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农业特色产业尽显“科技范”:校地合作 手机控棚
中新网长治8月19日电 题:山西襄垣农业特色产业尽显“科技范”:校地合作 手机控棚
作者 杨佩佩 霍卫星
立秋已过,走进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源生有机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智慧设施农业园区香瓜种植大棚,瓜果的香甜混着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基地技术员杨立刚正在检查作物长势。
只见他拿着手机,指尖在上面轻轻一点,就能实时查看到各个香瓜棚内的农事信息,棚内所有环境指数,包括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值、光照等都会呈现在屏幕上……这一颗颗又甜又脆的香瓜背后,是该县深化校地合作,赋能带动农业发展的喜人成果。
杨立刚说,原来管理大棚主要使用传统玻璃温度计,依靠人工抄表的方式监测湿度和温度,有时候凌晨也需要到大棚里记录数据。现在使用南开大学电光学院孙桂玲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系统,省去很多麻烦。
“用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好大棚,不管你在家还是在千里之外,通过手机上的APP就能随时查看数据。”杨立刚说,土壤渴不渴?蔬菜热不热?光照足不足?这些原本只能凭经验判断的事,有了现代科技的加持,如今尽在掌握。
同样受益于这项信息监测系统的,还有王桥镇米坪村的樱桃种植和大棚种植。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爱斌告诉记者,自从用上这套系统后,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大棚内温度、光照强度等实时情况,还能及时收到突发灾害的预警提示等,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据了解,2023年以来,南开大学电光学院在襄垣县建设了1个县级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分别在虒亭镇西底村、下良镇上良村、王桥镇米坪村、善福镇韩村建设分工作站。此举是襄垣县同南开大学开展校地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其中,工作站多维度协调整合资源,通过承接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实践队在乡村一线开展实践项目,重点开展智慧农业发展、区域环境规划与建设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县域农业产业品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襄转化。
为更好地研发监测系统,南开大学电光学院孙桂玲教授团队多次到襄垣县开展实地调研。“只有走进田间地头才能发现真问题,了解农户在种植环节的痛点与实际需求,更好地迭代出在线监测系统服务当地民众。”
经过多轮实地考察与反复论证,孙桂玲教授团队设计出一套完善的闭环现代化智慧农业建设方案,并将智能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系统实验室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系统无偿提供给当地农户使用,让智能化科技在泥土地里“大显身手”,带动当地草莓、樱桃和香菇等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此外,师生们还在工作站开设“小课堂”,手把手教村民们使用设备,在手机上从多个维度查看和分析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看到我们的成果能给老乡们带来这么大的帮助,我特别开心。”团队成员、电光学院2023级电子信息类特色班本科生钟骐骏如是说。(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9价HPV疫苗接种乱象调查:社区一苗难求,线上“黄牛”加价横行
- 纳斯鲁拉遭袭身亡震动中东 以总理首度发声:军事行动不会停
- 国家发改委:全力保障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量足价稳
- 吉林一地现43.7℃高温 中西部农田露旱象
- 国家统计局:2024年6月份CPI同比继续上涨 PPI同比降幅收窄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打造开放型营商环境
- 报告:积极扩大进口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中 青海约3.8万户受灾群众年底前将入住新居
- 官司缠身的特朗普再次被法官禁言 本人回应:违宪!
-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全国10省市有大到暴雨
- 帕维尔赢得捷克总统选举
- 36个杂技(魔术)节目将亮相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
- 新型光子颜料让化妆品更环保
- “海葵”给福建福州带来强降雨 永泰县一消防车坠河5人失联
- (走进中国乡村)三明桂峰村掀旅游热:诗意共远方
- 文旅新“贵”,如何四季长红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希望考文垂为促进中英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 济南小清河航线气象服务实现分钟级监测 护航航运安全
- 外媒:缅甸仰光发生沉船事故 8人失踪
- 前十个月我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比近六成
- 热门推荐
-
- 方旭全新演绎话剧《骆驼祥子》 寻找经典与当下的“通路”
- 国家统计局: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
- 陕西:强化家事案件审判指导 促基层矛盾调处化解
- “宁味”特产漂洋过海拓市场
- 国家电网发布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 并与阿里巴巴达成AI合作
- 今年前5个月江苏对东盟进出口3473.8亿元 同比增长10.6%
- 韩媒:韩国宪法法院12月16日将讨论尹锡悦弹劾案日程
- 陕西咸阳多举措推进茯茶产业发展 加快打造茯茶产业集散中心
- 专家谈长城:丝绸之路与长城相生相伴
- 第十一届用户满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 湖北首家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亮相汉口站
- 300多头亚洲象在云南“溜达” 如何与它们保持“安全距离”?
- 青海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比例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 重庆印发专项方案助力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
-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建校128周年
- 中储粮:2023年考核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
- “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文化(1780-2024)”展览将亮相新加坡
- 博物馆整活,太会了!
- 欧洲多国宣布撤侨 西共体举行特别会议商讨尼日尔局势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绵阳:把科技立市、人才兴市战略写到“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