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近6000亿元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尹倩芸)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亚俊13日表示,中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当日,2024年服贸会中国AIGC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杨亚俊在会上提到,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成效持续提升,在制造业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应用落地,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同时与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加速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他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积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一方面,支持人工智能通用底座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研发,丰富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降低算力门槛。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人工智能成果推广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的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中应用落地,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供需对接,以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组织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试点,加快产业智能化升级。
他还提到,要深化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培育,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行业,弥合智能鸿沟,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应用市场、人才培养、安全保证等方面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汉江纸飞机节”在首尔举行
- 2023德中经济峰会在沪举行 各界人士共话合作
- 西藏阿里地区迎来首个综合性博物馆
- “神州北极”漠河首次同一天早晚拍到极光 游客坐飞机“追光”
- 第六届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开幕
- 浙江台州:大麦屿港至泰国航线正式开通
- 民间投资好转提振市场预期——从开年经济新亮点看信心
- 湖南雨雪冰冻进入“最强时段” “黑科技”保供电、严防事故灾害
- “守正·创新——宜春版画作品文献研究展”在南昌开展
- 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竞技标准项目工作组在贵州成立
- 欧盟向加沙地带追加25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台风“珊珊”登陆日本鹿儿岛 多地出现人员伤亡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
- 湖北咸宁:8000余亩水稻开镰庆丰收
- 贵州大方:用好“天麻”品牌名片 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 专家:短视频拓展公益半径,全民参与微公益时代或来临
- 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力以赴抓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 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 汉字在国门外天地有多大?揭秘东亚汉文圈背后的世界
- 安徽滁河水质异常情况通报:污染源确定,对涉案人员立案调查
- 透视2024年旅游业:情绪旅游成新动力,跨境游持续升温
- 热门推荐
-
- 90%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治愈
- 深陷学术不端风波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宣布辞职
- 【科普中国】疫情期间怎样买菜更安全?权威提示!
- 中国正能量丨奋进路上的中国式现代化
- 广东茂名荔枝产业进阶:从“夏季限定”走向“四季可期”
-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
- 福建建瓯举行北苑贡茶民俗文化节
- 高空抛物图省事 刑事责任躲不掉
- 黄埔海关查获17吨旧机电产品
- 最后的军礼!这场退役仪式情重如山
- 武汉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江豚“逐浪”场景频现
- 广西修订法规: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
- 盖茨基金会宣布资助近50个项目助力公平使用AI技术
- 春运进出北京客流量料近5000万人次
- 沈阳故宫院藏画卷亮相伪满皇宫博物院“小白楼藏书画掠影展”
- 《毒舌律师》成史上首部港产票房破亿电影
- 2023年大江论坛·皖台青年三创论坛在安徽黄山开幕
- 中新真探:常滴眼药水可以保护眼睛?
- 陕西推进文旅强省建设 今年1月至8月接待国内游客超5亿人次
- 海外网评:军费开支全球最高,美国穷兵黩武祸乱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