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孝文化节——十载偕光同行 以大爱致敬时代
中新网杭州8月19日电(张煜欢)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如何赓续焕新?十年前种下的一颗种子,或许能给出答案。
十年前,首届中华慈孝文化节经过多方努力,应运而生,十年来弦歌不辍,累计评选百名(个)年度慈孝人物(集体),以文化人,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从最初深耕浙江到立足海峡两岸,再到面向全球华侨华人,中华慈孝文化节不断赋予慈孝文化新的精神、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也将这颗名为慈孝的种子深植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
十年播种,静待花开。8月20日,2024第十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将在浙江杭州举行。回首十年路,人们见证了诸多大慈、大孝、大爱,亦让根植于中华土壤上的“慈孝之光”照亮四海。
十年耕耘 拓展慈孝外延
知慈孝,中华慈孝文化节的原点始于孝,启于恩。
2013年,在传统佛教节日盂兰盆节前夕,杭州灵隐寺首创中国佛教界的孝亲感恩茶会,以邀请亲人与僧人团聚的形式推行孝道。
为了进一步传承好、发扬好慈孝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2015浙江孝亲人物”评选活动、2015浙江孝亲沙龙暨孝亲人物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主办方评选出十位“浙江孝亲慈孝人物”。2016年活动正式升级为中华慈孝文化节,情系海峡、融合两岸,评选产生十位“浙台孝亲人物”,同时征集171幅浙江和台湾的书画作品在浙江图书馆展出。
以慈为本、以孝为名,慈孝外延在不断拓展。
2017年起,主办方面向全球遴选中华慈孝人物,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事迹被更多人看到,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传承赓续的星火传递者。
以话剧传递家国情的澳门《苦尽甘来》团队;往返海峡两岸完成台湾老兵“回家”遗愿的台湾里长刘德文;无偿为留守老人开设“补给站”的台湾人王崑成;疫情防控期间建立起美国留学生“家庭医生联络点”的全美浙江总商会会长林光;在泰国连续不断开展困难救助工作的华人慈善团体——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正是一个个传达爱、扬慈孝的故事,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时光流转,慈孝文化传承千年,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内涵,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养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活动致辞时曾表示,即使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推人的慈孝精神,仍然值得奉行与发扬。
十年耕耘,从最初评选孝亲人物的省域论坛,到如今成为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慈孝主题活动,走过十年岁月的中华慈孝文化节,不断创新传播模式,也在海内外掀起传播热潮。
多年来,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希腊希中网、匈牙利新导报网、巴西南美侨报网等海外华文媒体持续关注并报道中华慈孝文化节,将慈孝之风传递至世界角落,助力这一活动成为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从浙江起步,到情牵两岸,再到感动全世界,慈孝这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不断被演绎出新的故事。
十年接力 丰富慈孝内涵
行慈孝,十年中华慈孝文化节,亦是一趟且行且歌的文化之旅。
回顾历史长河,慈孝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聚焦新时代,慈孝文化既是道德命题,也是时代命题。如何搭建起形式丰富的交流平台,为慈孝文化赋予新内涵?
十年间,为让慈孝成为全社会的风尚引领,中华慈孝文化节不断丰富文化传播形式,搭建文化交流载体。
音乐启迪人心,慈孝颂声千里。2018年第四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千年古刹杭州灵隐寺举行了一场慈孝感恩音乐会,齐豫、李玉刚、朱哲琴三位中华慈孝文化大使以歌声传颂慈孝文化,浙江省残联艺术团、云林志工艺术团献上精彩表演。
“让慈孝穿行杭州”“今天你让座了吗”……2019年至今,中华慈孝文化节还连续举办“让慈孝穿行杭州”——慈孝专列活动,主办方在杭州特地开设慈孝地铁专列或慈孝主题公交,以交通工具为载体,向社会传播慈孝理念。
为让慈孝文化入脑入心,且被更多年轻人接受,2022年第八届中华慈孝文化节期间,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作品在灵隐寺展出;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首次开通“让爱回家”的“团圆公交”,依托公交车这一流动的媒介,促成更多家庭团圆;今年,第十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将发起“我陪父母游灵隐”活动……
十年来,中华慈孝文化节还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从“后疫情时代的慈孝与养老”到“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养老压力”,再到“智慧养老科技赋能”……多年来,中华慈孝文化节的重要子活动——中华慈孝养老论坛不断迭代主题,始终在予老龄以关怀之路上,探寻着时代命题的新解法。
十年赋能 弘扬慈孝之光
扬慈孝,中华慈孝文化节十年初心不忘,亦在倡导、传扬新时代的慈孝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提及慈孝,想起的大多是二十四孝,或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叮嘱,也有人认为慈孝文化已经过时。事实上,随着时代变迁,包括慈孝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与时俱进。
抚育“三千孤儿”的草原母亲,24年不懈寻子的山东汉子郭刚堂,帮助无数骨肉团圆的“寻人总司令”,让“孩子受教育,老人有尊重”的公益组织“爷爷奶奶一堂课”,以买代捐帮助大山里的老人脱贫的公益项目“外婆的礼物”,捐赠628万元人民币用于儿童教育和孤儿救助的台湾“卖菜阿姨”陈树菊……
这些慈孝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既传承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又彰显了求真向善的现代价值观。他们用朴实的言行演绎人性的真善美,用行动共同勾勒出中华慈孝的温暖群像。
还如充满摇滚精神、乐观向上的杭州摇滚奶奶董云蓉,以及今年入选慈孝人物(团体)的天津狮子林桥跳水队——在网络上走红的天津“跳水大爷”,他们亦是另一层慈孝观念的体现,即积极快乐养老,让生活变得更丰富。
更尊重,更积极,更平等,更温暖——是中华慈孝文化节倡导的新时代慈孝文化。
新时代的慈孝文化又应如何大力弘扬?携手有影响力的人共扬慈孝之光,是中华慈孝文化节一直所坚持的。
十年赋能,中华慈孝文化节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知名人士加入,为慈孝文化的传承融入新力量。李玉刚、齐豫、朱哲琴、赵文卓、邓亚萍、蔡志忠、麦家、张凯丽、高敏、贺凯琪等知名人士先后成为中华慈孝文化大使,让慈孝文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层次地传播。
以大爱致敬时代、赋能时代——这是中华慈孝文化节许下的十年之约。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表示,连续十年举办的中华慈孝文化节,已成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窗口,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品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十年来,每到金秋时节,那些至真至切的大爱事迹总会感动你我。下个十年,中华慈孝文化节还将带来哪些新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塔里木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生态水到达台特玛湖
- 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首月 运送货值7800余万元
- 宏观政策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 陕西省渭南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分会场节目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第二次彩排
- 邹骥:中国外贸“新三样”的价格竞争力源于自身优势
- 西藏首个跨境商品交易中心在拉萨投运
- 以亚残运会为契机和助力 杭州无障碍通行环境全面提升
- 未来已来,短视频阅读让好内容“大众化”
- 今夏浙江用电高峰段预计电力供需偏紧 电力企业多措迎战
- 专访剧版《三大队》导演邢键钧:透明故事的情绪骨血
- 东北豹“四口之家”罕见亮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开幕
- “车险涨价”成近期热门话题 不出险保费大涨,合理吗
- 孩子故意使坏?缺的其实是爱!
- 学会三句话月入八千元?“电商捧哏”职业引关注
- 广州拟规定:公园草坪搭帐篷需网上预约
- 中国—东盟科创人才齐聚邕城共话创新合作 聚焦绿色发展
- 国家统计局:推动工业增长持续恢复具有坚实基础
- 热门推荐
-
- 沪政协委员呼吁唤起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 内蒙古冰雪季:多元活动解锁冬日狂欢密码
- 院士专家齐聚广州探讨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
- 莫斯科儿童剧院全新原创作品童话芭蕾《安徒生故事》亮相津门
- 创新供给、上新场景、加大供应 假日经济释放“新”热度
- 张惠雯小说集《在北方》:女性的爱、抉择和自由
- 哈萨克斯坦计划为受洪灾影响家庭建造两千余套住房
- “书香甘南”走进天津:把草原的故事讲给大海
- 国务院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东近期强对流天气较活跃 部分地区或有冰雹
- 2024沈阳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共话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 首期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发布:绿色转型升级加快
- 《梦中的那片海》收视热度创新高 青年奋斗群像引发共鸣讨论
- (身边的变化)江西彭泽:“小公交”撬动民生福祉“大格局”
- (新春走基层)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浙江余姚鹿亭乡古韵迎新春
- 越剧自救破局“再青春”
- “猛禽之王”金雕现身青海湖沙岛保护区
- 中国-中亚峰会丨如果钱币会说话——中国中亚友好交往的前世今生
-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 擅自以“哈根达斯”名义加盟店铺 法院判赔100万元