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规范夜市的最大公约数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活力的晴雨表,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夜间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而夜市是夜间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它一头连着商户的生计,一头连着市民的生活。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不过,随着夜市规模的扩大,诸如占道经营、缺斤短两、噪声污染、环境脏乱等问题也不时显现,给不少城市的基层治理提出了现实命题。一座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如何让夜市既有烟火气又“不呛人”,则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夜市需要热闹,但这种热闹贵在有序,有序方可长远。在城市发展夜市的过程中,环境卫生、公共交通、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保障能否跟得上,直接关系着广大居民的消费意愿和幸福感。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夜市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台相关举措,鼓励和规范商业外摆。当然,商业外摆并不等同于夜市,不过这类场景有很多的确是发生在夜市中,两者之间有着相当的交集,不少问题也具有共性。如果说,目前各地关于夜间经济的政策设计大多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层面,那么在夜市规范管理层面,那些关于商业外摆的政策举措则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和补充。
事实上,烟火气与秩序感并不存在天然的冲突。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往往源于粗放式管理模式。对各地各有关部门来说,促进夜市规范有序发展,就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智慧赋能,在疏堵结合的精细化治理中实现全过程监管和人性化服务,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形成合力。
夜市长远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而好环境要依靠各方共同营造,既离不开有效的管理,也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针对相关现实问题,政策举措要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夜市商户、消费者、周边居民等多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寻求平衡点。共建共治共享是城市治理的关键之一,在夜市规范发展上,要实现全过程监管,同样也要实现协商共治。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从根本上解决各种问题。
(中国经济网供稿)
邓 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促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引入外籍调解员“以外调外”
- 《一代宗师——赵松庭笛子艺术全集》新书在京首发
- 避灾遇酒店涨价、网红摆拍作秀 抗洪救灾不容乱象搅局
- 中信银行收逾2.2亿元巨额罚单 涉56项违法违规行为
- 张新成:放下杂念,沉浸式成为角色
- 上半年游戏产业产值超1400亿元 用户规模6.74亿
- 2023中国(四川)—新加坡经贸合作交流会在蓉举行
- 河南商丘民权机场正式投入驻场使用
- 3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6% 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 韩国、挪威、加拿大……一天之内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客机事故
- 天津举办“龙抬头”民俗主题邮资机戳纪念封发行活动
- 浙江东阳发现一处文物点 专家初步判断疑似宋朝古墓
- 俄解除伏尔加河地区四机场起降限制 俄军对147处乌方地点进行打击
- 开锁换锁五花八门收费惹争议
- 中行报告:下半年中国消费料温和修复 居民消费信心或提升
- 海内外专家学者、王氏宗亲齐聚厦门缅怀开闽王
- 布基纳法索北部51名士兵遭伏击身亡
- 新闻特写:“摸”得到的结婚誓词
- 直击粤琼“混编”团队抢修海口电网
- 2023年青海科技活动周启动 民众乐享“科技佳肴”
- 热门推荐
-
- 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等最新考古成果在济南展出
- 新传感器可提前17年检测阿尔茨海默病
- 湖南东安让“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
- 海南岛东北部普降暴雨到大暴雨 4日夜间起降水趋于结束
- 曾是全国最小双肺移植患者 小佳佳如今年年得奖
- 台风“格美”来袭 浙江温州发布防台Ⅳ级警报
- 话剧《蓟州疑云》用现代悬疑重新阐释经典“水浒”
- 中国手机市场底部将过?
- 拥抱、亲吻,既治愈又减肥
- 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核能综合利用成热点
-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
- 内蒙古草原铁路开行定制化研学专列
- 国家统计局: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
- 3·15晚会曝光主板机黑灰产业链 深圳:查封经营场所
- 中新真探:红壳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 浙江办国际人文交流年度盛典 新添10个世界看浙江“窗口”
- 英媒:乌克兰4月之前或仅能从西方获得50辆坦克
- 中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爱卡寒假公益行:为成长构筑防线
- 线下“歌友会”筹鱼粮,斗鱼“江豚微笑KTV”呼吁网友保护“水中大熊猫”
- 中国商务部:望美方谨慎决策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