拈花、点茶、挂画、焚香”宋代美学四大雅事场景,呈现在了展馆中。
同时,来自四川名人馆的“名人数字文化星谱”,也被呈现在一块巨大的屏幕中,观众通过点击、滑动屏幕上的信息,就可以看到从先秦到近现代的共73位四川历史名人的详细信息,包括他们的人物生平、人物关系图谱,更有视频的生动呈现。
“四川名人馆,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博物馆,重点展示140位从古至今的四川名人。此次在深圳文博会上,我们带来了所制作的第一期四川名人的数字化内容,总共是73位四川名人的信息。”四川名人馆的工作人员陈成介绍,在现场展示的“名人数字文化星谱”,运用了大数据模型去构建名人的关系图谱,并进行研究性的数据呈现。
“通过‘名人数字文化星谱’,观众还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四川名人,他们其中还存在一些隐秘的联系。这些有趣的小细节,就等待观众自己来发现了。”而在该区域中,也有东坡问答数字人的亮相,在对话中打造沉浸式互动隧道,数字化展示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带领观众进入如诗如画的数字画卷中。
天府书香飘逸数字藏书与元宇宙相遇
来到四川展馆,怎会少了顶流“花花”的身影?在展馆的入口处,一个个憨态可掬、可爱萌动的花花玩偶,就已经让不少观众掏出手机留影。在玩偶旁,带有大熊猫元素的笔记本、冰箱贴、胸针等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原来,是四川展馆直接将出圈的实体书店——“熊猫书店”,搬到了深圳文博会中。
“我们现场以‘熊猫书店’的造型为载体,展出了近200款以大熊猫和‘花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图书。此外,现场也呈现了一些数字化的项目。”新华文轩出版管理部工作人员舒怡介绍。而在现场,也可以看到在一块屏幕前,不少观众戴上VR眼镜,正在体验一款叫做“东坡藏书房”的数字产品。
“这款产品运用了数字藏书的技术,结合三苏文化的主题,打造了一个元宇宙的虚拟空间。用户进入空间之后,可以赏析苏东坡的作品,也可以戴上VR眼镜进去互动,点击空间中的数字藏书,就可以进行互动和阅读,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淋漓尽致展现了大熊猫元素的“熊猫书店”,展示着丰富的熊猫图书、文创。但四川展馆中飘逸而出的书香,还有不少来自阿来书房。作为曾获评2023“成都最美书店”等荣誉的主题书店,阿来书房每年举办近百场文学讲座、新书发布会、文化沙龙等阅读活动,吸引上万人次文化消费者到场。
在四川展馆中,通过展板的呈现形式,讲述着阿来书房如何从一家实体书店,逐渐进化为一个行走的文化品牌。同时,四川报业博物馆与阿来书房在同一区域亮相,向公众展示四川报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到“智与云”的发展变迁。
当文化遇上数字化,当新技术成为生产力,当新文化消费场景迭代升级,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四川,如何担当新文化使命,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漫步四川展馆中,在XR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里,在古蜀文明的璀璨悠久中,在与数字人“苏轼”的交谈中,都在书写着四川的万千气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深圳摄影报道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流程监管农民工账户是治理欠薪的源头之举
- 国家医保局:重点对口腔种植价格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开展检查
- 宁夏:“保姆式”服务、“个性化”政策为产业转移项目保驾护航
- 巴基斯坦军方称对伊朗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发动袭击
- 一江清水万重山 | 南京:山水为轴 打造“最美岸线”
- 一次高质量实习什么样
- 德国社民党提名朔尔茨为总理候选人
- 2023年前三季度乌鲁木齐国际邮件陡增 共处理邮件逾86万件
- 报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
- 浙江建德聚力汇智 打造新乡贤“带富”新样板
- 2024年春晚喀什分会场:歌舞乐展现大美新疆
- 福建新设三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 “连开三天家长会”?记者探访当事小学
- 改善高原人居环境 首款装配式增压增氧建筑亮相藏博会
- 用水彩艺术展现传统人文精神,李庆水彩画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警校实习生日记走红 幽默记录派出所工作点滴
- 铜资高速“进度条”刷新 川渝明年再增一条“感情线”
- 渝遂复线高速公路云雾山1号隧道双洞贯通
- 广西北部湾港最大卸船机首批顺利抵港并成功安装
- 2024年国庆档预售票房破亿元
- 热门推荐
-
- 自筑高墙,自断后路
- 昆明市出台云南首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
- 青海大通乡村振兴:“输出”“培育”见真章
- 冒充“黄牛”称有门票 男子骗了歌迷17万元
- 大韩航空一客机机舱内发现猎枪子弹 警方展开调查
- 南宁市落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助力企业跨境支付更顺畅
- 台风“马鞍”影响减弱 广铁集团陆续恢复部分列车开行
- 超20部影片定档 2024中秋国庆档电影片单发布
- 北京中轴线 见证历史与未来
- 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闭幕 发布促产业发展“新宣言”
- 1—7月份火电发电2573小时 煤电兜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 厦门港“丝路海运”航线船舶开行突破1万艘次
- 旅日大熊猫“彩滨”迎五岁生日 园方为它送上特别礼物
- 泰国政府拨款应对森林火灾与PM2.5污染
- 美媒:旅美大熊猫“乐乐”离世,终年25岁
- 七种风格成就最多元电影春节档 影片类型不同各具胜场
- 回应数字产业司法保护 杭州互联网法院探索网络规则之治
- 《2024年北京博物馆通票》首发 收费馆点门票减免超3600元
- 一“增”一“减”促增收 整合资源要素保障农民种粮有钱赚
- 与海岛“双向奔赴” 浙江新乡贤归巢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