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议员看中国经济发展:百闻不如一见
中新网上海9月4日电 (李秋莹)“真正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澳大利亚前议员协会前主席,前联邦自由党议员格兰特·查普曼(Grant Chapman)表示,“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亲眼看看中国的发展,这让我能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对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益处。”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4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3日在上海开幕。论坛主题为“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49位议员(前议员)受邀来华出席论坛。
“我很好奇中国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发展的。”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委员,前蒙古总理办公室主任兼首席顾问,前蒙古人民党书记阿尤希·阿荣吉雅(Ayush Ariunzaya)告诉记者,在上汽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参观让她叹为观止。
“快来帮我拍张照!”在上汽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内,外宾们对中国新能源车兴趣十足,试乘、合影、拍摄介绍视频……“C位”展示的红色跑车更是成为了“人气王”,“不敢置信”“太棒了”时不时从人群中传出。在参观过生产车间后,澳大利亚前议员协会司库,前联邦自由党议员默里·赛恩斯伯里一直向工作人员询问产品的细节。他曾在报纸上了解到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领先,当天的实地探访让他感受更为真切,“中国不愧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
参访团中的瑞士前联邦议员罗杰·科佩尔(Roger Köppel)还有另一身份——瑞士《世界周报》杂志总编,三天的参访的同时他也同步进行报道工作,他告诉记者,“如果我回到瑞士,我会说‘看看中国人在做什么,看看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们必须继续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上海,对于此次参访,他用“钦佩、鼓舞人心、欣赏”来描述自己的内心。
“我的感觉非常强烈,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之间需要建立更友好的关系。”澳大利亚前议员协会主席,前联邦自由党议员约翰·哈斯勒姆(John Haslem)表示。通过这次来华,他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的发展和实际情况,他相信,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未来将会有更多空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构筑“山城”重庆“出海”新格局
- 多项政策发力 积极因素加快积累 经济运行持续向“稳”向“好”态势
- 免签过境游火爆 世界看到中国开放强信心
- 黑龙江同江:300余人连夜清雪万余立方米
- 科学认知 走出误区 四大问题了解高血压
- 深夜,万科回应一切
- 沈阳故宫全景数字化展览让文物在指尖“活”起来
- 交通运输部会同多部门解决货车司机“烦心事”
- 新兴市场占浙江进出口总额“半壁江山”
- 中欧班列(长沙)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方阵
- 浙江磐安:“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 “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合肥高新区
- 中小学教师如何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 绿色智慧港口引领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
- 旅韩大熊猫“爱宝”顺利诞下雌性双胞胎
- 清明假期北京市民畅游市属公园 公园花期还将持续近一个月
- 康明斯石内森: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用创新赢得未来
- 2023汶川甜樱桃采摘节开幕 “小水果”带动“大产业”
- 河南汽车“以旧换新”最高补贴1万元
- 高价喜宴近7成是预制菜,何以令人不爽?
- 热门推荐
-
- 2023世界名山对话:共享名山旅游治理经验 共话行业发展未来
- “为两国关系发展增添动力”——访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社长沙姆西丁佐达
- 号称“史上最强火箭”,SpaceX“星舰”发射失败!
- 广西百色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多举措保护非遗文化
- 精彩民俗“闹”元宵、红红火火消费旺 “烟火气”里的中国发展动能强
- 台风“格美”来袭 浙江嵊泗列岛撤离游客上万人次
- 传承非遗,近九成受访青年认为重要的是坚持匠心守正创新
- (新春走基层)一曲南音两岸情:语同音 曲同调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何种启示?
- 苏丹武装冲突双方同意停火72小时 冲突已致420余人死亡
- 中国专家成功探索用自体肋软骨修复大关节软骨缺损
- “远山的呼唤——陈翔、朱顺林山水画展”在东京展出
- 两岸120余位太极爱好者齐聚客家土楼 交流传承太极文化
- 文明的坐标丨“天下文枢”南京夫子庙
- 加拿大央行再度降息50个基点
- 讲述逐梦故事 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播出
- 雄安新区启动区东北部居住片区项目竣工
- “圈粉”海外游客 从“China Travel”中读懂“何以中国”的文化自信
- 重庆本轮累计感染超8万人,核酸检测成关注重点,三部门开展核酸机构检查
- 北京两项专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累计发放补贴近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