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减损专家谈|强化标准引领 推进节粮减损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一粒粮食走过了收获、储存、加工、销售“四季”,全链条的节粮减损工作需要标准持续有力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节粮减损专家谈”,邀请权威专家解读节粮减损相关话题。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粮食标准处处长徐广超表示,粮食标准贯穿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领域,强化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可以为节粮减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引领和技术支撑作用。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高度重视节粮减损标准化工作,构建了粮食流通节粮减损标准体系,覆盖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各环节。
在收购环节,徐广超称,《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合理设置相关指标,能够有效促进节粮减损。如修订《大豆》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科学调整“损伤粒率”质量指标,等内大豆占比从66%提高到90%,既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又有效增加收购粮源,促进节粮减损。
在储存环节,徐广超表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绿色导向、降低损耗,发布的《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规程》《惰性粉储粮防虫技术规程》等粮食行业标准,通过绿色杀虫技术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储存环节粮食损耗,有效提升绿色储粮水平。
在加工环节,徐广超指出,坚持适度加工、营养健康,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工的产品,通过合理设置加工精度等指标,引导加工企业避免过度加工,带动消费者转变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观念。比如,《大米》国家标准通过设置加工精度上限来引导企业适度加工,既更多的保留了大米的营养成分,总出米率又能提高1.25个百分点。
“另外一方面就是重点规范产品加工操作技术,”徐广超表示,正在制定的相关产品适度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指导企业生产加工,更好地推动以标准化引领油脂产业节粮减损。
标准如何体现大食物观下的节粮减损?
徐广超表示,在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已经不再是狭义的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粮食安全目标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草原、森林、湖海等等。围绕“粮食”,增加食物的多元供给,其实就是节粮减损。
徐广超指出,首先,建立木本油料油脂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动发布了《油茶籽油》《牡丹籽油》《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等木本油料油脂标准近30项。其次,加大全谷物标准有效供给。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突出绿色优质、营养健康、节粮减损,推动发布实施《糙米》《全麦粉》等10余项全谷物标准,基本涉及市场上流通量较大全谷物产品,全谷物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标准助力节粮减损的作用,徐广超指出,一要抓好重点标准制修订。强化大宗粮油适度加工、全谷物标准制修订,加强先进适用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快粮油机械仪器设备技术标准升级。二要加强标准贯彻和实施。开展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促进粮油产品加工企业积极采用节粮减损标准,推动粮机生产企业技术升级。三要持续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支持社会团体、企业研究制定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提升节粮减损标准的市场有效供给。(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尼总统佐科赴澳大利亚参加“特别峰会”
- 经济日报评论员: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第六届进博会筹办工作由招展为主转向招商办展为主
- 成都优化支付、出入境等多项服务 便捷外籍人士世园会期间赴蓉
- 中国将发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 山水画家江郁之一批画作亮相广东美术馆
- 卫星观测揭示格陵兰冰盖近40年损失逾5000平方千米冰
- 浙江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成立 助新质生产力落地应用
- 山东农企各显身手 拓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 谈话节目《众声》持续热播 蔡康永“入驻”优酷人文细听“众声”
- 港股失守16000点关口 专家指2024年股市全面减值空间不大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邢志宏:以“人防+技防”织密耕地保护天罗地网
- 祁连山国家公园首部雪豹生态纪录片正式发布
- 中国皮影:小光影映射大世界
-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向西藏森林消防总队训练大队捐赠图书
- 春节假期珠江日夜游持续火爆成“打卡”热门
- 厄瓜多尔议会批准厄中自贸协定
- 上海世博地区将建成13座世界顶级大型文体场馆
- 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元
- 新型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合作者号”在深圳启用
- 热门推荐
-
- 6000名海内外客属后裔福建宁化石壁祖地祭祖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山东精准开展“因需施策”技贸服务 助推优质农产品“卖全球”
- 诗与远方竞芬芳 江西文旅何以“风景独好”?
- 浙江象山再现古老渔家民俗 绽放非遗之美
- 一块网红冰箱贴背后的“经济账”
- 同全球“链”起来 中国建设者助力肯尼亚蒙巴萨港联通世界
- 伊朗一军营发生枪击事件 致5名士兵死亡
- 院士单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十年内将达35万亿元
- 德国企业积极拥抱中国市场
- 非遗“点亮”民众生活 上海各处古意浓浓
- 九旬院士徐如人:一生科研路 不断育“新果”
- 北京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港股中国天瑞水泥跌超99% 市值仅剩1.41亿港元
- 新老朋友共赴“光影之约” 感受千年古城平遥魅力
- 巴勒斯坦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巴中友谊历久弥坚
- 胰岛素行业将迎巨变?
- 翻拍想收获口碑、票房离不开本土化创新
- 循迹商代中期都城: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城市有哪些秘密?
- 碳配额价格上涨意味什么
- 别让压岁钱“压”得人情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