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德企为何掀对华投资热?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德国企业正在持续加大对华投资。
据中国官方统计,今年前7个月德国实际对华投资额同比增长26.4%,增幅远超同期中国吸收外资整体水平。
不少知名德企纷纷加码对华投资。拜耳今年5月宣布将在江苏投资新建健康消费品供应中心,一期投资额达6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新供应中心将于2028年实现投产。此外,拜耳还计划今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合作创新中心,预计投资2000万欧元。
大众汽车4月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扩建其在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宝马汽车也计划对其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这是继去年宝马在高压动力电池工厂投资100亿元之后在沈阳的又一笔投资。
另据德国央行数据,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比2023年全年都高。2023年德国在汽车领域的直接投资中,中国占比达29%;在机床行业的直接投资中,中国占比达13%;在化工行业的直接投资中,中国占8%。
不管是近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还是欧盟对自华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都没有让德国企业停下投资中国的脚步。
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稳健,使德企对在华投资前景预期较为积极。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达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达4.7%,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中国德国商会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德企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情绪正在回归,29%的受访企业预计其所在行业的发展与上一年相比将有所进步;39%的受访企业预计其2024年营业额将较去年有所增长。
如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洛佩兹所言,当前中国正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碳中和,这给该公司在华业务带来了更多发展潜力。
眼下,中国正以更大力度推动营商环境改善。针对外企关心的公平竞争问题,中国商务部官员近日称,将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方面的国民待遇,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等。
此外,官方还表示将尽快修订和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清零。
随着中国更好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德企对华投资“热”料将持续。(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开行8趟务工列车 输送2400余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
- 上海开展金融业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
- 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9亿人次
-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在京发布
- 广东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教育强省建设
- 北京10所高校青年大学生党员骨干走进蒙藏学校旧址
- 中央气象台2月23日10时发布冰冻黄色预警
- (神州写真)龙年黄金热:年轻人接棒“中国大妈”春节淘金
- 云南三名“最美基层民警”讲述动人故事 职业生涯守护一方安宁
- 美国老年人贫困问题日益加剧
- “全国龙舟之乡”广东顺德发布国潮长卷《顺峰游龙图》
- 今年上半年广西与东盟跨境收支增长快
- 百日咳,成人也会“中招”吗? | 科普时间
- 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在上期所挂牌交易
- 重庆警方通报摩托骑手被车撞下高架桥:暂无生命危险
- 网络动画剧从无到有的十年
- 加拿大渥太华发生凶杀惨案 一家六口几近灭门
- 智能家具、智能服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系统等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 又一起火车脱轨!美国俄亥俄州要求附近居民就地避难
- 热门推荐
-
- 北方大部升温显著华北最高温直逼20℃ 南方13日起迎大范围阴雨
- 求“证”若渴?法官提醒留神考证培训“包过”这个坑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有望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电影城”长春发布若干举措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 德国圣诞市场车辆冲撞事件已致6人死亡
- 叶落有声!人们排长队献花,送她最后一程
- 海南自贸港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进行通关全流程演练
- 安徽出台25项科学监管举措 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
- 美国向地中海东部部署第二艘航母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启幕 多处现“世界性元素”
- “厦门国际茶博会”四展联动 力推中国茶产业健康发展
- 福建宁德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2024年锂电产业产值2480亿元
- 江西瓷器在吉林市展出:文物将景德镇陶瓷历史前推200年
- 广东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在广州启动
- 专家谈深化“八八战略”:如何让浙江经济走向更高质量?
- (新春走基层)好戏连台“过足瘾” 浙江宁波渔村非遗大戏闹新春
- (人权行动看中国)苗乡青年“逆向”创业:带领村民玩直播 农产品“不愁卖”
- 2024安徽自驾游大会开幕
- 湖南浏阳推动湘商回归 聘企业家为“招商顾问”
- 浙江省省长王浩: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一个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