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文:相信林楚萍,成为林楚萍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中新文娱记者 郎朗)颠覆一个女性安逸顺遂的生活,或许只需一场沉沉的梦。
喝下睡前必备的蜂蜜牛奶,解开睡衣的第一粒纽扣,关灯。再次睁眼时,纽扣被扣好,窗户的月牙锁被打开,床上多了一方被浸满麻醉剂的蓝色格纹手帕——“女性独居”的社会议题,在芒果TV季风剧场《消失的孩子》中,以更直观的方式冲击了人们的心理防线。
睡梦中遭遇性侵的“林楚萍”一角,也冲破了饰演者于文文的舒适圈。
“我和林楚萍差异很大,完全是两个极端。”
相信她,成为她
林楚萍离于文文很远。
她性格温和,娇生惯养,穿柔软的针织衫,衬衫衣袖上还有荷叶边,遇到事情不敢发声;于文文从小留学独立生活,玩吉他,形容自己是刺猬,唱歌也唱《刺猬》,用坚硬的外壳包裹自己。“她的成长环境、经历的事情可能是我这辈子没办法经历的。”
如何让怯懦的林楚萍从“浑身是刺”的于文文中走出来?于文文选择和林楚萍站在一起,相信她,成为她。
“感受她的心情,考虑她会有的想法、她会做出的判断,以及她为什么那样做。”
于文文不喜欢“设计”这个词,觉得它藏着某种距离感和刻意,这样语境下的努力也显得有几分笨拙。
“我希望能做到,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林楚萍应该做的事情。”即便是松弛的状态,林楚萍也肯定不会像于文文那样“葛优躺”,所以在拍摄期间,说话、吃饭、喝水、体态坐姿,于文文都以林楚萍该有的样子生活着。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立场和原因的。真正成为她,才能演好她。”
拆解“林楚萍”
于文文是那种“做完功课再玩”的人。
在开始一件事之前,她习惯提前找出可能会面对的困难。在《前任3》中,是失恋吃芒果的人物状态——她提前几个月进入状态,瘦了好几斤,缓了好几年;在《消失的孩子》里,是被打乱的叙事结构和时间线中,如何拿捏“林楚萍”微妙的情绪。
“猜测自己发生了什么和要去面对这件事是两个概念。”于文文抽丝剥茧般分析了一场戏中某个瞬间的情绪。哥哥带林楚萍去做检验,等结果的时候,其实林楚萍心里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但不想面对。拿到结果时身边只有哥哥,无奈、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既想抓住罪犯,又怕这件事公之于众后自己没办法抬头做人……
几秒钟的情绪被于文文拆解出好几个层次,而情绪是没有台词的,只能通过情感迸发那一瞬微蹙的眉头、颤动的睫毛、流转的眼波来感受。
“拿到角色的时候,就知道它不简单,每个细节都存在难度。”被躲在暗处的侵犯者窥探的林楚萍,各种防御性的抵抗也被放大。
比如和异性无意间碰触时,下意识的紧张和不适;比如同事吴骏小心翼翼地问到:“你之前是不是受过伤”,震惊、慌乱、警惕的林楚萍像刺猬一样瞬间竖起了刺,羞怒地离开。
一连串的肢体动作和惊恐复杂的眼神,让林楚萍的故事和难以名状的痛苦欲言又止,一下子揪住了观众的心。
而这样的演绎也要求演员十足地投入。于文文说,自己很喜欢演戏,但每次进入状态后又久久地走不出来,“真的是因为热爱,才去做这件事。”
作为《消失的孩子》重要的故事线之一,林楚萍的故事有一点西班牙电影《当你熟睡》的味道。“细思极恐”,是最多人给出的评价:“光是林楚萍的遭遇就够我晚上睡觉检查门窗、反锁卧室门了。”
随着故事的开展,所有的谜题终将被解开。于文文希望,自己演绎的林楚萍,是由不敢面对真相到能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正面健康的形象。
“刺猬”露出了柔软的小肚皮
在成为林楚萍之前的于文文,因为她的“刺”,在《乘风破浪》中引起过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她情商低,也有人说她真性情、逻辑自洽。
“我的成长环境让我从小就学会要保护自己,我的那些刺,是保护自己的外壳。”于文文说。
当看到她为其他姐姐准备惊喜,耐心且毫无保留地从零开始教同伴们乐器时,大家才发现,哦,原来于文文是柔软的,像刺猬那样,露出了柔软的小肚皮。
面对舆论风向的转变,她很平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面,大家看到的每一面都是我。”
很多人惊讶于文文笑点很低,特别是和杨迪、李雪琴在一起时,她很容易“破防”,还做了自己头像的表情包,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
乘风破浪归来,于文文觉得自己不一样了。过去不敢唱跳的自己,现在敢发唱跳的MV,突破了舒适区,像她70岁还在学外语的姥爷说得那样,不断接触新事物,不断学习。(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俄亥俄州因“毒列车”事件请求灾难援助 被联邦政府拒绝
-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新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实施 明确20项重点发展产业
- 第28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闭幕 叶小纲作品音乐会奏响蓉城
-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25万亿元
- 展现科技创新力量 音乐剧《亦梦亦真》明年将开启全国巡演
- 印尼塞梅鲁火山活动频繁 喷发预警等级为3级
- 俄罗斯央行宣布基准利率提升至16%
- 张维良、王中山等国乐大家汇聚一堂 将带来原创经典致敬民族音乐
- 今日入伏!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出口额累计超2000亿元
- 第三届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曲演唱大赛颁奖
- “适老APP”不能只是表面文章
- 力求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新名片 2023外滩大会9月7日开幕
- 广西“33消费节”将在京启动 推出境外人士来桂消费优惠
- “内部数据”“专家团队”?考生切勿盲目轻信“冷热专业”论调
- 福建漳州海警局接连查获2起海上走私案件
- 一组海报看澳门的“星”与“海”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圆桶养鱼”新模式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 美资深调查记者:“北溪”被毁给欧洲经济带来“灾难后果”
- 热门推荐
-
- 拜登提名他任美国务院“二号人物” 系资深亚洲事务专家
- “十一”长假结束不想上班?这几招让你“满血复活”
- 三亚通报“涉旅商户涉嫌商业贿赂”:情况属实,涉事商户被罚20万元
- 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合作创办的“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在沪揭牌
- 中暑被判属意外险理赔范围的典型意义
- “五一”假期云南铁路发送旅客216.5万人次 创多项历史纪录
- 广东鼓励企业以提高技术工人薪酬待遇为重点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
- “宝镜风华——馆藏铜镜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 中国铁路: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
- 向天“借”水 新疆首次在昆仑山实现无人机增雪
- 专家评“我的国家公园丛书”:充分展示儿童文学题材丰富性
- 两部门发布2024年度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
- 8块的酸奶、2块的馒头,年轻人“搬空”百年餐饮老档口
- 巡回演出、短视频拍摄……香港艺人阮兆祥称会在内地大展拳脚
- 院士专家齐聚四川成都 谋划区域能源电力发展
- 受台风“苏拉”影响 广西9条河流16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2024“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在成都启动
- 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紧急公开会 多国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法
- 循迹商代中期都城: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城市有哪些秘密?
- “深中”海底“牵手”:历时5年,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