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中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
中新网兰州9月9日电 (王牧雨)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达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30%,“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该地成为全国制种面积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县(区)。
9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甘州区政府副区长白福年介绍说,近四年来,甘州区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新品种研发、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
“种子年加工能力较2020年末提高25%,年节省劳动用工成本1000万元以上。”白福年介绍说,全区累计投入奖励资金9600万元,对11家龙头企业进行产能提升改造,支持企业研发,购置玉米制种去雄、收获等环节机械设备,种子生产加工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
玉米在中国是仅次于稻、麦的主要粮食。由于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加之光照充足、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被誉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
近年来,甘州区投资建设张掖市登海种业西北科研中心等项目,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玉米雄性核不育技术示范基地,围绕玉米制种产业取得专利等科技成果达300多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省审玉米新品种315个,引进培养技术人才300多名,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0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同时,该区设立种子法庭,加强法治保障。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参与化解各类涉种纠纷,为涉种案件审理增添专业视角和专业支持。同时,构建服务制种产业“法庭+”模式,与辖区党委政府、行业组织、制种企业联动,凝聚解纷合力,化解行业风险,为制种“种产销”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热评:开辟“旧金山愿景”,架起中美相向而行的桥梁
- 四川内江:男子搭讪女孩遭拒后打人 已被刑拘
- 地震时背起同学撤离 申延辉、柴宇喆、李凯楠,好样的!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瑞昌:农旅融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40余位国内外网红达人齐聚江西篁岭 探寻古村文化魅力
- 和评理|面向未来 携手同行
- 中国铁路:12306新增推送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等信息
- 酱货怎么挑?炒货怎么拣?海鲜怎么选?办年货吃货有秘籍
- 优质影片不断“破圈”
- 投资资产超6万亿元 中国人寿看好A股长期配置价值
- 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上线“京通”
- 韩警方累计抓获59名“杀人预告”发帖者 防身用品销量飙升
- 韶关武江安全转移危险区域民众164人
- 我国将核定公布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
- 西部陆海新通道:畅联东盟 多方共赢
- 西安:高校学子体验汉服之韵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 第六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
- 全国规模最大高原山地绿色能源基地一期工程投产
- 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热点问题需要关注
- 外媒:美国洛杉矶山火遇难人数升至24人
- 热门推荐
-
- 第十七届柬埔寨贸易博览会在金边举办
- 执业兽医缺口达30万人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宠物医生
- 国家无线电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甘肃:以研促学寻脉中华传统 根植文化自信
- 哪些日子最需要仪式感?受访青年认为是婚礼和生日
- 遇见福建:寻味漳州地标 共享山海盛宴
- 福建福州:新春送岗进驿站 就业服务要“超速”
- 于文文:相信林楚萍,成为林楚萍
- 浙江义乌一季度快递业务量超27亿件
- 降价约10%!民航暑运供需两旺,国内国际机票都便宜了
- 《三体》总制片人:我们只是拓荒者
- 中国导演乔梁作品《塬上》《追月》于韩国展映
- 绿色消费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打造“好房子”“好小区” 青海精准施策
- 2024外交官与民营企业家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 不再仅依赖“价格内卷”,中企出海实现哪些升级?
- 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 原创芭蕾舞剧《红楼梦》 让足尖在中国古典意蕴中翩跹
-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第四届“博望青年论坛”开幕
- 宁夏前8个月外贸贸易额131亿元 成品油进口同比增长逾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