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准不准?选对时机很重要
不少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年度体检时,为员工提供了几个月的灵活体检时间,供大家自行选择体检日期。然而,什么时候去体检、怎样的身体状态最适合体检,很多人却一头雾水。体检是否有“好时机”?不同状态下的体检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健康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农工党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谭丽玲,听她分享体检中那些不可不知的“小事”。
感冒、熬夜或聚餐后都不宜体检
体检时机的选择关系到体检结果的准确性。谭丽玲指出,体检的作用在于发现体内存在的健康隐患。为了精准“揪”出问题,体检前应尽量避免一些可能干扰体检结果的情况。
如果近期患有感冒、胃肠道感染等急性病,或短期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这时体检,血常规、血生化等一些指标可能出现暂时的异常,不能准确反映人体平时的健康状况。最好等病情好转,并停药3天后再进行体检。
此外,精神状态和饮食也会影响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当体检人近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或生活状态时,体检结果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而如果体检的前3天摄入了大量高脂、高糖的食物,或过量饮酒,血脂、血糖、肝功、尿酸等指标也可能出现波动。
“这些‘异常’往往只是暂时的,并不能真实反映日常的健康水平。因此,身体状态相对稳定的时候,才是体检的好时机。”谭丽玲提示。
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当体检者近一周经历了熬夜、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时,建议等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作息后,再去体检。同时避免在聚餐或饮酒后进行体检,给予身体充分的代谢恢复时间。
对于女性而言,选择体检时间时,还要考虑月经周期。谭丽玲提示,月经结束后的3至7天是女性体检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内,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相对稳定,利于获取更客观的体检结果。
此外,谭丽玲建议体检前一晚的21点后,应减少食物、水分的摄入,以确保空腹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准确性。
中年男性应关注血脂、肝功 中年女性警惕结节
中年人往往面临着更复杂的健康风险。
近年来,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发病率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各类结节,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于男性来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隐患。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运动减少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男性更容易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升高、代谢异常和脂肪肝等问题。因此,谭丽玲建议,男性应定期进行血液检验和超声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而女性在40岁以后,特别是进入更年期后,健康挑战显著增加。除了关注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女性还应特别注意各种结节问题。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加速结节的形成和生长。所以定期监测结节的变化,及时应对,是女性体检中的重点内容。”谭丽玲表示。
基础体检项目之外,是否额外选择自费的“增项”检查?谭丽玲认为,关键在于体检者的家族病史和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家族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病史,可以选择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检测等检查,以排查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有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必要的增项,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除此,近年来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也能早期识别个体患病风险,对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体检报告里的“小箭头”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问题
随着部分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许多人因担心体检发现问题而紧张,甚至开始逃避体检。
对此,谭丽玲认为,体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健康问题,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让许多疾病都可以在早期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而体检单中一些看似“异常”的指征,有时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控制和改善,避免使其发展成严重疾病。
异常体检结果通常根据危急程度和干预策略被分为两类。A类为急需处理的异常情况,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率≥150次/分或≤45次/分;严重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经安静休息后仍不能下降;以及一些化验指标的严重异常如:血红蛋白≤60g/L、谷丙转氨酶≥15倍等,这些情况需立即复查或进一步治疗;B类则是不那么紧急的异常,但需进一步检查或随访观察的,如腹部脏器的囊肿、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肺结节等问题,需定期监测和调整生活方式,加强管理。
在谭丽玲看来,报告单中的“主检医生结论和建议”才是“精华”所在,这部分内容通常由资深医师给出,是体检者应重点关注。一般来说,体检报告单里的小箭头标记,虽然表示某些指标偏离参考值,但不一定意味着有严重问题,需医生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如果体检结果显示有紧急健康问题,医护人员会及时告知和处理,体检者无需过度担心。
在体检后,体检者应结合主检医生的建议,及时复查或就医。同时,对稍微偏离正常值的异常结果,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调整。谭丽玲提醒,“不必为小问题过度担忧,现代医学让许多早期疾病可防可治,如血压、血脂、血糖的波动,一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即可控制。”(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列车上“小龙人”的除夕:服务好旅客就是最大心愿
- 塞内加尔移民船遇险仅38人获救 超60人失踪或死亡
- 贵阳:聚焦“三个关键” 数智共生未来可期
- 热带风暴袭击多米尼加 致1死2伤
- 让独居特困老人病有所医
- 财政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23.6亿元
- 逯长恩:向更多人传递新疆兵团历史与兵团精神
- 董宇辉那么火!东方甄选却净利下滑,钱谁拿走了?
- 法国参议员:没有理由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日媒:中国正式开放赴日团队游 日本航空铁路股价齐上涨
- 端午假期将至 两小时高铁圈内短途游成热门
- 宁夏开展2025年“在宁夏·非遗过大年”文旅系列活动
- 新疆百岁老人:眼不花耳不聋 愿意接受新事物
- 京张携手举办童声艺术节 近百场活动“点亮”雪如意
- 欧洲著名汉学家:中国要的是合作,中国是朋友
- 陕西十部门联合开展2024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 美国加州霍桑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两人身亡
- 新西兰九类输华产品卫生证书无纸化改革在天津启动
- 民调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16.4%
- 热门推荐
-
- 长三角2025年首趟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开出
- 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开幕
- 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治理开放日:到店订单数增长179% 全面提升消费者到店体验
- 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开幕 推动北京餐饮品质提升
- 国家邮政局发布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 巴西客机失事造成62人死亡 遇难者遗体已全部找到
- 英“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出故障 将缺席北约最大军演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出院居家治疗
- 综艺节目成为文旅融合新路径
- NASA公布小行星“贝努”样本影像及初步研究成果
- 昆明动物园猴山内2只猫疑似被猴群欺负?官方回应
- 第十一届慕尼黑华语电影节开幕
- 全国总工会:中国外派挪威海员最低基薪实现连续增长
- 我国最长智轨线路启动载客试运行 全长46.69公里
-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聚焦科技引领工业向“新”
- 辽宁大连突降暴雨 造成两人意外死亡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俄称瓦格纳事件“绝对不会”影响在乌特别军事行动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 “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国庆假期“慢充式”旅游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