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产业沃土如何发“新”枝——2024年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侧记
“我是做刀具的,来自‘中国刀剪之都’阳江,之前跟沈阳机床企业有过接触,这次想更深入了解一下,能否帮忙协调?”“没问题,咱们先沟通需求,我帮您对接。”9月7日,在一辆行驶中的大巴车上,一位广东民建企业家会员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完成了一次高效的信息交换。
当天,数百位参加2024年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简称“非公论坛”)的民建企业家会员奔赴辽宁六地,开启考察行程。作为民建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而倡导举办的一个品牌活动,非公论坛已走过二十余载,也是第二次在沈阳举办,不但见证了这片黑土地的经济蝶变,更为东北振兴发展搭起了一个凝心聚力的大舞台。
“刀剪之都”望向“机床之乡”
从阳江到沈阳,距离3000公里。这位来自南海之滨、“刀剪之都”的企业家,之所以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北,是因为这里也有个响亮的名字——“机床之乡”。
“产业基础好。”本届论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在谈到辽宁产业发展优势时,不管台上的演讲嘉宾,还是台下的参会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句评价。
大家为何会有如此共识?源于这片土地积累近百年的工业实力。
以被誉为“工业母机”的机床产业为例,共和国的第一台普通车床、卧式镗床、立式钻床、数控车床均诞生在沈阳。如今,这里依然拥有规模以上机床企业30余家,产品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长期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目前辽宁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优势明显。”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杨成长还提到,当前辽宁正全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和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元级产业基地,做强做大数控机床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辽宁的产业发展优势,不仅限于工业基础。东至鸭绿江口,西至绥中老龙头,海岸线绵延2200多公里,拥有6个港口20个港区,让这里成为面向东北亚、联通“一带一路”的开放大通道。
“辽宁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禀赋突出。要抓住RCEP签署机遇,并加快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在论坛上,大连海事大学教授黄庆波作专题演讲时表示,“辽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打造引领东北开放合作的新高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区。”
老工业基地“过坎”迎蝶变
扎实的工业基础、便利的区位资源,这是辽宁经济的重要标识。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这里经历过发展的阵痛,也正迎来向“新”的蝶变。
“这个车间一年的产值是多少”“海外客户怎么向你们下订单”……7日,参加论坛的广东、新疆、江苏、四川、广西代表团民建企业家会员走进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鼓集团)考察,看到一件件压缩机精密零部件的生产场面,表示赞叹并不停地发问。
据介绍,近年来,沈鼓集团在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千万吨级炼油压缩机、大型长输管线电驱压缩机等领域实现了核心设备技术突破,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等诸多新市场和海外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
作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沈鼓集团成立70多年来经历过辉煌,也曾陷入过增长乏力困境,又是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突围?
在一处车间门口,立着一块宣传牌,人们可以看到沈鼓集团2021年至2023年混改两年间的经营数据变化:利润增长4倍,净资产收益率提高10.4%,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4%,资产负债率下降6%。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四批国企混改试点企业,沈鼓集团深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由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其他小股东组成的新资本结构,企业创新力、竞争力、治理力以及企业家引领力持续提升。
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提升的不仅是企业硬实力,还有营商软环境。
2023年,辽宁开始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被作为行动的“先手棋”。
在本届论坛上,辽宁省数据局(营商环境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作了一次专题演讲,用多项数据“说话”,向到场的全国860余位企业家、专家学者展示辽宁省营商环境的变化。
“推行‘办事不找关系’的改革,两批次核定权力事项50万项;坚持‘新官要理旧账’,针对政府承诺不履行、拖款等现象,推动解决相关问题1.8万件……”该负责人表示,如今,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经营主体和群众营商环境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历史的根脉结出创新的果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我把项目落到辽宁,未来将投入高速船舶的生产研发。”在本届非公论坛沈阳市参观考察活动上,鲸谿(辽宁)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兆江分享了在辽投资兴业的情况。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辽宁省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22.7万户,同比增速7.6%;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30.8万户,经营主体发展势头强劲。此外,2023年辽宁还一举扭转了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局面,人口净流入达到8.6万人。
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建也通过非公论坛平台,让更多青年会员人才看到辽宁发展的潜力,增强东北全面振兴的信心。“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非公论坛,通过交流更加了解辽宁的产业实力,也看到这里为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的改变和努力。”来自北京的民建会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产业协同高级经理王浩轩表示。
作为从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人员,王浩轩认为辽宁具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基础。他说,未来会邀请产业上下游生态的合作伙伴来考察,无论是从车路云一体化的环境搭建还是后期运营上,相信都可以和当地政府进行更多更好的合作。
“这次来参加论坛了解到,抚顺的冰雪资源其实也很丰富,雪质、雪道条件都很好,就是缺乏营销宣传。”来自天津的民建会员、卡乐智慧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章超看好辽宁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潜力。她表示,正在考虑落地一个冰雪项目,希望能和当地达成合作意向。
非公论坛的举办,让民建会员触摸到辽宁工业的历史,看清国家发展的未来。
行走在沈阳街头,奉天机器局历经百年沧桑,更名为沈阳造币厂,现在是中国铜合金硬币生产基地;奉天驿同样走过百年更名沈阳站,如今停靠着现代化“复兴号”列车;始建于1939年的沈阳市味精厂,不再生产红梅味精,而是变成艺术味十足的红梅文创园……
看这片产业沃土不断发出“新”枝,留下的是实业兴国的根脉,结出的是创新发展的果实。(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 报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医学专家发现阿尔法射线可“祛邪扶正” 有望造福晚期癌症患者
- 两岸青年企业家面对面交流 分享“创业经”
- 央行首次公告买断式逆回购交易 10月操作5000亿元
- 瑞典停止资助近东救济工程处 以军空袭加沙造成至少25人死亡
- 继续号召西方军援,泽连斯基:“俄罗斯想报复”
- 牡丹花开二十年 一出昆曲“还魂记”
- 粤北赣南等地4日有大暴雨 南方强降水5日后显著减弱
- 抖音电商“同行者”:开拓线上新市场,激发线下供需新活力
- “碳”路先行|能源之城掀绿色工业革命 探寻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发展密码”
- “小学生不盲从标准答案”是宝贵一课
- 世界地球日,请查收这份健康星球“投资报告”!
- 聚焦决策智能 同盾科技入选金融街论坛“中国数字金融独角兽榜”
- 员工以删除重要数据“要挟续约”被解雇
- 聚焦“传承·传递·传播” 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开幕
- 外媒:瑙塞达赢得立陶宛总统选举
- 辽宁推动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 天津红十字会启动“海河守护计划”
- 查明“往黄豆酱里大小便”传言对食品安全和市场公平负责
- 山西孝义:因偷排不明液体导致三人中毒死亡 两名重点嫌疑人被控制
- 墨西哥蒙特雷市发生命案 6人遭枪杀
- 热门推荐
-
- “甜妹、小太阳”角色获青睐 “娇憨”成荧屏杀手锏
- “阳光型抑郁症”引广泛关注 心灵会“感冒”越早治越好
- 中国五矿完成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收购
- 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投放超万亿元
- 四箭齐发 楼市期待“新拐点”
- 做好“三篇文章”,助A股上市公司成为“优等生”
- 湖北:5G创新应用向三大产业同步铺开
- 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流量突破20亿人次
- 中国雪乡霜降节气迎来今秋首场降雪
- 倪妮新片《漫长的告白》首映 主创呼吁支持正版
- 以和美,敬世界 五粮液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
- 中国微型文化雕刻装饰品展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展出
- 天津印发三年实施方案 打造算力产业发展高地
- 上海郊区基层医疗团队缘何多次“脱颖而出”?“输血”与“造血”并举 中医特色受青睐
- 交通运输部:11月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5.8亿人次
- 伊朗称对以色列的回应“不可预测” 美方重申将保护以
- “天津之源看红桥”——“源文化”地图发布
- 通胀降温,美股收涨,苹果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 老外秒变“广西老表”!爱上广西的N种理由→
- 宁淮城际铁路省界至六合双线特大桥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