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空心村”成了“不夜城”
中新社武汉10月22日电 题:“空心村”成了“不夜城”
作者 武一力
暮色四合,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不夜城悬灯结彩。漫步于不夜城“东市里”“西市里”的青砖步道,《木兰辞》故事和场景犹在眼前。
木兰不夜城是武汉首座不夜城,距离武汉中心城区约1小时车程。开街9个月来,已接待世界各地游客130万人次,成为当地夜游新地标。
而在7年前,木兰不夜城所在的杜堂村还是个贫困村。它位于大别山余脉丘陵地区,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八成村民常年在外务工,大量房屋、土地闲置。如何“自救”?当地政府下定决心,引进资金,号召能人回乡,发展全域旅游。
杜堂村第一书记、木兰花乡景区董事长葛天才就是其中的一位。2016年,他成立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杜堂村及周边近7000亩土地,种植果木花卉。
此后,葛天才又推动成立合作社,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和木兰文化,集中改造113户村民的闲置房屋,将杜堂村打造成集“农耕体验、赏花观光、滨湖亲水、户外拓展”于一体的4A级木兰花乡景区。木兰不夜城正是该景区的热门打卡点之一。
“木兰不夜城是围绕木兰文化、乡村夜游和网红经济打造而成的。”葛天才说。不夜城中,花木兰相关元素随处可见,内设80余场演出,都是基于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其中,大型实景演出《木兰传奇》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励志故事;杂耍剧《技惊四座》通过倒立、手技等绝技,展现乡亲们迎接木兰回乡的欢喜场面。
来到木兰不夜城游玩的瑞典《北欧华人报》社长宗金波说,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了一遍《木兰辞》,既展现了现代潮流,又融入特色文化。
村里成了“不夜城”,不少原本在外务工的村民自发回乡就业、创业。有人在景区经营特色小吃店;有人把旧房翻新改造,变成“一房难求”的小洋楼民宿;还有不少“Z世代”走上民宿管家、旅游主播等新兴岗位,为杜堂村“代言”。
如今,木兰不夜城有百余家餐饮、文创、娱乐商户入驻,老板大多是杜堂村村民。在此经营一家炒饭店的村民段先梅告诉记者,不夜城从开业至今一直对商户实行“零租金”政策,“每个月纯收入可达到两三万元(人民币,下同)。”
木兰不夜城“爆火”,也为周边木兰博物馆、木兰天池等景点带来了人气。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武汉市黄陂区共接待游客192.82万人次,其中,木兰花乡景区接待游客21.86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81.38%,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
“即使晚上十点,这个昔日无人问津的‘空心村’依然热闹。目前,我们还在不断提升木兰不夜城的商业综合体,将它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目的地。”葛天才表示。(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杭州首批“共富菜市”上线 为农产品插上“翅膀”
- 铁路上海站迎来“五一”假期运输客流最高峰
- 联黎部队:以色列军方坦克向联黎部队瞭望塔开火
-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客商云集 共享市场机遇
- “黄金周”户外骑行热 绿色出游折射生活新风尚
- 黎以冲突加剧 以色列称已击杀黎真主党两名继任者
- (新春走基层)四川80余支特色龙狮队会聚巴中 集中展演闹新春
- 福建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2.6万亿元
- 十五所高校开展大调查 学术助力云南乡村振兴
-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火起来
- 金中都城遗址公园打造“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馆”
- 聚焦北京文学与世界 2023“北京作家日”启幕
- 法国政府决定强行推动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在议会过关
- (经济观察)明确三大支持政策 中国住建部再释楼市利好
- 粮食生产大区湖南零陵农机“大军”助春耕再提速
- 持续调拨救灾物资 河北受灾地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广西推出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新民歌大会》
- 李玉院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将亮相长春农博会
-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中航道桥主塔墩首桩成功灌注
- 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文化中国行
- 热门推荐
-
- 澳大利亚寒冷天气持续 多州发布恶劣天气警告
- 5月20日发行!央行心形纪念币又来了,想拥有吗?
- 泥河湾盆地新发现:110万年前古人类已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
- 让业主补差价,烂尾楼交付只能靠“利益绑架”?
- 山东去年国内旅游收入超9000亿元 2024继续做足“文旅+”文章
- 悬崖上漂亮的小花别瞎采
- 打造“康养福地” 宁夏隆德凭什么?
- 女性临床诊断规范化项目在穗启动 呼吁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 德国一建筑工地发生脚手架倒塌事故 已致5人遇难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运营一周年 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11列
- 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发布系列成果
- 马尔代夫期待中马合作新成果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 甘肃种质库保种量逾2.2万份 农业“种源”插“科技翅膀”
- 用美食寻访城市底色,用暖意焕新城市亮色——腾讯视频《朋友请吃饭》的文艺创新与文化书写
- (经济观察)中国汽车加速驶向海外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海南高校在柬埔寨设立“中文+职业技能”琼菜工坊培训基地
- 美国供乌克兰武器层层加码 持续“拱火”遭国际舆论谴责
- 江西南昌糖画非遗传承人40载坚守 让“甜蜜”艺术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