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中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
中新网兰州9月9日电 (王牧雨)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力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区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达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30%,“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中国唯一的玉米种子区域公用品牌。该地成为全国制种面积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县(区)。
9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甘州区政府副区长白福年介绍说,近四年来,甘州区投入财政资金、争取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和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近4亿元,重点支持制种企业新品种研发、机械化装备购置等项目,持续推进制种产业做大做强。
“种子年加工能力较2020年末提高25%,年节省劳动用工成本1000万元以上。”白福年介绍说,全区累计投入奖励资金9600万元,对11家龙头企业进行产能提升改造,支持企业研发,购置玉米制种去雄、收获等环节机械设备,种子生产加工自动化、流程控制信息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
玉米在中国是仅次于稻、麦的主要粮食。由于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加之光照充足、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被誉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
近年来,甘州区投资建设张掖市登海种业西北科研中心等项目,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玉米雄性核不育技术示范基地,围绕玉米制种产业取得专利等科技成果达300多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省审玉米新品种315个,引进培养技术人才300多名,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0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同时,该区设立种子法庭,加强法治保障。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参与化解各类涉种纠纷,为涉种案件审理增添专业视角和专业支持。同时,构建服务制种产业“法庭+”模式,与辖区党委政府、行业组织、制种企业联动,凝聚解纷合力,化解行业风险,为制种“种产销”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 浙江杭州公安让“护企优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启幕 多处现“世界性元素”
- 大雾黄色预警!8省区市有大雾 北京河北等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 商务部: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间苯氧基苯甲醛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 机构开展艺考培训须“证照齐全”
- 宁马城际铁路(南京段)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 通讯:60余名专家学者内蒙古“行走秦长城”见闻
- 韩媒:韩检方再次申请拘捕涉毒演员刘亚仁
- 陕西出台六条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学者王立群:诚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知识偶像投身商业代言,先别急着否定
- 总投资30亿元 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起步区动工
- 抢滩预制菜“风口” 顺德以科技力量支撑预制菜产业发展
- 外媒:美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系统参与拦截导弹
- 《海王2》票房不足5亿 超级英雄电影没人看了吗?
- 安徽黄山:太平猴魁全面开园上市
- 【图解】前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近40万亿元
- 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广东 粤海面风力持续加大
- 余华英案重审二审今日开庭 曾辩称5000元卖掉亲生儿子是抚养费
- 热门推荐
-
- (身边的变化)绿美广东见成效: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 山东打造城乡末端物流服务站 推动农特产品“上行”
- 国际观察:加拿大政府应承担灭绝原住民族群的历史罪责
- 年轻人出游喜欢被“文化味儿”填满
- 第六届进博会:56家新加坡企业参展 近四成是“新朋友”
- 重庆大学深入实施“头部企业”工程 “强强联合”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 从温暖家庭到智能家居,奥普以科技打造美好生活
- 中汽协:2月汽车整车进口同比小幅增长
- 中伊能源合作谱写绿色新篇章
- 江苏阜宁长者幸福食堂:不仅办好“食”事,更能办好实事
- 【世界说】美媒:“一支难禁的AR-15”写下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悲惨史
- 北京朝阳门南、北小街慢行空间“公园化改造”将于7月完工亮相
- 芬兰加入北约后,北约秘书长:成员国同意瑞典应尽快加入
- 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重点实验室在广州大学启动
- 百年米轨焕发生机 旅游观光列车受青睐
- 震中日记丨土耳其小伙阿斯穆和我们并肩战斗
- 中新健康丨排球大小肿瘤包裹臀部 新生儿在上海获治疗
- 海南配合59国免签入境政策推出旅、医服务新产品
- 记述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真实人生轨迹 《章乃器年谱长编》在沪出版
- 沪上咖啡与书“香”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