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向海泉州|刺桐万国商 烟火光明城
13世纪,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的德化瓷风靡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罐”。雅各·德安科纳则带着丰富的欧洲制造来到泉州。“街上有如此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照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这里被誉为“光明之城”。
宋元时期,中国制造和多国制造汇聚泉州港,成为世界海洋贸易盛况的实物见证,更是东西方文化汇流融合的载体。
纷繁异域香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艘沉睡了700多年的宋代福船,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的古代远洋商船。“怎么判断它是返航的商船呢?”馆长丁毓玲说,“在船上,考古发现了多种外国商品,比如沉香、乳香、檀香、龙涎香、胡椒等。”
宋代是香料进口最多的时期,品种多达300余样,对促进我国传统中医药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货船的商品上绑着木质牌签,写着人名和店名,有96件之多,反映出当时泉州香料贸易的繁盛。”丁毓玲介绍,现在流行的海外代购,宋元泉州就有了,船主装完货,就把空闲的舱位交给船员,让船员自己带货买卖,以抵工钱。
“大舶高樯多海宝。”中外商船满载进口商品抵达泉州港,是怎样一幅场景?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一组名为“迎蕃货”的人物雕塑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画面。“台上的美女正在跳舞,她旁边放着进口象牙,这就是早期的直播带货。”一位来自海南的中学生惊喜于自己的发现。
“蕃舶之饶,杂货山积。”据记载,宋代泉州进口货物,除了香料,还有药品、衣料、木材、宝货等。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物品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在唐代,胡椒是奢侈品,却出现在宋代从泉州出发的远洋贸易船上,说明这种物品已经逐渐普及到了日常生活。
神奇中国白
宋元泉州不光有海外代购,还有“定制化”出口。泉州市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的龙纹军持便是例证。军持是国外宗教徒用来净手、贮水的器具,加上中国传统纹样,体现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德化窑的青白釉小瓶也被称作马可·波罗罐。当年,马可·波罗带着德化瓷回到故乡意大利威尼斯,至今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还收藏着青白釉四系罐。
2007年,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沉船被打捞出水。船型为尖底福船,船上满载货物,品类丰富。陶瓷器占比最高,其中德化窑、磁灶窑均来自泉州。
一条窑址,一眼千年。德化盛产优质高岭白土,且林木河溪密布,得天独厚的条件令窑火千百年不熄。全县18个乡镇均有古窑址分布,达239处。宋元时期的窑址有42处,一年可烧制数百万件瓷器。
“德化瓷始终面向海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生产线。”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宋元时期,德化出口的瓷器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如军持、碗盘碟和粉盒等,明代人物雕塑类艺术瓷增多,到了清代又大量生产青花瓷。
中国审美,沟通世界。明代出口欧洲的德化瓷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被法国人视为“瓷器之上品”,获誉“中国白”。
海外贸易是一条双向奔赴的旅途。异域珍宝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上品融入了外国人的审美,泉州积极参与世界贸易,为构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贡献有益探索。
市井十洲人
1月25日,几名泰国留学生头戴蟳埔簪花围在开元寺留影。谈及来中国留学原因,她们表示,中泰之间商贸往来频繁,学好中文未来会有更多机遇。
早在唐代,外国人已游走在泉州街头。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展至鼎盛。泉州城扩建,环城遍植刺桐树,泉州又名刺桐。白天,刺桐城街上“缠头赤脚半蕃商”,到了夜晚,油灯亮起,恍若白昼。
北宋时,泉州设立来远驿,制定犒宴馈送条款,指派专职官员招待外国使者和客商。市舶司对外商负有监督管理之责,将蕃学和公墓纳入管理,蕃商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保护。政府还给予蕃商各种优待,这些举措使得蕃商与当地政府、商民和睦共处,促进了海外贸易繁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印度乃至地中海地区的商贩留居泉州,将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带到这里,许多人与当地人通婚,甚至考科举、在朝为官。一时间泉州的国际范儿无出其右。
考古学家在泉州发现了钦赐“世”姓的锡兰国(斯里兰卡)后裔的祖茔与墓碑。《世家族谱·锡兰祖训》记载,锡兰国王子“因爱此地山水,遂家焉”。
许世吟娥是锡兰国王子后裔。1月28日,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现场,她讲述了多次参与中斯友好交流活动的故事。2019年,她推动泉州鲤城区和斯里兰卡科特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不同的寺庙比邻而居,路上可以听到不同语言,吃到不同国家的菜,买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品……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创造了多元族群共生共荣典范。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相互尊重,共享机遇,共同繁荣。
2年3次到访泉州,人民网阿拉伯语专家瓦利德亲眼看到了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他相信,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泉州将延续辉煌!(人民网记者 赵艳红 金慧慧 实习生郭雅琪)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2035年将重点实施《永乐大典》等保护工程
- 云南普洱发生4.6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春节庙会游园攻略来了
- 哈里斯医疗报告公布:“很健康,有望成功履行总统职责”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会谈
- 中央气象台:未来10天江南东部华南南部有强降雨
- 广州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 “粤”月都有新体验
- 上海市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商业保险)启动
- 一夜之间,他们被查封!
- 中国证监会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
- 新疆乡村“绣娘”登国际“舞台”:一针一线皆热爱
- 福建泉州多措并举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 当网暴来敲门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 福清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辟绿色通道 救助受伤海员
- 广东启动2024年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活动
- 中国(山东)—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业、贸易与旅游推介会在济南举行 深化丝路合作
- 青海重点沙区实现“绿进沙退”
- 浙江39.6万考生迈入高考考场 比去年略增
- 财政部:2024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为历次规模最大
- 南非约堡输电电缆盗窃破坏案件频发 用电安全不容乐观
- 热门推荐
-
- 新西兰中学生杜天俐:学中文动力来自中国留学生朋友
- 春季长高黄金期 营养科专家教你孩子长个“秘籍”
- 科技激发小红果大能量 宁夏枸杞产业向千亿产值迈进
- 全国3000余只河蟹在沪角逐“蟹王蟹后”
- 法国企业家:“产能过剩”论实质是西方担忧“跑不过”中国
- 尺素金声|专利全球占比42%,中国5G加速跑——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④
- 90后北大选调生帅远华拟任乡镇党委正职,3年前曾破格提拔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阐述中方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立场
- 超算模拟天体大碰撞显示——月球可能在数小时而非千年内形成
- 首届金熊猫奖“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活动成都启动
- 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科技创新希望在青年人才
- 迎全球“孔子学院日” 哈萨克斯坦孔院举办中国文化展演
- 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助力现代码头开辟新能源出口新航线
- “2025相约今宵”春晚新闻发布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
- 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到货”!这些地方有暴雪
- 四川推进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 将实现核心景区高速直达
- “宜昌造”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口
- 吉林推出旅游口袋书《北有长白》《一江松水》
- (八闽千姿)千年汀州府 两岸渊源深
- 【东盟专线】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帮扶援助 柬埔寨10万民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